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03599776
  • 上传时间:2024-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71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案矿地质I资源特征\f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金矿地质资源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 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2)矿化围岩的含 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3 )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 征基本相似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634S为%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 634S为%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634S为一%而两矿区地层634S为%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 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 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 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 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 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金丰度〜x10—6,高于同 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②辽西建平一北 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 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 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x10—9根据 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634S平均为%围岩硫634S为%二者相近,硫源相同④小 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 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x10—9金矿634S平均为%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成生关系 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一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 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 的重要矿源层2) 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矿床(点)95%左右产于元古宇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含凝灰质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中,其原岩为含泥 质、凝灰质碎屑岩建造。

      局部可能有火山沉积岩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t,矿石634S为%o;围 岩 634S 为%3) 南岭金矿成矿区金矿主要分布于大瑶山槽背斜与云开隆起区,据统计,桂粤两省的金矿床(点)74%左右集中产于该区的寒武系八村群岩层里区内寒武系为一套冒地槽类型复理石碎屑岩 建造,其中夹多层碳质页岩及含碳质砂岩,含碳量高达10%左右金矿围岩主要为硅质岩,碳质页 岩及碳质碎屑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据南京大学化学光谱分析,碳质页岩平均x10—9;泥质砂岩 x10-9o据广西冶勘公司分析,砂岩80x10—9,碳质页岩高达130x10—9,明显高于金的克拉 克值桃花、古袍、云岭等矿区,矿石硫634S变化范围为一%显示有壳层硫 的性质桃花矿区铅同位素年龄为729〜785Ma,比寒武纪地层和加里东花岗岩的时代还老因而 认为本区成矿物质来自深部,也来自寒武系含金矿源层本区北邻江南古陆,其基底为元古宇冷家 溪群、板溪群,这一古老含金地层可为该区的上部寒武系提供金的物质来源2、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1) 大地构造格局与金矿的空间分布我国金矿明显受区域大地构造格局控制,尽管各个区域都有 金矿化分布,但极不平衡,并各具自身特点,故大致可划分成五个金矿化域。

      ①华北型金矿化域华 北准地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台,是太古宙及古元古代固化的鞍山群、建平群、单塔子群、阜平群及 太华群等,岩系为一套变质较深、混合岩化作用较强的变基性火山一沉积岩建造,属优地槽相其 中,变基性火山岩类含金丰度普遍较高,是原始矿源层,也是本区金矿主要物质来源本区是我国 主要金矿分布区,据统计,金矿床(点)数占全国总数85%以上金储量占全国岩金总储量78%o 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边缘及台内的基底断块隆起带内区内主要以地台基底经区域变质热液作 用,花岗岩化作用及燕山岩浆活动,叠生作用成矿为显着特征属优地槽相分布的金矿类型主要 是变质热液型、花岗岩化热液型,其次为岩浆热液型及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赋矿围岩即是 矿源层,属近源型成矿时代主要为古元古代和中生代找矿远景潜力很大②扬子型金矿化域新 元古代未形成的地台基底岩系多出露于地台的边缘地带如西部边缘康滇地轴上的昆阳群;东南 边缘的冷家溪群、板溪群地台内部的基底仅在个别地点出露且面积不大如黄陵背斜的崆岭群 等基底构造为泥质板岩、变碎屑岩类原岩为含泥质凝灰质碎屑岩、变质程度较浅,属优一冒地 槽相区内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边缘的隆起带内,地台东南边缘的雪峰古隆起及幕府山隆起金矿化更为集中,全区岩金矿床(点)数占全国的16%,储量占全国总量的%。

      区内主要以扬子褶皱基 底经区域变质热液作用及古生代盖层经地下热水溶解作用为成矿特征金矿类型以变质热液为主, 其次为岩浆热液型及地下热水深滤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泥质凝灰质碎屑岩,以及碳酸盐类,成矿 时代为元古宙、中生代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或下部基底构造层③华南型金矿化域属华南一东南 亚板块,位于扬子地台之南的华南褶皱系区间,这是一个加里东地槽褶皱系,褶皱基底构造层由震 旦系一志留系组成,为复理石建造,属冒地槽相,变质程度较浅区内主要以早古生代褶皱基底经 区域变质、热液作用及加里东、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叠生作用成矿为主要特征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大 瑶山及云开隆起区内,金矿床(点)占全国总数%,储量占全国岩金总量%金矿类型桂西为碳酸 盐石英方解石脉型;粤桂交界为变质热液型及岩浆热液型矿化围岩为寒武系含碳质碎屑岩、石炭 系碳酸盐岩以及中酸性侵入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构造层,成矿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其次为燕山 期④太平洋型金矿化域我国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中新生代的 大陆板块边缘活动带其突出特点是中生代的北东向构造极为发育另一个是形成一条庞大的中生 代火山岩带北起黑龙江畔,南达南海滨,长达3000多km,宽300〜800km。

      火山岩由中基性 到酸性,以酸性岩类居多伴随侵入与喷发活动,常常形成各类内生矿床我国的火山一次火山热 液型金矿主要产于该带内如团结沟、奈林沟、赤卫沟、霍山、铜井、祁两沟、八宝山金矿床等, 此外,尚分布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前者主要产于中生代断陷盆地的边缘,受一定的断裂构造控制⑤天山一兴安型金矿化域本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一中朝板块之间的古生代地槽,为一巨大 的东西向弧形海西褶皱带本区海西期岩浆岩广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该区以盛产砂金着 称岩金仅分布于东西准噶尔、天山及佳木斯隆起区金矿成矿主要与海西期及燕山期花岗岩浆活 动有关为特点区内金矿床(点)占全国7%,储量占全国岩金总量3%本区的西北部以岩浆热液 型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东北部则以次火山一火山热液型为主,其次为变质热液型金矿 床成矿时代主要是燕山期,其次为海西期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看到:a、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其金矿化强弱、金矿化特征都有所差异,各 具自身特色b、我国金矿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并且主要分布于古老的中朝板块内c、我国东部 地区金矿层控性明显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古老基底的矿源层;西部金矿床岩控及深断裂控制较为明 显,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基性一超基性岩。

      d、我国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东部中 生代的大陆边缘活动带2)区域构造对金矿的控制①我国金矿主要成矿带大都分布于古老板块的边缘,缝合边界的古岛 形隆起地带,如阴山一燕山成矿带、秦岭一大别山成矿带分别受华北板块的北缘与南缘缝合边界隆 起带控制②板块内的台背斜、槽背斜等隆起区,控制着次级的成矿带(区)或矿化集中区的展 布如华北板块的建平隆起区,山海关隆起、胶东隆起、五凤嘉隆起等,皆为金矿集中分布区③ 中朝板块的古老基底发育着东西向与北东向两组主要断裂带,其相交处附近通常是大型金矿富集部 位如比较明显的北纬40°断裂带及42°断裂带与北东向断裂相交处,控制着几个重要大型金矿床分 布,并显示一定的等距性分布④大型金矿床均产于大断裂的侧翼次级断裂中,并与大断裂距离一般为2〜8km⑤大型金矿床多数赋存在强烈挤压的背斜或倒转背斜的轴部的狭长地带内如小秦岭 矿田的文峪、杨砦峪、金洞岔等大型金矿分布于区内老雅岔倒转倾伏背斜的轴部五龙金矿赋存于 五龙背斜的轴部3)花岗质岩浆岩对金矿的控制金矿空间分布与花岗岩的侵入体经常伴生,并有些矿床的金矿体 直接产于岩体里或接触带中,这一现象表明,金矿成矿过程中有岩浆岩活动的积极参与。

      据近代岩 石学研究,花岗岩类按成因分为两类,幔源型及地壳重熔型但很多资料表明与金关系最密切的花 岗岩主要属基底变质岩重熔再生的产物我国山东、辽宁、吉林、广东等省皆有此类金矿的分布 金的成矿带与控制各类矿化和各种岩浆岩活动的深大断裂交切部位相伴随,以此表明地壳以下金物 质参与了成矿作用,在超基性岩Ni、Co、Pt等矿床中金含量高,并形成独立金矿体,与此相吻 合,云南墨江金矿、青海小松树南沟、新疆托里等金矿与超基性岩体相伴产生,并具明显成生关 系,是令人信服的例证含金硫化物中的同位素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根据实际资料,与金矿 成矿关系显着的三个时代的岩浆岩,一是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华南加里东地槽区,岩性为 斑状花岗闪长岩及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如大宁岩体一黑云母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金的平均 含量分别分9x10—9、x10-9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接触带及附近形成龙水、张公岭金矿床二 是海西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与东北部的海西褶皱带中岩体控矿绝大多数为海西中晚期的 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呈岩基、岩株、岩枝产出经统计,区内已发现50余处金 矿床(点),大多数产于岩体之中或接触带附近。

      三是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我国许多内生金矿 都与此次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东部地区如:辽西地区属于此类型金矿的储量占全省总量22%, 燕山地区的峪耳崖、柏杖子、金厂峪、三家子都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有关,河南小秦岭金矿田 北部带由西向东出露有:华山岩体、文峪岩体、娘娘山岩体均属燕山期产物,经人工重砂测定, 岩体含金,并在局部地段发现含金石英脉上述事实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地层基底 的成分对金矿的成矿作用有极大的影响,是矿床形成、演化、继承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太古宙的绿 色岩系即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又是金矿的主要容矿层b、构造及岩浆活动的综合地质作用 是金矿成矿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二)砂金矿床1、砂金的分布严格受含金地质体的控制"含金地质体”是砂金形成的物质基础,并直接影响其分布所谓"含金地质体”主要有岩金矿化 体,伴生金矿床(点)及含金丰度值很高的地层与岩体实际资料表明:(1)多数砂金矿的分布与 岩金矿产地密切相关但也有少数限于其他地质条件,虽有岩金矿分布不一定都能形成砂金矿床如 小秦岭是岩金成矿区,限于地貌等条件未能形成砂金矿床相反,在大兴安岭北部及阿尔泰等地区是砂金密布区,目前仅发现一些原生金矿点或矿化点。

      2)砂金成矿区大都分布于含金丰度较高的 古老基底地层及大面积侵入岩的剥蚀区如湖南的湘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