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2.doc
2页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备课人课 题 教学目标知道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革、提倡女权等知识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教学重点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教学难点 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 设疑自学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 通令全国各地男子限期剪辫,剪辫深入城乡各地2、在清朝,官民服装有别,男人一般穿 民国初年,男人礼服一般分为 和 两种,女子礼服用 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各大城市流行的,男装是 、 与 ,女装是 3.废除清朝官场的“ ”、“ ”称呼,以 和 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称谓与礼节的改革,使人们人格独立, 深入人心4. 、 辛亥革命后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2、 交流探究 清末民初,人们不仅剪掉了长辫子,社会生活方面还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日常的穿戴都在除旧布新,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清末民初,在社会生活方面还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三、检测反馈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2.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 A.在城市看电影 B.有钱人家拍照 C.市民穿新式礼服 D.成年男子留长辫 3.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4.观察两张图片,历史上中国女子发饰发生由图——到图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 )A.鸦片战争以后 B.洋务运动以后 C.辛亥革命以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 5.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上改称谓、废跪拜,从深层次上说明了 ( ) A.中国和世界日渐同轨 B.人们更讲究礼仪了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平等”意识加强D.西方的文明日益影响着中国民众 6.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提倡女权,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追求民主的进步反映 D.女性“半边天”的地位日渐确立,直至今天 B.鼓励女性大胆地与家庭决裂,带来了家庭和社会中的很多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C.促进了女性的受教育,抬升了女性的文化水平 7.(2009南京)右图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辛亥革命后 B.新文化运动后C.五四运动后D.新中国成立后8、历史探究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
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1)图①中的人物领导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2)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②、图③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3)当时人们不仅服饰发生变化,而且剪掉了大辫子,请问剪辫子的法令是由谁颁布的? (4)当时人们之间的称呼发生了哪些改变? 四、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