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下册古诗赏析20首.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228865083
  • 上传时间:2021-12-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6.9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名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3)曈曈音“ 童童” :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 郁垒二神名, 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 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 ” ,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 “ 曈曈” 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 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 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 ” 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 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2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1、华:即花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有怨春来过晚、花开太迟之感惊,惊讶这句意:二月才刚刚见到小草的嫩芽 流露出诗人久盼的春色终于快来了 3、庭树,庭,指天井,小园子里的树这句意:白雪嫌春天来得太晚,故飞飞扬扬落在庭树上,装点春色诗意:前两句说新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才见到春草发芽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白雪等不得春色的姗姗来迟,竟穿树飞花, 自己装点出一派春意全诗变静态为动态, 把初春的冷落写成热闹的仲春, 是一首别开生面的佳作赏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 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来。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 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 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 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 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 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 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 春色的萌芽而惊喜 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 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 欣喜的感受;初 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 显得十分含蕴 韩愈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 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 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 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 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 遗憾,而是欣喜。

      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 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 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 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 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 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3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名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塔:墓地一簇:一丛,无主 -没有主人 ?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 还是爱浅红的好诗意: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 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赏析】陆游空怀一腔报国志, 被秦桧之孙迫害后,只好投靠在四川制置使范成大麾下,这段时间他作了大量的诗, 到杜甫草堂拜谒,还曾为杜甫的绝句 “黄师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闲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到犀浦考察“黄师塔”的出处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 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2、之:往,去3、广陵:扬州的旧名4、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 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7、下:沿江顺流而下8、尽:消失9、惟见:只能见到10、天际:天边译文: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 凝望孤帆渐渐远去, 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 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 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赏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一代名胜黄鹤楼; 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烟花三月 ”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 “ 扬州” ; 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目送孤帆远去; 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蘅塘退士评曰: “ 千古丽句” 。

      在理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 也不同于王维 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 繁华的季节、 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 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 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 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 又向往孟浩然, 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 ” ,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 可能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 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 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 又构成一种联想, 增加了那种愉快的、 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在“ 三月” 上加“ 烟花” 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 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 “ 烟花三月 ” ,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 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 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 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 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逝了, 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 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 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 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 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 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 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 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5 塞下曲 . 唐卢纶林暗草惊飞,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名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释:平明:天刚亮白羽:箭尾白色鸟羽,指箭没:嵌入石棱:大石块突出部分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赏析:本诗利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将军把箭射入石棱中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全诗形象鲜明突出,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淳厚。

      此诗用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典故 .据说李广有一次出去巡逻 ,暮色苍茫中看到草丛中卧着一只虎 ,便拉开弓射去 .次日早晨去找虎,却发现箭射在一块大石头上,箭镞已经没入石头 .但是他再次引弓射石头,却再也射不进去了 . 6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名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是指天气晴朗的日子2. 寻芳:游春,踏青游赏美景游览(河边),欣赏春花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6. 滨:水边7. 一时:一下子译文: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