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材矫直机电气部分改造.doc
3页板材矫直机电气部分改造 板材矫直机电气部分改造 1板论文联盟材矫直机 板材矫直机主要用于普碳板及低合金高强度板的矫平工作,消除内应力,进步钢板平直度板材矫直机是由机架装置、辊子、活动横梁、压下机构、转角机构、指示器、万向连接轴、结合减速机、光滑系统、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主要部分的构造表达如下 1.1机架的构造 机架装置是由机架、连接梁、下横梁组成,连接梁与机架用螺栓联结下横梁通过键及螺栓与机架联结连接梁上部放有四组弹簧,平衡所有活动部分的重量以消除压下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间隙防止矫直时产生的冲击,弹簧底部放有球面垫,为了防止矫直时由于板材歪斜而磨损机架,特有导辊装置 1.2辊子的构造 辊子是机器的主要零件之一,为了保证辊子有足够的强度和外表硬度,辊子的材料采用高硬度材质,除进展调质处理外,还进展外表淬火,其硬度工作辊为:HS85-92,支撑辊为HS75-85,外表淬火后并进展了磨削加工辊子的轴承均采用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 1.3活动横梁的构造 活动横梁部分是由横梁、滑块座、滑块,偏心轴等主要零件组成的,为了保证机器的刚度和强度,横梁与二个滑块用内六角螺栓来合成一个活动梁沿滑块的圆弧面转动一定的角度而实现。
2可编程控制器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即PL,英文全称:PrgraableLgintrller,它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消费过程PL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那么而设计 2.2PL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才能强PL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2〕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开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并且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装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敏方便地进展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承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4〕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 3矫直机电气部分改造 3.1机床电气原理概述 〔1〕为了保证设备操作的平安性,机床设有5个急停按钮,分别位于机床床身的4个角和机床的中央 操作台上〔2〕机床齿轮箱的光滑由2个油泵供给,为了保证齿轮箱光滑的可靠性,特利用压力继电器检测光滑压力,只有光滑压力到达一定值后,主电机才可以启动〔3〕机床有1个主电机,通过齿轮分级传动,最终实现11个工作辊的转动,由于工作辊需要有进出料两个方向,故需对其进展正反转控制〔4〕机床有2论文联盟个调整电机,1个为压下电机,整体控制上腔的上下动作,另1个为摆动电机,实现进出口间隙的调整为了有效控制各传动部分的动作行程,特设定了行程开关 3.2编写PL程序 根据机床的控制原理,编写PL程序,程序如下: 这样,将程序传输到PL硬件,再将所有电气设备连接完成之后,对设备进展运行、试机,所有动作正确,通过对板材进展矫直,可以到达板材的矫直功能,此次改造完成4结语 本台板材矫直机为1979年投入使用,改造前其控制方式为接触器控制,设备电气部分老化严重,故障频频,导致其故障停机时间较长。
通过此次的电气改造,将控制方式改为PL控制,而PL相比照拟稳定,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进步了设备的使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