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检测训练习题.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9656626
  • 上传时间:2023-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检测训练习题(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 ②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③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虽然其血脉世代相承,但在不同历史年代,其具体主旨各不相同: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这表明①爱国主义无确定的标准和科学的内涵   ②在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2017年,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加准确地了解、正视抗战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这样做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 ②是基于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④是由中日国际关系决定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 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 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 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 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

      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从风波亭的点点残阳,到伶仃洋的瑟瑟秋风,从革命时期的舍身赴难,到建设年代的筚路蓝缕,英雄都承载着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这告诉我们,英雄的价值在于他们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最重要标志②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③为民族的文化道德建设镂刻了正确坐标④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谱写了不朽篇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

      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接续守候;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民族英雄们用血肉之躯不断加固其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人民事业之所以锐不可挡,是因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的始终引领由材料可见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②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杭州钟流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④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11.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

      围棋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入髓的情愫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藏了东方文化最原始的能量材科说明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中华文化求同存异、歉收并蓄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但是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傲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牛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③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④“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3.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药学的研究运用与发展说明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石 ②人们在实践与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③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5.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

      下列对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17.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成功,这是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结果航空报国精神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8.抗战期间,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今天,战争早己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重读这些“抗战家书”,可以更好地①缅怀抗战英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学习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③展现传统家书文化,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④弘扬以勤劳勇敢为基础的伟大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 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0.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

      这一浩然正气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②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题 21.暑假期间,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先观看了八达岭长城纪录片,后准备开展“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老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了解到之所以将巨幅长城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