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单位1和部分的概念以及在分数乘除法中的应用(修订版1).docx
17页单位1”与“相关量”山东滨州西海小学王训彬2013年12月16日近些年以来,小学数学的分数相关量, 已经不再提整 体(整体1)与部分这两个概念了其中整体(整体 1) 这个概念已经被单位“ 1”这个概念所取代,而部分这个概 念则是彻底去掉了因为说到部分,人们往往就自然而然 的认为,部分小于整体对小学生来说,恐怕更是如此 可是当时分数这个地方的相关量概念, 却不是如此,比如在语句“甲等于乙的7 ”中,乙是单位1,甲是部分,可这5个部分则是大于单位1的也许正是因为与学生的固有认 识格格不入,这一概念被数学家抛弃了然而,对于学过单位1与部分概念的我来说, 却忘不 了这两个概念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所表现出的巨大灵活性 和有效性!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还是不断地试图向学生 渗透这两个概念只不过,为了消除大家对“相关量可能 大于单位1 ”的困惑,我把“部分”改名为“相关量”一、 单位1今天教材中是这样定义单位 1的:一个物体或多个物 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 做单位1从定义可以看出,单位 1,仍是表示一个整体,就是 以前的整体1之所以改称单位1,只不过是因为现在没 有了部分的概念,单单突出一个整体(整体 1 )的概念, 显得太不自然!如何判断那个量是单位 1单位1这一概念贯穿分数教学始终,是深入理解分数 的定义,探索分数四则运算不可或缺的手段。
可以说活不夸张地说,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分数本身的概 念既然这样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判断那个量是单位 1这还要通过分数的定义来分析,教材是这样定义分数 的:把单位1等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 做分数从定义可以看出那个被等分的量就是单位 1根据这点我们不难判断出:1、提到“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I比如在语句“乙的1 ”中,分明说“乙”的,所以乙是2 2单位1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根据分数的定义,我们 不难看到语句所表达的意义是把乙等分成 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因此被等分的对象是乙,所以乙是单位 1再比如在语句“乙等于丙的7 ”中,明明说“丙”的,因5 5此丙是单位12、 在比较语句中,比“谁”,“谁”是单位比如在语句“甲比乙大丄”中,说的是比“乙”因此“乙”2是单位1而在语句“乙比甲小* ”中说的是比“甲;'因此“甲”是单位1为什么呢,我们对语句“甲比乙大 丄”分析一下;2不难看出这句话的完整意义是说“甲比乙大乙的 -:既然是2“乙”的,当然乙是单位123、 一个带单位的分数量,一个单位就是它的单位 1 比如:语句“丄千克”中,量-千克的单位是千克,因2 2此1千克就是该量的单位 1。
因为-千克表示的是“ 1千克2的-;既然是“1千克”的,当然1千克就是单位12一、 相天量对于相关量我一时无法给出精确的定义; 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如果一个量是某一个单位 1的几分之几;这个量就是这个单位1的一个相关量或者说;如果一个量 与某一个单位1,有某种明确的关联性, 这个单位1的一 个相关量比如在语句“乙的?”中,我们已经知道乙是单5位1,那么量“乙的7 ”就可以理解为“单位1的1 ”所以量“乙5的7 ”就是单位1----乙的一个相关量,而且还是一个大于5单位1的一个相关量!另外任何单位1也可以看做他自身的一个相关量, 比如上面的乙这个量,就可以看做乙的一分之一, 所以此时的乙既是单位1,又是相关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单 位1也是一个特殊的相关量 因此相关量可以小于, 也可大于,甚至可以等于单位 1另外,同一个单位1的两个相关量的和,仍是这个单 位1的相关量!比如乙是甲的-,丙是甲的-,贝y易知乙2 3与丙的和就是甲的6,所以从我们上面对相关量的理解就 可以看出乙与丙的和还是甲的一个相关量类似的还有,同一个单位1的两个相关量的差,仍是 这个单位1的相关量这里就不在详细讨论这一结论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仿照对“同一个单位1的两个相关量的 和,仍是这个单位1的相关量”的分析,自己来分析三、 单位1与相关量的两个属性这两个量可能与其他量不同,因为它们有两个属性1、 他们都有自己的实际大小,比如在语句“乙是 6,甲是8,则乙是甲的号”中“乙”这个量是相关量,它的实际4大小是6,甲是单位1,它的实际大小是 82、 它们都有自己的相对大小(占单位 1的几分之 几)比如上例中甲是单位 1,它占自身的是1,乙是相关1量,占单位1的34四、 单位1以及相关量与分数乘除法的关系也许正是这两个概念的两个属性,才使得它们在分数 乘除法中有着极其灵活的应用为此我们首先看这样一个 例子: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第一小组有多少4人?这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 P28页的一个例子,也是分 数除法的一种典型例题解:设第一小组有x人X宀6X=6 +对应的意义对应写在 X=6 --的下面,看看 X=6 --到底 4 4是什么意义X = 6 + -4单位1的实际大小 =相关量的实际大小 - 该 相关量占单位1的分数由此,我们看到了单位1实际大小的算法:只要知道 该单位1某个相关量的两个属性,就可以利用这相关量的 实际大小属性-该相关量的相对大小属性(即该相关量占 单位1的分数)计算出来!由此我们得到了第一个公式:4且慢,我们不要急着做下去, 我们用上面的知识分析一下。
问法:第一小组有多少人?显然是要计算第一小组的人数,我们找到与第一小组的人数有关的条件, 那就是“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 ”可以看到第一小组的人 数是单位1,因此本题就是一个求单位 1的实际大小的问 题第二小组显然是相关量,它的实际大小是 6人,而-4则是这个相关量的相对大小,即该相关量占单位 1的分数而X=6 就揭示了单位1的算法,下面我们把x ,6,,41、 单位1的实际大小 = 相关量的实际大小 - 该相关量占单位1的分数简述为:算单位1用除法!将公式1变形一下,就可以得出相关量的求法:2、 相关量的实际大小=单位1的实际大小x该该 相关量占单位1的分数简述为:算相关量用乘法!将公式变形一下,也可以得出该相关量占单位 1的分 数的算法:3、 相关量占单位1的分数=相关量的实际大小 - 单位1的实际大小从公式3可以看出算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也用除法!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来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大相关量问 题了,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看一下如何用这 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例1、 实验小学有1200名学生,六年级人数占全校的1,六年级一班人数占六年级的 1,六年级一班有多少5 6人?分析:看问法,“六年级一班有多少人?”寻找与六年 级一班人数有关的条件,显然是“六年级一班人数占六年级的1,可以看到在这个条件中,六年级人数是单位 1,6六年级一班人数是相关量,这相关量占单位 1的1。
求相6关量用乘法,有公式 2知:六年级一班人数=六年级人数 X1,所以还需要计算六年级的人数与六年级的人数有6关的条件是“六年级人数占全校的1,在这个条件中全校人5数是单位1,六年级人数是相关量,所以还得用乘法:六年级人数=全校人数X 1=1200 xX,把算式1200 X1代入六5 5 5年级一班人数=六年级人数X 1中,且发现1200 X1可以先6 5算,不用加括号:1200 X1 X15 6例2 :光明小学绿化面积为 960平方米,是向阳小学 的2倍,而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相当于向阳小学的 7,南 山小学的绿化面积是多少?分析:看问法,“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是多少?”,查找 与南山小学有关的条件“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相当于向阳 小学的7,知向阳小学为单位1,要计算的南山小学是相8关量,所以用乘法:南山小学的绿地面积 =向阳小学的绿化面积X 8但向阳小学的绿化面积未知, 所以接下来考虑向阳小 学的绿化面积的条件“光明小学绿化面积为 960平方米, 是向阳小学的2倍”知向阳小学的绿化面积为单位 1,光明小学的绿化面积为相关量,算单位 1用除法,所以有:向阳小学的绿化面积=光明小学的绿化面积+ 2=960吃,代 入上式得到:960吃X78注意:这里我们把倍数问题与“单位1和相关量”统一 了起来,“是向阳小学的2倍”完全就是“向阳小学的Z ”的1意思。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用倍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一步从根本上来说,倍数问题和分数问题是一回事 如甲是乙的1.5倍,从分数的角度来说就是甲是乙的 ? 似乎有2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小数或整数倍数,人们习惯用倍数来称呼它,而对于分数倍数,人们则习惯于称呼它为几 分之几但这只是一种习惯, 改变不了两者是一回事的本 质因此分数问题亦可以转化为倍数来考虑 倍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分数问题来考虑例:学校对一块空地进行绿化, 把它设计为3相关量, 草地,花坛,小路其中小路面积与草地面积的比为 1:7 , 小路面积又是花坛面积的 1,已知草地面积比花坛面积大 36平方米,求小路的面积分析:小路面积与草地面积的比为 1:7 ,理解为“草地 面积是小路的7倍”进一步理解为“草地面积是小路的Z ”1小路面积又是花坛面积的 1,理解为“小路面积又是花4坛面积的1倍”进而“花坛面积是小路的4倍;再进一步“花4坛面积是小路的4 ”i所以,小路面积是单位 1,花坛,草地是相关量,因 而草地与花坛的差(36平方米)也是相关量:36 + 7-4 ) 就是小路的面积本例放在这里可能不是太合适,不过我就是想告诉大 家,倍数问题和分数问题是一回事, 他们是一个事物的两 个不同的名字,明白之后,完全可以互化。
下面看一个难一点的例3:学校组织学生郊游, 中午吃饭时用了 55个碗, 其中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汤碗, 3人一个菜碗,问你 能算出共有多少学生吗?分析:问法“你能算出共有多少学生吗?”,考虑与学 生人数有关的条件:“其中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汤碗, 3人一个菜碗”这里换个角度来理解,一人一个饭碗理解 为饭碗是人数的1 ,两人一个汤碗理解为汤碗是人数的 ?,3人一个菜碗理解为菜碗是人数的 1方法一:要求的人数在条件中是单位 1,用除法,但饭碗,汤碗,菜碗这三个相关量的实际大小都不知道,怎 么办?还记得吗“同一个单位1的两个相关量的和,仍是 这个单位1的相关量”所以饭碗,汤碗,菜碗这三个相关量的和仍是相关量,而这个相关量的实际大小我们是已知的 55 !所以有:55 -(1 + 1 + 1)2 3这种特殊的相关量,使我们用算术法求解一些难题时 常用到的!方法2 :有条件易得相等关系 饭碗+菜碗+汤碗=55 ,而饭碗,汤碗,菜碗是三个相关量,求相关量用乘法,因此设共x人,则饭碗=x,汤碗=2x,菜碗=〕x,代入相等关2 3系中得到:1 1x+ — x — x = 5 52 3例4 :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获得了 32枚金牌, 比第27届多1,第27届中国获得了多少块金牌?分析:从问法知,要考虑第27届的情况,“比第27届 多7 ,所以第27届的金牌数是单位1用除法,而第二十八届的是相关量,其实际大小是 32,占单位1的(1 +弓)(此处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第 27届的金牌数是单位 1,比第27届多-就可以理解为“比单位1多当然占单位7 71 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