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赌石培训资料.docx
8页赌石培训资料一、 赌石概念赌石——赌石或赌货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袱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方能知道质量的翡翠称赌石毛料——未经过加工的翡翠原石称为“毛料” 满绿的毛料称为“色货”;绿色不匀整的毛料称为“花牌料”,无高翠的大块毛料被称为“砖头料”二、赌石皮壳分类翡翠赌石,因具有皮壳成为赌石翡翠赌石的皮壳,因矿山场口不同,皮壳的成份也不同,皮壳的种类也就品种繁多而特别困难皮壳,是赌石的重要特征和依据,也是推断赌石的赌性的重要依据 分析赌石的皮壳和预料皮壳下内部玉质颜色的改变,是翡翠赌石的首要环节那么,赌石就要了解皮壳的种类常见的翡翠赌石的皮壳种类如下:1、按皮壳的颗粒分:粗皮、细皮、腊皮等2、按皮壳的颜色分:红色、黄色、白色、锈色、黑色和灰色等3、按皮壳的外表特征分:沙皮、腊皮、锈皮和油性皮等4、粗皮:颗粒较粗,即粗沙皮往往皮壳较厚,也较风化5、沙皮:有黄盐沙皮、白盐沙皮、黑乌沙皮、水西沙皮、杨梅沙皮、黄梨皮笋衣皮和褐色皮等6、腊皮:有灰腊皮、黑腊皮、油腊皮和干腊皮等7、红黄皮:有红皮、红黄皮、黄皮、橙黄皮和黄沙皮等8、锈皮:有铁锈皮、铁沙皮和黄梨锈皮等9、乌沙皮:有黑乌沙皮、灰黑乌沙皮、干黑乌沙皮和深灰蓝黑乌沙皮等。
10、白盐沙皮:又分两类,一类是较匀整的白细沙皮,另一类是凹凸不平的白沙皮三、翡翠的可赌性一块未经开窗的翡翠,除了形态和重量,外表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能有真实的结论赌石的人,靠着自己的阅历,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揣测和推断,当有两个以上的人提出不同看法时,便产生了赌,切割石头,行里称为“解石”或“切石”切割后出现了好了种水绿色,称为“涨”,反之便是“垮”, 赌石是赌财力,才智,胆识和人格的详细表现赌石的类别1、 赌雾:雾是外皮与底章之间的一层厚薄不等的膜状体,雾要薄,还要透,主要赌白雾和黄雾等,雾赌错了就输2、赌种:主要赌的是场口,因为每一个场口的石头都不一样,赌错了场口就可能输3、赌裂:主要赌的是石头是否有裂,有裂就会赌输4、赌底:底意为底章,术语叫做肉头,主要赌底的净度,粗细程度,假如底粗、黑、乱就算赌输5、赌色:翡翠玉肉里面的颜色,没有色就输,主要赌正色绿,绿要翠,要多,要活赌的方法1、擦石 擦石是一条古老的法则,效果好又平安,因为部位没有找准,就下道切割,盲动的,会把绿色“解”跑很简单赌输擦石主要的看雾,底和色因为有了擦口就可以打光往里看,来推断绿色的深度,宽度浓淡度,擦石的依次:一擦颟,二擦枯,三擦癣,四擦松花。
擦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真正的绿颜色2、切石 行话说:擦涨不算涨,切涨才算涨,切石是赌石最关键的步骤,输或赢的结论是把石头剖开之后才能认定有些赌石商人,只要擦石见涨,他就转手出让,让别人往下去赌因为接着擦或是动刀切割,风险将会更大,涨与垮只在丝毫之间可见切石是非同小可的,一种是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锯压沙,缓慢的把石头锯开若发觉不能接着切割时,便于实行挽救措施还有一种是用玉石切割机切割刀片上镀有金刚沙层,切割精确迅捷,但是夹具夹着石头泡在油里或水里不简单看到切割过程,完全剖开才能知道输赢下刀切石首先是部位要找准,一般是从擦口处下刀或是从颟上下刀,还可以从松花或是顺裂纹下刀,当切第一刀不见颜色时,还可以切其次刀,第三刀,行话说:一刀穷,一刀富,指的就是这个道理3、磨石 磨石是为了抛光,把透亮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磨石有两中赌法,一种是暗赌(朦头赌),石头一点都没有擦切的痕迹,也没有自然的断口二是半明半赌,就是在石头上有敲口,与擦口,或是有小缺口,已经能够看到一部分石种的颜色或底水,但是还有其他部分仍是未知数有较大可赌性四、赌石质地皮壳特征赌石解石实例表明,赌石的皮壳以细皮最好,皮壳颗粒细,有“水”,或有绿的迹象,皮下内部玉质细腻,而且会出绿色的可能性较大。
皮壳特征较好的有:黄盐沙皮、白盐沙皮、黑乌沙皮、水西沙皮、杨梅沙皮、黄梨皮、笋衣皮、腊肉皮、老象皮、铁锈皮、脱沙皮、田鸡皮、黑腊皮、洋芋皮和铁沙皮等上述细皮的皮壳,种类也多,赌石人喜爱赌这类皮壳的赌石,赌性也大高等翡翠毛料的皮壳与皮下内部玉质特征: 1、黄梨皮:其皮壳为黄梨色,微透亮,翠色阳; 2、老象皮:质地好,多为玻璃地; 3、得乃卡皮:种水色较好,简单赌涨; 4、黑腊皮:一般种好,会出瓜绿和水绿色; 5、洋芋皮:玉质细腻; 6、橙黄皮:种老质地细,会出绿色,或飘绿三彩; 7、白盐沙皮:种老水好,会出秧苗绿; 8、黄盐沙皮:种老,会出秧苗绿或黄阳绿色,可能有绿紫翡三彩,或飘绿三彩; 9、黑乌沙皮:黑得“乌亮”一些则水好色浓,会出帝王绿色 上述九类皮壳的高等翡翠毛料,其赌性较大,但赌涨的可能也是有的 五、中低档翡翠毛料的皮壳与皮下内部玉质特征: 1、粗沙皮壳:一般内部玉质颗粒较粗,夹白绵多,夹黑绵也多,但间或有豆青绿 2、灰黑乌沙皮和干乌沙皮:一般种不够老,水不足,间或有瓜绿 3、沙皮:不匀整的白沙皮,虽然种老有水,但常有团块白绵。
干一点的黄沙皮,种不够老,水短,经常会有紫罗兰色,可能会有豆青绿,即“春带彩”间或会见有翡绿紫三彩或飘绿色的三彩 4、腊皮:灰腊皮,质地细腻种老,会出油青种;干腊皮,种不够老会出油青豆种间或会有水绿或瓜绿 5、褐色皮:皮壳颜色改变从褐色到褐黑色,种不老水短,一般不会有翠 6、黄皮:颜色改变从浅黄色到深黄或褐黄色,从种老到不够老,一般水头不足,有翠的可能性不大 上述九类皮壳的中低档翡翠毛料,虽然可赌性不大,但赌性仍旧较大,赌涨的概率相对低一些六、翡翠十大产区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长约250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质量好坏不同,因而识别赌石场口(即采玉坑口),对推断赌石玉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帮助玉石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故在选购翡翠原石时,肯定要懂得玉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现据几种有关资料,对缅玉原石产地的十大名坑所产玉石作一简介,以供参考:1.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 分老后江玉与新后江玉,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志向用材。
新后江玉的皮较老后江玉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调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2.帕岗玉石: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玉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玉石结晶细,种好,透亮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玉均产自麻蒙 3.灰卡玉石: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亮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玉石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麻蒙玉石(也称乌砂玉):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5.打木砍玉石(也称刀磨砍玉):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玉石,也较珍贵 6.抹岗玉石(也称抹岗玉):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玉石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玉石(又称次卑玉):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著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玉料产出,腾冲出名的绮罗玉即产于此坑 8.龙塘玉石(也称龙坑玉):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玉料 9.马萨玉石: 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10.目乱干玉石: 为新厂玉,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玉为主,一般在一块玉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七、赌石真假辨别技巧炝色翡翠原料,古已有之,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炝色(或染色)技术的改进,竟使炝颜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更有甚者,炝色后的翡翠仍有完整如前的外皮,使有多年选料阅历的珠宝商,也多次上当,目瞪口呆 炝色翡翠是采纳染色剂(如铬蓝、镍蓝等)化学药品,经泾泡、加热、酸化处理后使无色翡翠变成漂亮的翠绿色这种染上去的颜色,与自然翡翠的颜色有本质差别前者附着在硬玉矿物的外表或附着在翡翠的微裂隙中,而后则是铬离子等进入硬玉矿物晶体格架中形色的颜色自然翡翠的颜色稳定,不怕酸、不怕碱,也不怕剧烈的光照,永不变色。
而炝色料,既怕强酸(如王水、氟氢酸、磷酸等),又怕强碱,也怕长时间的强光照耀,渐渐地就会变色或褪色因此,当用特制的强酸或强碱对炝色品腐蚀时,就会现出炝色的原形,以此方法比单纯凭阅历或用肉眼视察更能精确地识别真假假皮类 此类做假的缘由许多,而欺瞒性也较大,其做假的缘由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将翡翠的实质蒙盖掉,以达到欺瞒的目的而做假的方法是把一些翡翠山料的氧化层粉碎,然后用胶将其粘住因此,质软、有胶性、没有细晶粒自然排列的表现是这一类的最大特点,在鉴定时应一看(视察)二触(手感)三敲(听发音的虚实)四刻(松紧)五想(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推断假像类 原石、成品因为裂纹、黑点、残损等问题,用制造假象分散留意力或掩盖住,其方法多为涂黑、写字、贴胶纸、抹泥、去皮不抛光,大件开小口或擦开一小点等假古类 珠宝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识玉、用玉、制玉、赏玉、爱玉之风,源远流长,发掘古玉,探讨古代玉器制品工艺,对探讨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故此,假冒行为与方法层出不穷,在鉴别时除应具备必要的珠宝学问外还须要有丰富的历史学问和素养,因为它也是一门考古学炝绿(俗称度色)这是一种人工加染的绿色,稍不留意,就可能会与自然的绿色相混淆。
这种绿色有因存放过久,或加染过程中化学试剂应用不当,而绿色往往发邪,常有闪蓝发黄的感觉,俗话说“冷眼观炝绿”,对于炝绿的鉴定,有时第一眼的感觉和印象是特别有帮助的除此之外,相识色形的特点对于鉴定是特别重要的 炝绿的颜色是由表到里,内浅外深,其绿色是由多数嵌入小裂绺纹内组成的,有绺处绿色深,无绺处绿色浅或无,绿色为细丝状存在于翡翠中,这是炝绿的最大特点之一虽然翡翠也有丝状绿色的状况,但视察时,可以从有绿色处无绺,绺内无绿色的表现作为区分,通过滤色镜视察时也可看到,炝绿在滤色镜下会变红,而自然品则不会有时有的炝绿做假极好,绺纹的表现特别微小,这时就要细致视察或借助于放大镜,从那微小的蚂蚱纹、蛛网纹中相识那绿色的来源 是否炝绿,除细致细致的视察外,还可以通过高温、酸浸进行鉴定,经过酸的浸泡后炝绿的绿色就会消逝,在高温下的检验也一样,当然温度不行过高,一般以铁片不红为限这两种方法都是局限性的,一般不行随意运用总工程师之对炝色较差的品种一眼看去相像于豆腐渣的质感料石 所谓料石就是一种绿色的代用品,如玻璃烧料、玉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