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大气运动与天气 气候精品课件 新课标版.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15206641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1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六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专题六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1.考情报告专题六 考情报告 2.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六 考情分析预测 3.专题六 考情分析预测 4.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六 知识网络构建 5.重点要点探究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的判读6.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图62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7.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例1 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甲地气压低于乙地丙地气压高于丁处AB C D(2)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M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N处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A BC D8.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D(2)C【解析】 第(1)题,根据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可知近地面M处为高压,N为低压,据此推知高空气压的水平分布M地高空为低压,N地高空为高压,从而判断出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b处盛行下沉气流,甲地气压高于乙地,丙地气压高于丁处。

      第(2)题,在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中:M处为郊区,不存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N处为市中心,可能存有中心商务区;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以内;火电厂对大气容易产生污染,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9.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点评】 本题结合热力环流和高空垂直气压差曲线的复合图示,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实践意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通过逆推法认知近地面气压分布,进而推知近地面受热的不均匀性,然后通过调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结论进行判断无论用什么方法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运用,解答热力环流的相关问题时,必须把握的两个基础知识:第一,垂直方向上,气压的高低取决于大气的密度,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第二,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取决于近地面的受热状况,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受冷地区空气收缩下沉10.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11.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B上午8点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12.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D(2)B【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图示可知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影响外,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上午8点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13.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点拨】探点近地面受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条件,其运动规模和运动形式表现为“最简单”认知区别“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和“风”三概念,把握大气运动的不同表现关键根据热力环流认知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明确气压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熟练判断等压面分布是重点14.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结合等压线判断常见天气系统15.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结合上图,可以归纳如下判读规律:1读数值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气压值数值大小、范围以及高低气压中心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1005hPaP丙1010hPa,A、D两地为高压中心,B、C两地为低压中心16.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3比风力等压线密(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如图中甲地风力大于乙地4析天气1)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如图中B、C两地,多为阴雨天气2)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如图中A、D两地,多为晴朗天气。

      17.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例 2011 江苏卷图66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18.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C(2)D【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图中M地的西侧为高压中心,风由高压中心吹向四周由于M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北风第(2)题,根据图中降水区的位置,可判断为锋面雨图中M地风向为西北风,且风力较大,使降水区向东南方向移动,即锋面由西北侧的冷气团向东南侧的暖气团方向移动故图示区域降水是由冷锋天气系统所致点评】 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判断天气特征是近年高考考查天气变化的主要形式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第二,明确不同天气系统与等压线关系的表现;第三,熟练掌握各个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19.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图67为“某年10月2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盛行西北风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丁地将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天气晴好,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天气晴好,气温下降,气压升高C出现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出现阴雨,气温下降,气压升高20.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C(2)D【解析】 结合图示等压线分布特征知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西北风。

      丁处于低压槽前方,受冷锋过境影响将出现阴雨、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天气过程21.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点拨】探点气压场有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鞍部等多个形式,其中高低气压是天气系统考查中最常出现的类型认知从比较各个气压场类型等压线分布特点入手,分析气压场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进而为判定天气变化提供帮助关键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判断天气系统类型,是解答有关天气系统问题的前提22.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如下图所示:23.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4.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5.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例3 图69为1月与7月北半球世界主要气压场分布叠加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气压场的分布规律是()A1月份,甲、丁、戊三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B7月份,丁、戊两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C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乙气压场切断D甲、戊两个气压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26.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气压场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A受高压的影响,气候一定炎热干燥B戊东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干燥,丁西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多雨C在乙气压场的影响下,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多对流雨D甲、乙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27.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C(2)B【解析】 第(1)题,结合各个气压场位置和特点,可以判断甲、乙、丙、丁、戊分别为亚洲高压、亚洲低压、阿留申低压、亚速尔高压和夏威夷高压;结合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知C选项是正确的。

      第(2)题,冷高压控制下是寒冷干燥的;在乙气压场的影响下,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多锋面雨;甲、戊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点评】 解答本题除了要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知识外,能够运用经纬网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8.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图610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A BC D(2)季风盛行时()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29.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C(2)A【解析】 第(1)题,本小题运用排除法最为简单,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第(2)题,为南亚夏季风,该季风盛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30.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点拨】探点气压带和风带是由于全球性大气运动而形成的,呈条带状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呈南北半球对称相间分布的规律认知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性质等方面认识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关键建立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是认知其对气候影响的前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季节移动对判断气候特征至关重要。

      31.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气候类型判断及气候特征的分析技巧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32.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气候的描述(1)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33.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34.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35.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36.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例4 2010广东卷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37.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C【解析】 读图知,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高;乙地降水较甲地少;甲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29N附近,最冷月气温小于0,应位于青藏高原,最可能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点评】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最主要因素,是气候特点的具体体现,也是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依据例如本题图示提供了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信息,为判断气候类型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复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落实,更应该注意思维方法的训练38.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图613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614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图614是图613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614所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9.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2)四地中最符合图614所示气候特点的是()ABCD40.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1)D(2)D【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图示区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该区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结合图614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所反映的气候具有夏季温凉、冬雨较多的特点,应位于日本本州岛的西岸,受冬季风和地形影响,多地形雨,降水冬季较丰富41.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四点拨】探点气候是大气物理状况长时间的综合表现,受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