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复习提纲】.docx
10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21 版学问框架绪论1、如何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P1-P22、高校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 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分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 最终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 其次段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 人的本质; P9 最终一段2、 人生观的含义; P10 第三段3、 人生目的; P10 最终一段 ]4、 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 第一、其次、再次;5、 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 其次段6、 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 其次段7、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 其次段其次节 正确的人生观 1、 世界观的含义; P13 其次段2、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 第三段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4、 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 P15第三段为什么? 4 点( 4 个才能)5、 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 四点6、 人生价值评判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 P18 其次段7、 如何评判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 P188、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P19 三点第三节 制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 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 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 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 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 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 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 其次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 P25-26其次章 坚决抱负信念第一节 抱负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 抱负的含义及特点 P292、 信念的含义及特点 P303、 抱负信念的重要性; P31-32其次节 崇高的抱负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 P35其次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 其次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点; P36第三段6、远大抱负和共同抱负的关系; P37-38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抱负1、 如何懂得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抱负? P38-442、 抱负和现实的关系; P39 其次段3、 如何懂得抱负的长期性、艰难性和复杂性? P39-404、 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P405、 个人抱负与社会抱负的关系; P416、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P42-43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为什么说重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P45-55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46-47 五点3、民族精神的含义; P48 第三段4、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P48-50 1+45、时代精神的含义; P50-516、时代精神的表达; P517、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P528、实现中国梦必需弘扬中国精神; P53-54其次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含义 +要求】 P55-562、爱国主义的特点; P56 最终一段3、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什么要求? P57-61 四个方面4、为什么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 P57-585、为什么要敬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P596、如何看待立足民族和面对世界的统一? P60-617、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P61-668、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P65 第三段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1、怎样懂得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P66-722、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P68-693、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P70-72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P74 最终一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P75第一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75 其次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P76-78其次节 坚决价值观信念1、为什么要坚决价值观自信? P78-8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特点? P82-833、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84-87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进展1、道德的含义; P89 第一段2、道德的起源; P90-913、道德的本质; P91-924、道德的功能 / 主要功能; P93-945、道德的作用; P946、道德的变化进展 / 历史类型; P95其次节 吸取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P97-982、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进展; P99-100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P102-1034、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P104-1055、如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P105-106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就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P107-109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就; P109-1103、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道德要求; P111 第一段4、公共生活的特点; P112 其次段5、公共秩序的范畴、重要性; P112 第三段6、社会公德的含义; P112 最终一段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P1138、网络道德要求; P114-1159、树立劳动的观念; P114-11510、职业道德规范; P117-11811、诚恳守信的重要性; P117-1181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P118-1191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P12014、注意家庭、家教、家风; P121-12215、恋爱道德; P12216、家庭美德; P12317、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P12418、个人品德的含义; P12519、个人品德的作用; P12620、道德修养的方法; P127-12821、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行; P129-130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1、 为什么要向道德模范学习? P130-1322、 抱负精神; P1323、 高校生与抱负活动; P1334、 高校生如何引领社会风尚? P133-134第五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和运行1、法律的含义; P138-1392、法律的强制性含义; P138 其次段3、法律的制约因素 / 根本因素; P138 第三段4、法律的阶级性; P138-1395、法律的历史进展; P139-140 四种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点; P140-142 三点7、我国法律运行的几个环节; P142 其次段8、不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P142-143【难点】A、宪法、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地方政府规章E、条例 F 、军事法规 G、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H、特殊行政区法律与 2021 版相比,增加了中心军委制定军事法规;设区的市人大及常委会---- 以前是省会城市、其他较大的市 -----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比原先有扩大范畴)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注明: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权限有所不同; 课本没指出;9、 法律执行的主体; P143 其次段10、 法律适用的主体; P143 第三段11、 司法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就; P143-14412、 法律遵守的含义; P144 其次段其次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我国宪法的位置; P148 三点2、我国宪法的形成进展 【暂时宪法、1954 年宪法、1982 年现行宪法、其后五次修正案】3、2021 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P146-147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就; P149-151注: 党的领导原就【缘由】 、民主集中制原就【表达】5、四个自信; P151 其次段6、我国的国体; P151第三段注明:现阶段人民的范畴没指出???7、我国的政体; P151 第四段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P152 第三段9、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P152 第四段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1531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每一个部门法包括哪些法律 .】P154-1601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就; P155 其次段【民法总就】13、社会保险的种类; P158第一段1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就; P158 第三段15、我国刑罚的种类; P158第三段16、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包括哪些? P159-160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P161 三点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P161其次段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P162-164 五点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4-166 四点第四节 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方面; P166-167 五点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 、三个统一、详细表达】 P1673、坚持人民的主体位置【 基本原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协商民主的形式 P168 其次段、 详细要求】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公平 【重要性四点 P169 其次段、详细要求两点】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P170-171 四点6、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三点 P172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冲突 P172第一段 第五节 培育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含义; P173 第三段2、法治思维的特点; P173 第三段 四点3、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分; P173-174 四点4、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P174-175 五点难点: 法律至上的 3 点表现;权力制约的 4 点要求;公正正义的四层含义;权益保证的四个方面;正值程序的 5 个特点;5、法律权威的含义 / 取决因素; P177 最终一段6、敬重和保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P178-179 四点7、敬重和保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P179-180 四点8、培育法治思维的途径; P181-182 五点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益和履行义务1、法律权益的含义;P183最终一段2、法律权益的特点;P184其次段 四点3、法律义务的含义;P184第三段4、法律义务的特点;P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