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北京初三语文一模题-顺义.doc
11页1 / 11顺义区 2014 届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一、基础 运用(24 分)(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作答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和煦(xù) 皎洁(jiǎo) 清澈(chè) 恰如其分(fēn)B.称职(chèng) 比较(jiào) 修葺(qì) 茅塞顿开(sè)C.镂空(lòu) 鸟瞰(kàn) 翘首(qiào) 目不暇接(xiá)D.狭隘(ài) 炫耀(xuàn) 自诩(xǔ) 既往不咎(jiù)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十分简便快捷的B.目前人类采集的本领,已由获得物品扩展到获取信息C.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一种感慨,一种激动D.无论嫌犯多么狡猾,很难逃得过检察官的明查秋毫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 左顾右盼 B.居高临下 不耻下问C.专心致志 壮志未酬 D.依然如故 无缘无故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B.有关人士分析,海峡两岸进一步开放,文化交流首当其冲成为主项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聘老师可以给学校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
D.在“金牌明星教师”评选中,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精彩说课掀起微博热议5.根据语境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电梯停电,送水师傅爬上了十八层楼气喘吁吁地把水送来了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了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里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上干嘛不把门关上,大冷天,您站在门口不小心冻病了父亲淡淡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2 / 11A.他前脚走,我们立马“砰 ”的一声就把门关上,带给他的只会是心寒B.他前脚走,我们立马“砰 ”的一声就把门关上,带给他的难道不是冷漠吗?C.我们如果连一声“再见” 也不说,那不是太对不起别人的劳动了吗?D.说声再见,轻轻关门,这是人之常情啊!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体育艺术携手,____________明德中学的体育艺术节于 4 月底结束,历时 2 个多月本届体育节分别设立了趣味接力、跳绳、踢毽子、田径运动会、书法展示、班级朗诵、合唱、征文等活动。
体育、艺术活动穿插进行,或独立,或联手,实现了体育、艺术工作的完美结合艺术节期间,学生们信心鼓舞,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乐此不疲,他们那矫健的身姿、美妙的歌喉、灵动的鼻尖,展示了少年的风采A.高高兴兴学习 B.健健康康生活 C.健康快乐同行 D.追求健康快乐7.对下面语段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它不是一种形态,而是一种气味,一种气息——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出的气息这是,你去留心一下①鸟雀们的叫声里是否多了一点兴奋与光亮?那些攀附在被太阳晒暖的墙壁上的藤条,看上去依旧干枯,你用指甲抠一下它黑褐色的外皮,你会发现这茎皮下边竟是鲜嫩鲜嫩的绿②春天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这天地表面依旧如同冬天里那样冷寂而肃穆但春是一种生命凡是生命都是不可遏止的生命的本质是生③谁能阻遏生的力量?④冬天没有一次关住过春天,也永远不会关住春天所以在它出现之前,已经急不可待地把它的气息精灵一般地散发出来,透露给你所以,春天最先是闻到的A.①句将鸟儿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春天里鸟雀们身上那欢快的生命的气息B.②句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不露痕迹的特点C.③句是有疑而问,表现了作者对刚刚苏醒的大地生命赞颂。
D.④句运用夸张手法,告诉人们冬天是阻挡不住春天来临的二)填空题(10 分)8. 默写(7 分)①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②《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口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动作迅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饮酒》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名著阅读(3 分)《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 305 篇这些诗歌分为“___①____”“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就出自《___②_____》这首诗《诗经》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如《蒹葭》中“__③___”句即运用了“兴”的手法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阅读《活板》,完成 10-13 题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10.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1)若止印二三本(2)瞬息可就1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 分)A.唐人尚未盛为之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持就火炀之 木格贮之C.以草火烧 以手拂之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12.翻译下面的语句3 分)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4 / 11翻译: 13.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活板的制作、功效和用法的介绍,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横线处的文字填写出来用原文回答)(4 分)作者对活板的介绍突出了一个“活”字,如“① ”,字是活的;“② ”,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③ ”,印刷是活的;“④ ”,字印的数目是活的……“活板”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一)阅读马步升先生的《打猴儿》,完成 14-16 题15 分)打猴儿马不升长鞭一甩,一道劲风割破空气的网,啪,地上腾起一团黄尘,一只猴儿满地迅跑,刚挨了鞭子,猴儿转得快,在人的眼里,猴儿的两只眼睛叠成了一只猴眼向着高天,匆遂地,一瞥,一瞥,又一瞥如此快的转速,能瞥清楚个什么,眼里的乾坤一定是混沌的那时候,我写作文时,常用天旋地转这个成语,实际上,至多是跌了一跤,或饿了一会肚子,目光有些恍惚,脚板有些虚飘,天哪里就旋了,地哪里就转了我看见挨了鞭子的猴儿,转得快的一只眼睛赶上了另一只,我想只有当一只眼睛赶上另一只时,才算是天旋地转两只猴眼渐分渐离,终于各是各时,又一记重鞭,又一团黄尘,猴儿又转快了,两只眼睛又叠在了一起鞭子在我手里,我抽,猴儿转抽不抽,抽轻抽重,在我,转不转,转快转慢,由不得猴儿这要看我的兴致主动权在我手里,谁要我是手掌鞭子的人,而它是不由自主的猴儿呢猴儿是木头刻的,头面平整,肚儿凸圆,腿脚尖短,通常用枣木或杏木作料,这两种木头坚硬光滑,有重量,材料家家都有猴儿的两只眼是涂上的蓝黑墨水墨水瓶上印着八个字:由蓝变黑,不会褪色真的,一只猴儿挨了多年重鞭,用墨水画一次眼圈,仍是那般蓝黑蓝黑的,那种颜色是渗入木头里面的,好比人的眼睛,落地时是什么颜色,入土时也变不了多少。
猴儿有些地方叫陀螺,我们叫猴儿猴儿身形矫捷,好动,手脚没有闲的时候,挨了打,又奔跳不休把陀螺叫猴儿,极是象形传神,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而且,还有些隐喻部分抽猴儿的鞭子也是就地取材鞭杆是用红柳枝做的,颜色暗红,木质坚韧而圆润,很有手感,抓在手里就有攻击的欲望,如同手里有一副弓箭,一支枪,不瞄准个什么,不击落个什么,由不得人鞭梢是用麻柸搓的,搓成三棱棒,抽在猴儿身上,能听见碎裂声,可以让人获得热血沸腾的快感一只猴儿从刻成到交付使用,到老迈转而不灵,身上到处都是森森鞭痕一鞭一痕,直到身体 5 / 11失去平衡,被主人随便遗弃在哪个荒凉的角落碰到会过日子的主人,还会将它扔进火塘,发挥余热而猴子的主人大抵都是不谙世事的孩童我从小都打猴儿,一直打到当生产队社员,不知抽断过多少鞭梢,不知抽断过多少只猴儿,长大了,有力气抽鞭抽猴儿了,却不能再玩这种游戏农村孩子长到虚岁十五,就算是大人了,就该独当一面为家分忧了确实,长大了有长大的事情,打猴儿的权力只属于孩童过了多少年,蓦然回首,却发觉打猴儿的游戏从未中断过,与先前有别的是,我仿佛一只猴儿,鞭子却不知抓在谁手中虽是无形之鞭,抽在身上却内外都痛我不停地旋转,奔跑,稍作喘息,鞭子就来了。
终于到了连挨鞭子的资格都没有时,缩在随便一个角落,抚摸着身上森森鞭痕,举头向天,正感叹“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时,猛然瞥见被扔进火塘婉转叫号的同类,心里倒涌上被饶恕的庆幸和感恩14. 本文思路清晰,作者首先从打猴儿游戏写起,由此引出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叙述描写,最后自然引出了_______的感悟4 分)15. 文中“猴儿”一生的遭遇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描写?(4 分)16. 文章第一段对打猴儿游戏的描写非常传神,请就此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进行赏析不超过150 字7 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7-18 题7 分)文段一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西汉初年,西城为匈奴所控制,汉朝与西城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汉武帝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6 / 11张骞到达了西域很多国家,其中不少国家都派使者带礼物到长安答谢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大批丝和丝织品通过横贯东西的商路运往西域,再由西域运往西亚、欧洲;西域出产的黄瓜、大蒜、胡萝卜、葡萄、西瓜也传到了汉朝随着交往深入,西域的音乐、舞蹈、魔术、雕刻、回话传入汉朝,汉朝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派整合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1405 年至 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航行至非洲发的东海岸郑和的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和金属货币出航,换回象牙、宝石、香料和珍禽异兽等郑和的船队所到之地的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等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的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的文明也传入了中国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 28 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今天,南海和西沙的许多岛屿都是以郑和及其水手命名的17. 综合文段一的内容,说出张骞通西域及郑和下西洋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文段二前苏联汉学家毕丘林说:“张骞通西域在中国史上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美洲之发现在欧洲的重要性但是,张骞与哥伦布最大的不同是他带给欧亚的是和平,而哥伦布带给美洲的是血腥的屠杀和殖民地化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佛教在印度衰落,却在中国重生,并在中国发散到世界各地如今,丝绸之路依然是欧亚大陆的重要隧道,人们依然在这里传递着文化与和平,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