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2014年4月29日,南水北调工程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将改善城市供水水质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6. 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线仅向北京、天津输水 B. 中线沿途需铺设管道,工程量大C. 东线全程都需要逐级抽水,耗能大 D.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较差7. 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线能有效缓解长江洪涝 B. 中线可削减夏季长江的洪峰C. 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质 D. 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参考答案:6. B 7. A6.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线除了向北京、天津输水外,还向山东输水,A错误;中线沿途要经过汉江和黄河,因此需铺设管道,工程量大,B正确;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抽水,耗能大,黄河以北 可以顺着地势自流,C错误;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途排污量较小,水质较好,D错误故答案选B项7. 南水北调的东线从荆江河段的下游调水,对洪涝多发地段的荆江河段,作用不大,A不正确;中线从长江的支流汉江调水,可以减少下游河流的洪水量,因此可以削减夏季长江的洪峰,B正确;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增加水循环的速度,因此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质,C正确; 由于上游调水,导致入海水量减少,从而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D正确。
故答案选A点睛:南水北调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积极意义效益类型表现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态效益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区域表现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尤其是枯水季节,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降低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沿线地区水位上升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水源污染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北调南水的水质2.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叙述错误的是A. 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 B. 减少植被覆盖,使气候变干C. 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 D. 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6.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A. 平整土地 B. 贮水拦沙 C. 抽引水灌溉 D. 发展多种经营参考答案:5. B 6. B5.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带走表土,降低土地生产力,A正确减少植被覆盖,对气候影响不明显,不会改变气候类型,B错误,选B泥沙沉积,抬升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河,C正确增加了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D正确6.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图中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是贮水拦沙,减少水土流失,B对平整土地是拦沙沉积后的作用,A错抽引水灌溉、发展多种经营是平整土地后的作用,不是修筑堤坝的直接作用,C、D错点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下游泥沙淤积,但不会改变气候特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有打坝淤地,直接作用是拦沙蓄水平整土地、灌溉、发展多种经营,是贮水拦沙作用实现后的用途3. 小明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B. 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C. 盛产稻米和小麦D. 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参考答案:C【详解】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故A正确;旅游业发展迅速,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故B正确;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故C错误,符合题意;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口在2000万以上,故D正确.选C。
4. 中国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结合图完成关于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和缓C.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D.东南部是高原山地,西北部是平原丘陵参考答案:D5. 2018 年春晚的珠海分会场,在港珠澳大桥上,来自北京零度质控公司和深圳高巨创新公司的 300 架无人机组成的海豚造型点亮了夜空300架无人机组成的海豚造型点亮了夜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GPS B. RS C. GIS D. SOS参考答案:A【详解】300架无人机组成的海豚造型点亮了夜空,这要求300架无人机在空中有精准的定位,故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6.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图(左下),回答9~11题9.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10.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11.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域面积扩大 B.工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参考答案:9.B 10.A 11.B7.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7. 下列说法与 “中国雨涝区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A. 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 雨涝大体由东南向西北减少C. 雨涝与地势的高低无关 D. 雨涝与离海远近有密切关系58. 从 “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A. 干旱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B. 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C. 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无旱灾发生D. 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关参考答案:57.C 58.B57. 根据中国雨涝区分布图”可知,雨涝主要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雨涝大体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势越低、距海越近,雨涝越严重,雨涝与离海远近有密切关系,据此选C58.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水稻种植区域集中的东南沿海干旱并不严重;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也有旱灾发生;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无关系从图中不能得出,据此选B8.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甲地分布有茂密的热带雨林,与其形成有关的是①地处东北信风迎风一侧,降水丰富 ②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③纬度低,光照条件好 ④地势低平,年平均气温高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2. 下列关于乙国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发达C.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参考答案:11. A 12. C试题分析:11.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岛位于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北信风。
根据河流判断,该岛中部是山地,东北部是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①对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岛屿东侧有北赤道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有利于热带雨林形成,②对该地降水多,光照条件不如其他地区丰富,③错该地地势相差不大,对气温影响不大,④错12. 读图结合经纬度分析,乙国为海地,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A错该地基础设施落后,B错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落后,C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不存在老龄化及劳动力短缺现象,D错9. 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参考答案:A10. 读下图,回答3~5题3.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4.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 ( )A.a B.b C.c D.d5.该大陆西岸陡、东岸缓是因为 ( ) A.板块运动 B.海浪侵蚀C.河流侵蚀 D.人类活动参考答案:A C A11. 如图所示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4题2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地广人稀的优势,在甲、乙、丁三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B.该地区热量不足,不适宜发展水稻生产C.丙地应合理发展林产品的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D.丁地草场面积大,游牧是其今后的最主要生产方式24.针对该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A.商品棉基地和天然气能源基地 B.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C.林业基地和天然气能源基地 D.畜牧业基地和石油能源基地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