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沙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重庆沙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常温下,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和后,所得溶液的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B.所得溶液中c(NH4+)=c(Cl﹣)C.所得溶液中c(NH4+)+c(H+)=c(Cl﹣)D.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c(Cl﹣)参考答案:B【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盐酸和氨水混和,若恰好中和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现显中性,说明氨水过量,结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降低该题.【解答】解:A、盐酸和氨水混和,若恰好中和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现显中性,说明氨水过量,故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NH4+)+c(H+)=c(Cl﹣)+c(OH﹣),溶液的pH=7,说明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c(NH4+)=c(Cl﹣),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NH4+)+c(H+)=c(Cl﹣)+c(OH﹣),故C错误;D、若只有氯化铵,依据物料守恒c(NH4+)+c(NH3?H2O)=c(Cl﹣),但铵根还有氨水电离出来的,所以c(NH4+)+c(NH3?H2O)>c(Cl﹣),故D错误;故选B.2. 室温下,CH3COOH的Ka=1.7×10-5mol?L-1,NH3·H2O的Kb=1.7×10-5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相同浓度的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B、温度改变后,Ka、Kb都会发生改变C、室温下,CH3COOH溶液中的[H+]与NH3·H2O 中的[OH—]相等D、室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CH3COOH溶液中的[H+]与NH3·H2O 中的[OH--]相等参考答案:略3. 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已知Zn是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5B. 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若1mol Zn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约为D. 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参考答案:A略4.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通电 △A.2NaCl(熔融)== 2Na+Cl2↑ B.MgO+H2==Mg+H2O 高温 △C.Fe3O4+4CO ==3Fe+4CO2 D.2HgO==2Hg+O2↑参考答案:B5.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B.4.6 g Na在空气中完全反应生成Na2O、Na2O2,转移约0.2×6.02×1023个电子C.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D.标准状况下,测得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的混合气体 ,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应大于6.02×1023参考答案:BD6. 臭氧是重要的消毒剂。
O3可以看成是一个O2携带一个O原子,利用其自身的强氧化性杀死病毒并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O3遇氟氯烃可分解C.使用高浓度的O3对人体无害 D.家用消毒柜中产生的O3能有效杀菌消毒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 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镁溶液:B.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氯水:SO32-+Cl2+H2O====SO42-+2H++2Cl-C.用醋酸吸收氨气:H++ NH3==== NH4+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参考答案:答案:B8. 25℃,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A.0.01mol·L-1 H2SO4 B.pH=2的H2SO4溶液 C.c(OH-)=10-13 mol·L-1 D.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参考答案:C略9. 实验室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标准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V1滴定后刻度V2120.000.2121.72220.000.0221.74320.000.2221.7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滴定曲线可用右图中的曲线b来表示B.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79mol/LC.该滴定实验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D.若量取NaOH溶液时开始仰视,后来平视,则测定结果会偏高参考答案:B10.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 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② 25℃、101k Pa下,16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 0.1 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D略11.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 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己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 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 可能为:甲<丙<戊参考答案:B略12. 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线路中有0.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时,负极的质量变化是 A.增加10.8g B.增加6.4g C.减轻5.6g D.增加5.6g参考答案:C 13. 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如下:2A(g)+B(g) 2D(g) △H=-QKJ·mol-1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实验编号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反应温度/℃800800850达平衡时间/min401030c(D)平衡/mol·L-10.50.50.15反应的能量变化/KJQ1Q2Q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压强或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判断上述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实验Ⅱ可能隐含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实验Ⅲ达平衡时υ(D)为0.01mol·L-1·min-1C.由表中信息可知Q>O,并显有Q3 参考答案:D14. 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略15. (2000·广东卷)8.在C3H9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1 B.2 C.3 D.4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5 分)ZnSO4·7H2O 多为无色透明结晶状粉末,应用十分广泛其制备过程如下: 已知:① 金属活动性:Zn 大于Cd 和Ni ② 沉淀完全的pH 值范围:Fe(OH)3 2.7~3.7;Zn(OH)2 7~8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②中调节溶液pH=4 适宜加入的试剂是 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A.NaOH 溶液 B.ZnO C.Zn3(OH)4CO2·H2O D.氨水 (2)步骤③中加KMnO4 的作用是氧化Fe2+和Mn2+,使其以MnO2和Fe(OH)3沉淀的形式除去。 请配平: 写出氧化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④中加少量Zn 粉的目的是 步骤⑤中调节pH=1 的目的是 (用必要的反应方程式和文字说明) (4)步骤②③④⑤中均需用抽滤装置,过滤结束后,取出所得沉淀物的方法是 (5)用电子天平称取所得晶体0.820 g 置于烧杯中,用稀硫酸溶解后,移入250mL 容量瓶,洗涤后定容,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用0.0100mol/L EDTA 滴定,滴定曲线(pZn= -lgc(Zn2+)与V(EDTA))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若滴定反应为:Zn2+ + EDTA = Zn2+-EDTA,则该样品的纯度是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将一块表面已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得到100mL溶液,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1mol?L-1的稀盐酸30mL恰好完全中和。 1)写出钠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计算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求钠块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2Na + 2H2O == 2 Na++2OH- +H2↑(电子转移省略)(2)0.3mol/L (3)40% 略18. 将21.2 g Na、Al、Fe三种金属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6.72 L;再将另一份金属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求:(1)原金属混合物中Na、Al、Fe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2)如果将21.2 g这种混合物加入到足量水中,过滤后将得到的溶液稀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