
伦理原则(个人主义原则)8.ppt
36页请看范跑跑: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学生问他为什 么不尝试帮助他们逃生,他回答道:“我从 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 命而此后范美忠本人的解释无疑具有更 大的杀伤力,“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 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 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 也不会管的 以上话语体现了什么?伦理原则一、个人主义原则 二、功利主义原则 三、人道主义原则 四、利他主义原则 五、集体主义原则 是处理人与 人、人与社 会、社会与 社会利益关 系的伦理准 则,是调整 人们相互关 系的各种道 德规范要求 的最基本的 出发点和指 导原则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某些个人权利(当 然也是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的)是完全刚性, 不容挤压,不容侵犯的,以集体,以大多数 人的名义也不行集体主义则把个人权利当成一个“柔性”的 东西,为了所谓集体的利益,只要集体认为 值得,可以对任何个人的任何权利作出强制 性的牺牲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区别: 自私自利是“一种强烈而夸张的自爱 ,它使一个人把每件事都和自己联系起来 ,要把自己放在世上每件事之上个人主义则是“一种成熟而镇静的感 情”。
梁启超认为:欲言独立,当先言个人之独立,乃能言全 体之独立 杨朱曰:人人不拔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悉天下而奉一人不 取 一、个人主义(一)个人主义的内涵1.个人主义的含义2.美国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3.美国人的平等观 (二)个人主义的双重效应 (三) 我们能否把个人主义作为道德原则 (四) 个人主义与“人性是自私”、利己主义(一)个人主义的内涵• 个人主义是西方所能选择的最好的伦理原则, • 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和“第一语言”• 作为术语最初由圣西门主义者创立• 作为系统理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首次出现1.个人主义的含义个人主义反抗权威以及所有试图控制个人的行动 ——尤其是那些由国家或“社会”施加的强迫力量 上因此个人主义直接的反抗将个人地位置于社会 或共同体之下的集体主义 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 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 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 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表现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 府主义等形式 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强调个人的中心地位,个人是目的, 社会是手段;二、强调个人尊严,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三、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至上。
强调个人价值,但并不把个人当作自给自 足,与社会隔绝的自了汉相反,个人主义 鼓励一种对自我负责,进而对家庭和社会负 责的精神,鼓励个人参与社会协作和交换 2.美国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美国社会具有最鲜明的个人主义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我们有 宗教的个人主义,公民的个人主义,还有功利型 和表现型的个人主义无论这些传统之间有什么 差异,也无论这些传统因此而对个人主义产生了 怎样不同的认识,有些东西却是它们所共有的, 而且是美国文化特质中带根本性的东西 ———〔美〕贝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 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2.美国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第一,个人隐私个人的隐私权是受到尊重和法律保护的1974年美国颁布隐私法,规定:个人可以要求了解学 校、雇主和政府保存的关于他个人的档案,而不允许保存 者泄露档案的内容但公众有权知道公职人员的收入、财 产和个人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这不叫侵犯别人的隐私权第二,个人自立怎么帮助老人?2.美国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第三,个人表现勇于个人表现,爱“出风头”,爱冒险,爱新奇争创世界纪录! ——中国人?第四,个人自由美国的“自由观”强调,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 ,而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
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没有责任感,任何自由 社会都不会繁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杨支柱副教授以“上帝赐予” 的名义毅然生下二胎,并拒交超生费!2.美国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第五,个人选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投票和选举第六,个人平等平等观是美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独立宣言》就宣称,“所有人都生而平等”, 都具有“天赋人权”,即“生命权,自由权和追 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平等”是指机会平等,而不是在处 境方面人人一样3、美国人的平等观2010年5月,奥巴马在白宫接受澳大利亚 电视采访时说: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 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 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 (二)个人主义的双重效应1.积极方面个人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曾起过巨大的进 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神道的有力武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个人主义为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提供了一个价值观基础,它限制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权 力,保障了经济自由;同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 机制和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又抑制了个人主义的极端化。
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马克斯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 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的精神 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 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 是一种理性的缓解”2.个人主义的消极方面(1)美国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第一,造就了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第二,为自由放任就会给国家给社会造成 危害第三,使得美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种族歧 视2010年5月,西安留美博士与教授口角 被 控是恐怖分子入狱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摘要)• 截至2008年9月,美国住进收容所的总人口占0.5%• 2008年底,美国贫困人口占美国人口的13.2%,贫困人口 创11年新高 • 2008年,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占总人口15.4%人数连 续8年增加• 迄今均未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 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 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等国际人权公约• 美国监狱人满为患• 到2008年底,每198位美国人中就有1人在服刑2)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卢克斯《个人主义》: • 法国有些思想家认为个人主义是危 害社会团结的思想 • 德国采取了比较理性的态度。
• 英国人在是否采用个人主义问题经 过了很多辩论 • 到现代,杜威提出了新个人主义 • 哈耶克对个人主义进行进一步论述 • 社群主义等流派对个人主义进行批 判罗伯特•贝拉的担忧•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 分校艾略特社会学教授罗伯特•贝拉等学者对美国的私人生活 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历时六年的大规模调查,访谈人数达两百 多人• 调查的结果证实了这些学者的担忧:“我们担心这种个人主义今天已经发展得像癌症一样危 险了——它也许正在摧毁那些托克维尔视为制约个人主义恶 性潜能的社会表层结构,从而威胁着自由本身的生存• 他们的结论是:“现代个人主义似乎正在产生一种无论个人 或社会都无法维持下去的生活方式威廉•A•多诺休个人只要不明确地、强烈地侵害另一个 人的权利,他就有权利做他喜欢做的任何 事个人的任何责任都被看作是不公平的, 任何约束个人选择的事情都是应当责难的 这就是新自由的核心和灵魂,它也是社 会和个人心理无序的核心和灵魂三)我们能否把个人主义作为道德原则1.要吸取的合理要素第一,对个人权利的强调;如个人尊严、平等、自由等集体主义可能造成的威权主义、专制主义。
个人主义有助于促进个人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个 性自由的发展第二,对个人合法利益的尊重强行拆迁?第三,平等待人、尊重隐私、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负责等 精神和做法2.根据国情,不能把个人主义作为道德原则首先,中国没有个人主义传统在中国传统儒家以家族为本位的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无法 不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罪诛九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枪打出头鸟”“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次,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最后,中国的政治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为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不是个人获得一己 利益的工具,(?)而是全体民众福祉的 理想化• 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集团)!•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集团)! • 立民族志气,创国际名牌(小天鹅集团)! • 海尔,中国造(海尔集团)! • 坐红旗车,走中国路(红旗轿车)! • 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 • 四十年风尘岁月,中华永在我心中(中华牙膏)! •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洗发水)!• 送爷爷、送奶奶、送外公、送外婆、送叔叔、送阿姨、送哥 哥、送姐姐、送弟弟、送妹妹(脑白金)!广告(四)个人主义与“人性是自私”、 利己主义1.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关系(1)利己主义原则。
利己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目的只能利己,从而否定无私利他而把利 己不损人奉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合理利己主义:为己利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极端利己主义:单纯利己这种伦理观成熟于十八、十九世纪,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 巴哈、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其公认的代表在中国古代当推杨朱和庄子,现代西方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 萨特2)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区别个人主义原则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准则,之所 以在西方社会被视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准则,其合理性不在 于对个人一己利益的肯定,而在于对每一个人利益的肯定与 维护个人---每一个人)同时,西方社会通过经济、法律、政权、国家等手 段来进行调节以避免个人主义滑入利己主义哈耶克:“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把个人当作 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 高无上的利己主义:自我是唯一绝对的核心,自己是目的, 一切外物(物质世界、社会组织和他人)都被视为满足自我欲 望的工具,自我与他人之间是目的与手段关系3)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亲缘关系个人主义与利已主义在总倾向强调个人至 上、个人本位托克维尔在创造个人主义一词时冠予个人 主义以“温和的利已主义”之意,说明他一开始就 意识到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亲缘关系。
哈耶克:个人主义在今天名声不佳,这个 词与利己主义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2.对“人性自私”的批判(1)外国伦理学家对“人性自私”的批判英国应用哲学学会主席、赫尔大学哲学系主任、伦理学教授 布 伦达·阿尔蒙德在《探索伦理学》一书中对“人性自私 ”,提出了五点质疑: 第一,人性自私面临逻辑难题大家都从利己出发,就达不到 利己的目的,这既是一个逻辑的难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难题 第二,从自私的动机出发往往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对一个人最 有利的情形是他一个人自私,而其他的所有人都很无私,这 样的情况是基本上不存在的真正、长远的利益可能是与普 通的道德更为接近的东西阿尔蒙德对“人性自私”的批判第三,有些人误认为斯密把物质上的成功与幸福等同起来斯密:“财富和伟大只是一些有愚蠢的用途的小事”,而“在 身体的安适和心灵的平和方面,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是 相近的,在高速公路旁晒太阳的乞丐所拥有的安全感,国王 也要为之奋斗第四,把高尚行为归结为自私是对语言和事实的误解利己主 义者往往否认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是人们的需要,这是错误 第五,自私基因不能加到利己主义者的武器库中人类只有成 功的基因生存下来(这里的“成功”是指生存的能力),而推 进生存的策略恰恰是限制自私。
2)从心理学上来说,自私是一种反社会型 人格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包括自我 、本我和超我这三者不能统一,于是产生 了人格问题在自私者的人格中,超我和本我在倾向 上是一致的但却转化为自私者的整体人格与社会和他 人的矛盾自私是一种反社会型人格快乐原则----极端任性,与本能对应,像一个 小孩子一样不懂事道德原则-----像老师、像警察、 死死盯住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