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鸭山市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doc
10页双鸭山市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 铁铸成锅 B . 葡萄酿成酒 C . 木柴燃烧 D . 面包发霉 2. (2分) (2017九上·崇明月考)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 . 物质的运动状态 B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 .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 . 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3. (2分) (2018九上·灯塔月考) 我市开发的多处温泉度假村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温泉水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4.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 Mg2+ B . Zn C . Al3+ D . 2Cu 5. (2分) (2018九上·鸡西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 给液体加热 6. (2分) (2018九上·无为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如果不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会分解 B . 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运动 C .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D .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7. (2分) (2011·茂名)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 . 用自行车替代汽车出行 D . 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8. (2分) (2019九上·达州月考)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 (2018九下·宜兴月考) 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 . 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 B . 烧杯、玻璃棒、量筒 C . 量筒、漏斗、试管 D . 烧杯、蒸发皿、量筒 10. (2分) (2018九上·阳江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高锰酸钾可用来制取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KMnO4)中含有氧气B . 冷开水不能养鱼,是因为水(H2O)中不含氧元素C . 不论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都有新的物质生成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11. (2分) (2018九上·云梦期中)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B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岀淡蓝色火焰,生成剌激性气味气体,放热D . 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2. (2分) (2017·平谷模拟)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P + 5O2=P2O5 B . 2NaOH + H2SO4=Na2SO4 + H2O C . CO2 + Ca(OH)2=CaCO3↓+H2O D . 2Fe + 6HCl=2FeCl3 + 3H2↑ 13. (2分) (2018九上·门头沟期末)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2O C . 2O2 D . O2- 14. (2分) (2018·柳南模拟) 铬酸钾(K2Cr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 A . +3 B . +4 C . +5 D . +6 15. (2分) (2018·蒙阴模拟)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有关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B . 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 异黄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 . 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16. (2分) 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 . HCHO B . CO2 C . NH3 D . CH4 17. (2分) (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适量的水区分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B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C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18. (2分) (2018·临河模拟)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 (2018九上·松江期中) 物质组成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 A . NH4Cl B . Fe(OH)3 C . H2CO3 D . NaCl 20. (2分) (2016九上·太原期中)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实验开始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关系的化学反应是( ) A . 电解一定量的水 B . 一支蜡烛燃烧 C . 一定量的红磷燃烧 D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二、 简答题 (共6题;共39分)21. (5分)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6C7N8O9F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________ ,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 .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 .22. (4分) (2018·朝阳模拟) 变化角度。
(1) 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23. (6分) 滨州东临渤海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粗盐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此成分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 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步骤Ⅴ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在海水制镁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③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适量的盐酸 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c.稍过量的Ba(OH)2溶液.24. (15分) (2017·新乡模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同城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 已知铝与NaOH溶液可反应生成氢气和NaA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Al(NO3)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所得固体中含有哪些金属? 25. (5分) 实验室制氧气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某些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用50mL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1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如表(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等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H2O2溶液浓度1%5%15%25%30%所用时间/s660205254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起到了________作用.请分析:当其它条件一定时,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2) 【实验2】用30mL10%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等均相同同): 实验次序12345MnO2用量/g0.20.40.60.81.0所用时间/s85322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26. (4分) (2019九上·宜城期中) 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设计实验]为防止实验室污染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①测量试管和导管的总容积为50mL;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试管中产生的现象;⑤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发生的现象[反思与交流](1) 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________性 (2) 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论,步骤③中注射器活塞底部至少应调到________mL处(填整数) (3) 步骤④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 (4) 若步骤③中活塞在15mL的位置,则步骤⑤中可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