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材料加工工程金属学及热处理考哪个版本的书.docx
9页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材料加工工程金属学及热处理考哪个版本的书 福州大学 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金属学与热处理 二、招生学院和专业:机械工程学院 说明: 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课程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内容 1)金属学理论 a: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 b:纯金属的结晶理论 c:二元合金相图及二元合金的结晶 d:铁碳合金及Fe-Fe3C相图 e:三元合金相图 f:金属的塑性变形理论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的组织性能变化 2)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a:钢的加热相变理论 b:钢的冷却相变理论 c:回火转变理论 d:合金的时效及调幅分解 e: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及钢的淬透性 题型结构 a: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题 b:理论分析论述题 c:实际应用题 d:计算与作图题 试题形式 a:选择题 b:判断题 c:简答与计算 d:综合题等 ★样题 一、选择题 1.与固溶体相比,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是()。
①熔点高、硬度低;②硬度高、塑性高;③熔点高、硬度高; ④熔点高、塑性低;⑤硬度低、塑性高 2.若体心立方晶胞的晶格常数为a,则其八面体间隙()①是不对称的;②是对称的;③位于面心和棱边中点; ④位于体心和棱边中点;⑤半径为 3.奥氏体是() ①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②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③碳在α-Fe中的有限固溶体;④碳在γ-Fe中的置换固溶体; ⑤碳在α-Fe中的有序固溶体23a4 4.渗碳体是一种() ①间隙相;②金属化合物;③正常价化合物;④电子化合物;⑤间隙化合物 5.六方晶系的[100]晶向指数,若改用四坐标轴的密勒指数标定,可表示为() ①20;②0;③20;④110;⑤100 6.晶面(110)和(111)所在的晶带,其晶带轴的指数为() ①10;②10;③01;④01;⑤01 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的含碳量超过%后,随着含碳量增加,其() ①强度、塑性均下降;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③硬度、塑性均下降; ④强度、塑性均不变;⑤强度、塑性均不确定?????????????8.共晶成分的合金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①铸造性能好;②锻造性能好;③焊接性能好; ④热处理性能好;⑤机械加工性能好 9.钢的淬透性取决于。
①淬火冷却速度;②钢的临界冷却速度;③工件的尺寸、形状; ④淬火介质;⑤奥氏体的稳定性 10.淬火+高温回火被称为 ①时效处理;②变质处理;③调质处理;④固溶处理;⑤均匀化处理 11.铁素体在加热到A3温度时将转变为奥氏体,这种转变称为①同素异晶转变;②再结晶;③结晶;④回复;⑤重结晶 12.下贝氏体是 ①过饱和的α固溶体;②过饱和的α固溶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 ③呈现羽毛状;④呈现板条状;⑤呈现竹叶状 13.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①渗碳体;②珠光体;③铁素体;④莱氏体;⑤马氏体 14.实际金属一般表现出各向同性,这是因为实际金属为 ①固溶体;②单晶体;③理想晶体;④多晶体;⑤金属化合物 15.合金元素碳溶入铁素体,将引起铁素体 ①晶格畸变;②固溶强化;③韧性提高;④硬度提高;⑤塑性下降 16.通常情况下,随回火温度提高,淬火钢的 ①强度下降;②硬度下降;③塑性提高;④韧性基本不变;⑤硬度变化较小 17.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①亚共析钢;②共析钢;③过共析钢;④非铁合金;⑤铸铁合金 18.钢的回火处理工艺是 ①正火后进行;②淬火后进行;③是退火后进行; ④预备热处理工序⑤最终热处理工序 19.共析碳钢加热转变为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 ()。
①奥氏体化加热温度;②冷却时的转变温度;③冷却时的转变时间; ④冷却速度;⑤奥氏体化时的均匀化程度 20.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①马氏体的亚结构;②马氏体相变的起始温度;③马氏体相变的终了温度;④马氏体的正方度;⑤马氏体的含碳量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 1.过冷度越大,晶体生长速度越快,晶粒长得越粗大 2.晶界处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故其腐蚀速度一般都比晶内快 3.微观内应力是由于塑性变形时,工件各部分之间的变形不均性所产生的 4.回复可使冷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效果及内应力消除 5.()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马氏体是含碳的过饱和固溶体,回火马氏体是机械混合物 6.()几乎所有的钢都会产生第一类回火脆性,若回火后采用快冷的方式可以避免此类脆性 7.回火索氏体与索氏体相比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8.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高 三、简答与计算题 1.已知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分别计算、和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求出〔100〕、〔110〕和〔111〕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写出面心立方结构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2.简述金属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简述板条马氏体具有高强度的原因 4.什么是成分过冷?画出示意图分析成分过冷的形成,并说明成分过冷对晶体长大方式及铸 锭组织的影响 1. 四、综合题 1.画出Fe-Fe3C相图的示意图,分析含碳量wC?%的碳钢合金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冷却曲线,标明每一阶段该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分别计算室温下该合金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2.图2为组元在固态下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分析O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转载于:写论文网: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材料加工工程金属学及热处理考哪个版本的书)过程及室温组织,并写出该合金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表达式 图2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 综合题 3.甲乙两厂都生产同一种轴类零件,均选用45钢,硬度要求 220~240HB,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处理,均能达到硬度要求,试制定正火和调质处理工艺参数,并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差别 4.归纳细化合金晶粒组织的热加工工艺方法; 判断6个三个对三个错,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金属学热处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问题的综合能力。
熟悉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金属材料主要热加工工艺原理,并能制定常规热处理工艺 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总结归纳如下: ★加工工艺过程: 1.浇铸→退火→机械加工气缸 ①铸造:将液态材料注入模具中的成型方法铸造性能主要用材料的流动性来衡量 ②焊接和胶接:将分离的部件连接到一起的成型方法.通常用可焊性来衡量材料的焊接性能③机械加工:采用切削加工使固态材料成型,通常用材料的硬度来衡量其机械加工性能 2.浇铸→拉拔→中间退火→拉拔→去应力退火钢丝绳 热处理:通过对材料加热(加热温度通常在熔点以下)、保温和冷却来调整其性能的工艺方法塑性加工:锻、拉、挤、轧、弯;包括两类:冷变形,热加工3.浇铸→锻造→预备热处理→机械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装配机器零件 影响材料组织结构工艺:铸造、锻造、热处理 ★强化理论:概念,机理、规律、方法、使用实际意义1.固溶强化: 概念:通过形成固溶体而产生晶格畸变,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机理:形成间隙式或置换式固溶体,均产生晶格畸变,阻碍位错移动,引起变形抗力增加 规律:随固溶度而增大固溶度越大,晶格畸变比率越大,固溶强化程度越大。
方法:冶金→合金化 使用实际意义: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最基本方式固溶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常作为结构合金的基体相 2.第二相质点强化: 概念:通过在固溶体基体上弥散分布金属化合物,使金属强度和硬度进一步提高的现象称为第二相质点强化 机理:相界面阻碍位错移动,引起变形抗力增加 规律:随第二相的密度和弥散度增大而增加方法:沉淀: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粉末冶金:粉末混合烧结使用实际意义:在固溶强化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属材料最常用方法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