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日本的英和、和英双语词典编纂的兴起与发展.doc
16页19 世纪日本的英和、和英双语词典编纂的兴起与发展摘 要 英和、和英双语词典的编纂出版是 19 世纪日本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影响深远,但在国内学术界鲜有研究,也尚无汉语专著或论文展现其完整样貌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在 19 世纪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英和辞书阶段与和英辞书阶段19 世纪前期的多数属于编译词典,大多以英兰词典为参照蓝本;而后期则逐渐出现独立编纂的英和、和英词典,标志着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编纂渐趋成熟,也为 20 世纪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英和词典 和英词典 19 世纪 词典史 一、 引言 19 世纪是日本英和、和英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的关键时期19 世纪初为其发轫期,诞生于 1811 年的《谙厄利亚言语和解》成为日本英和双语词表的萌芽和先驱,自此,日本英语双语词典编纂的大幕正式拉开19 世纪中叶则进入了日本英语双语词典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英和、和英双语词典大量涌现,编纂技艺日臻精湛、印刷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此类词典的编纂者则更是不乏日本本土的译者、教育家、学生,赴日的外国传教士、医生、商人等至 19 世纪末期,日本的英和、和英双语词典渐趋成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词典发展的步伐往往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所在时期的政治时局、经济状况及文化条件等19 世纪日本英语双语词典的繁荣亦归因于 19 世纪日本社会的大变革从历史分期的视角看,19 世纪日本社会有两个重要的事件节点:“菲顿号事件” (1808 年)成为英语词典在日本诞生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而“明治维新”运动(1868 年)则极大地推动了英语词典的发展,掀起了翻译西书、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既为双语词典的编纂做好了学术铺垫、营造了学术氛围,也对双语工具书的编纂提出了紧迫要求 (元青 2013: 106)在“明治维新”的大潮中,英和、和英词典如雨后春笋般在日本迅速兴起与发展,其编纂技艺也逐步受到西方英语词典的影响 19 世纪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按其类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词表或词汇集,第二类是英和双语词典,第三类为和英双语词典根据这三类辞书的诞生时间先后,我们将 19 世纪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编纂的兴起与发展大致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Ⅰ. 萌芽阶段(1811―1813) ,代表作为《谙厄利亚兴学小筌》 Ⅱ. 英和辞书阶段(1814―1866) ,代表作为《谙厄利亚语林大成》和《英和对译袖珍辞书》 。
Ⅲ. 和英辞书阶段(1867―1900) ,代表作为《和英语林集成》与《和英大辞典》 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编纂起步较晚,萌芽阶段的几部著作,仅仅算是英语学习书和词表,为英和双语词典的正式出现奠定了基础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词典诞生于英和辞书时期,尽管《谙厄利亚语林大成》是否是日本第一部英和词典仍有争议[1],但无可厚非它已具备英语双语辞典的雏形英和词典的编写主要针对幕府及日本的英语学习者随着旅居日本的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对日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和英词典应运而生, “明治以后,英和辞典的影响日渐扩大,以至超过汉和词典” (林申清 1998: 134) 二、 萌芽阶段(1811―1813) 日本首次与欧洲开始有语言交流和贸易往来,始于 16世纪葡萄牙人的到来,随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很快参与到与日本的传教与贸易当中荷兰是幕府时期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欧洲国家,因此在长崎口岸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兰通词[2],同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日语荷兰语双语词典长崎口岸的兰通词及一系列荷兰语词典对 19 世纪英语双语词典的编纂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兰通词成为 19 世纪初英和词表、词典及教科书编写的中坚力量,荷兰语词典则纷纷被用作英语双语词典编纂的蓝本和底本,而“兰学研究中字典编纂的传统也为英和词典所用” (早川勇 1994: 119) 。
19 世纪初,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的英国入侵长崎(菲顿号事件) ,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自此,日本的英语双语词典编纂拉开了帷幕幕府当局命长崎的兰通词学习英语,并将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果编译成书,这就是《谙厄利亚言语和解》[3]吉雄权之助和岩濑弥一郎分别于 1810 年、1811 年编辑完成了第 1 册和第 2、第 3 册前两册为对话篇;第 3 册为单词集,仅收录了 419 个单词可惜该书的卷本已遭烧毁而佚失 (井田好治 1982a: 13) 1809 年,日本现存的首部英语学习书和英语词语与会话集《谙厄利亚语和解》第 1 册诞生1811 年全 10 册整编成书,又名《谙厄利亚兴学小筌》[4] (以下简称《兴学小筌》 ) 《兴学小筌》主要由本木庄左卫门(本木正荣,1767―1822)以其父、兰通词本木荣之进从国外带回的荷兰语英语会话书为蓝本编译而成(鸟饲慎一郎 2012) 其中,谙厄利亚(アンゲリア)由“英格兰”一词的拉丁语 Anglia 翻译而来 《兴学小筌》是一部以单词和短句编成的英和对译手册,分为文字呼法、类语大凡等 4 部分 “文字呼法”介绍了英语字母的读法[5]: “类语大凡”收录了 2339 个英语单词(鸟饲慎一郎2012) ,并将这些词语根据意义分为 10 大类(如数量、言辞等) ,并为每个英语单词都注上了日语对译词,还用片假名为英语单词配上注音。
这已初具双语辞书的雏形如[6]:《兴学小筌》错误良多,诸如,英语例句的大小写并不规范且有文法错误(如“i is neither Cold nor hot.”[7]) 词语和会话都用片假名为单词配上了注音,不过,由于本木庄左卫门初为兰通词,后?砀?荷兰商馆馆长ブロムホフ(Jan Cock Blomhoff)学习英语(小田胜2008) ,因而《兴学小筌》中用片假名为英语单词注的音明显受到了荷兰语的影响,如荷兰语的元音 u 的发音为/y/,所以 cup 的片假名注音为キュップ (参见鸟饲慎一郎2012)作为第一本附加词表的英语学习书, 《兴学小筌》编写不易,编辑在“凡例”中也吐露了编写之艰辛 (参见井田好治 1981) 三、 英和辞书阶段(1814―1866) 《兴学小筌》推动了日本的英语学习,于是幕府下令要求通词们编一部英和词典1811 年,本木庄左卫门、马场贞历等着手编纂1814 年 6 月,日本第一部英和词典《谙厄利亚语林大成》 (以下简称《语林大成》 )以手写体的形式诞生了该书共有 15 卷[8],收词达 5910 个长崎市立博物馆收藏的《语林大成》由三语构成(英语、荷兰语、日语译语) ,其中英语单词全部用红色片假名标注发音。
在开篇的“凡例”中, 《语林大成》还对词典划分的 8种词类(静词、代名词、动词、动静词、形动词、连续词、所在词、叹息词)进行了解说,并且对动词词条的处理做了改进,在动词前加上了“to” 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受到了拉丁语词类的分类方法及西方语法的影响注音上, 《语林大成》继承了《兴学小筌》片假名注音的传统,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注音,但是荷兰语的影响依然明显;释义上,《语林大成》的释义较《兴学小筌》更详尽,不过仍然是以词释词;在正词法方面,英语单词首字母的大小写仍然不够统一 《语林大成》通常被冠以“日本首部英和双语词典” ,但将该词典冠以“双语词典”之名略有牵强,因为该词典可以说只是一部附上日语翻译的英语词表 (Keisuke Nakao 1998) 《语林大成》编纂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没有出现新的英和词典,直到 1850 年,幕府才下令让西成量、森山宪直等 10 人编写日本第二部英和词典《エゲレス语辞书和解》[9](以下简称《辞书和解》 ) 其中, “エゲレス语”是荷兰语中“英语”一词的日文音译 《辞书和解》在“序”中明确表示,这部词典是以 Holtrop 的《英兰词典》(English and Dutch Dictionary, Revised, enlarged and corrected by A.Stevenson, 1823)为底本的。
(早川勇 1994: 119)这部词典的正式编纂从 1851 年 8 月启动,先后编纂了 A 部 4 册、B 部 3 册,但受到日本被迫开放港口给美国一事的影响,该词典的编辑们在编纂了这 7 册后于1854 年 11 月放弃了这项工作[10]根据石原千里(1984: 112)统计,未完成的《辞书和解》共收词 3528 个,仅 A部收词就达 1975 词,是《语林大成》A 部收词数量(334个)的近 6 倍,同时还配有少量例句石原千里将《辞书和解》与其底本《英兰词典》的收词数量进行对比,推测这部词典若编纂完工,收词可达 22 万个 《辞书和解》还收录了相当数量的专科术语,如 bible、 Anthropology、 Aphelion[11]等这 7 册书稿均藏于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三好彰 2015: 33) 《英和对译袖珍辞书》[12](以下简称《袖珍辞书》 )被普遍公认为日本首部正式的印刷版英和辞典(远藤智夫2007) ,印刷时木版与活版并用(日本语为木版,英语为活字版) 《袖珍辞书》的主编堀达之助(1823―1894)出生于兰通词世家, 《袖珍辞书》是他以 H. Picard 的《英兰新袖珍词典》 (New Pocket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and Dutch Languages,由英兰、兰英两部分组成)中的英兰部分为底本编写的(三好彰 2012: 67) 。
该词典于 1862 年由江户洋书调所刊行,但仅 200 册(现存 17 本,远藤智夫2007) 《袖珍辞书》的初版尺寸仅为 196 毫米×164 毫米,厚 46 毫米,因而名曰“袖珍”也不为过初版《袖珍辞书》用皮面装订,书的扉页写着其英文书名“A Pocket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and Japanese Language”《袖珍辞书》的序言共 2 页,由英语写成,主编堀达之助在序言中阐明了编此词典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英语在日本的迅速普及使得编纂这部词典成为必要,尤其对学者有帮助;二是顺应政府的要求,准备这样一部词典以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礼仪、习俗等序言之后是 1 页“略语之解” ,将英语词性划分为 15 类[13],与《语林大成》的划分不尽相同 “略语之解”之后便是 937 页的正文说《袖珍辞书》才是日本首部真正意义上的英和词典并不为过,因为该词典收词达 35 万条,并为所有词条以斜体字母标注了词类 1866 年在堀越龟之助的主持下, 《袖珍辞书》修订增益后由江户开成所再版,再版时更名为《改正增补英和对译袖珍辞书》 (以下简称《改正增补》 ) ,后又于 1867 年和1869 年复刊,刊行共计 1000 册。
修订增益后的《改正增补》,比初版更加“袖珍” ,并改为布面或纸面装订堀越龟之助为《改正增补》写了“第二版序言” ,在序言中他指出了再版的主要目的是“修正初版的一些翻译错误” 序言之后是 1 页“略语之解”和 953 页的词典正文,正文之后添加了“不规则动词表” “缩略语表”及对符号的解释,总页数达 998 页 (?枷缯?明 1974)较《袖珍辞书》初版而言,《改正增补》更改或添加了约 150 词,删除了 30 个不常用词,对近 8200 个词目的释义做了改动(?枷缯?明 1975) ,如笔者查阅了两个版本对 Abbey 的译义改动: Abbey, Abby, s. 僧ノ支配ノ境内(初版) 寺院 (再版) 英和辞书阶段尚处于“明治维新”前夜,所出现的英语双语词典的数量仍然有限这一阶段词典的编写者主要是日本本土人,他们多为兰通词或出身于兰通词世家,而词典编写的目的也主要是为幕府和日本的英语学习者服务四、 和英辞书阶段(1867―1900) 1867 年,日本第一部和英词典――《和英语林集成》[14](A Ja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