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讲夺烩QC苤郪伧彆毓瞰.ppt
36页提高计量器具周检率单 位:小 组 名 称:制 作、 发 布:目 录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经济、社会效益●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小组简介***单位***计量管理QC小组始建于2000年,几年来 ,小组紧紧围绕单位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本单位 实际,立足现场,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QC活动,解 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堵塞了管理中的漏洞1、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计量管理QC小组 所在单位*** 建组时间2000. 1月 注册时间2003. 1月 组长***2、小组成员概况表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组内职务组内分工***男大学高工组长整体策划***女大学工程师组员策划、调查、实施 ***男大学工程师组员现场调查***男大专工程师组员调查、实施***女大专///组员统计、实施一、选题理由本单位无标准室,所有计量器具均需送检计量器具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种类繁多个别单位计量器具不能及时送检计量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 业务能力差的现象双体系 认证的要求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本次活动课题是 《提高计量器具周检率》职能部 门工作 十分被 动,工 作开展 困难, 需强化 管理索 引§调查资料1§调查资料2§调查资料3二、现状调查调查资料1:单位计量管理人员(总计68人)思想状况调查如下表 :序号文 化年 龄结构初中 以下高中( 中技)中专 以上35岁以下35~45岁45~50岁 人数2283838264比例(% )2.941.255.955.938.25.9调查资料2:1、**单位计量室仅3人,无标准室,在集团公司兄弟单位中工作起步 晚,基础薄弱。
2、单位领导已意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调查资料3:针对往年计量周检率低的现状,我们对2002.11~2003.1月份漏检计量 器具进行汇总,并根据其客观原因进行分类、汇总、统计详见下表 : 序号因素频次(台件 )累计(台件 )累计率(% ) 1计量网员不管不问22022064.92日常管理不善5827882.03使用不当3030890.94单位职工不配合1632495.65计量器具质量问题1233699.16其他33391007合计339漏检计量器具统计表由以上排列图可知: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 ,对计量工作了解不够是 影响周检率提高的主要因 素因此,加强对计量人 员的培强化管理、考核是 提高计量周检率的根本途 径三、设定目标值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强化日常监督 检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从而加强计量工作、管理人员的 责任感,严格执行计量器具流转制度,实现提高计量周检 率因此,确定以下目标值:平均计量周检率达到95%可行性分析1、单位计量网员文化素质较高,计量队伍年轻化,接 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2、双体系认证的运行,使各项规章、制度均已程序化 3、领导的支持四、原因分析 平 均 计 量 周 检 率 较 低计量网员责任心不 强,不按程序执行职工不能搞好配合计量网员责任不明 确,存在扯皮现象 。
专职计量人员少计量器具配 置不合理部分计量器 具用料差台帐不全本单位无标准 室,工作被动使用、维护不当监督、检查不力工作标准不完善安装位置不易拆卸使用条件恶劣因果分析图五、要因确认 在原因分析后产生的12条末端因素中,QC小组逐一进行了分 析确认,得出要因确认表如下:序 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分析确认验证 结果1计量网员责任不明确发调查表全单位33%的计量网员不清楚自身责 任是2不能执行程序规定流 转制度发调查表全单位36名计量网员共有22名不能 完整说出计量器具流转程序,不执 行计量器具流转程序的现象更是普 遍存在是3台帐不全面统计分析台帐不全面导致的漏检计量器具数 量很少,仅占2%否4职工不配合调查分析只有极少数职工不配合检定工作否5专职计量人员少现状分析专职计量管理人员仅3人,但可以协 调解决否序 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分析确认验证 结果6计量器具用料差统计分析2003.1~4月份,只有26台件计量器具 用料差,而且一般在入库检定中即可 被淘汰否7计量器具配置不当现场调查配置不当的计量器具为数较少否8本单位无标准室现状分析计量器具的检定可以通过请送检解决否9使用、维护不当统计分析由于使用、维护不当导致的非正常损 坏现象普遍,间接影响周检率的提高是10计量工作标准不完善现状分析工作标准不完善使计量检查未形成定 规,导致计量工作未形成闭环。
是11安装位置不利拆卸现场调查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集中在运转队、 供电队,占全单位计量器具的2%,但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期管理或 检修期检定否12使用条件恶劣现场调查使用条件不好的计量器具主要集中在 井下,占全单位计量器具总量的0 .8%, 且可以通过加强维护、管理得到改善 否因此,确定出主要因素有:§1、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2、不能执行程序规定流转制度;§3、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不当;§4、计量工作标准不完善六、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分析后产生的4条主要因素,QC小组分别制订了对策、 目标、措施详见对策表:序号主要因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责任人1计量网员 责任心不 强,不执 行计量器 具流转制 度加强 培训 、考 核出入库 、流转 执行程 序规定1.进行计量基础知识、文件等方面 的培训 2.下发计量资料 3.定期召开计量工作会议 4.组织多种形式的知识答卷 5.严格考核,实现奖惩兑现 6.评选年度计量先进个人7.15日全过程 每月一次 全过程 每月一次 每年一次 2计量室日 常监督、 检查不力加强 监督 、检 查制订执 行本科 工作标 准1.制定、完善、执行***工作人员“ 工作标准”、“管理标准” 。
2.制定明确的检查目标并组织实施 3.加大检查力度,争取现场整改7.25日全过程 全过程序号主要因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责任人3计量器具 使用维护 不当完善 制度 、责 任到 人按管理 办法进 行使用 、维护1.完善《计量管理办法》、《计量 监督制度》 2.责任到人,确定使用、维护责任 人 3.各单位作好精密、贵重计量器具 日常使用、维护记录 4.各单位修改、完善计量器具使用 、维护管理办法 5.严格奖惩制度6.23日6.25日全过程7.30日每月一次(承前页)索 引§实施1: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网员业务素质§实施2:召开计量会议,及时解决问题§实施3:组织多种形式的计量知识宣传、学习§实施4:制定、完善各项计量工作标准§实施5:层层管理,责任到人§实施6: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奖惩制度七、对策实施 实施1: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网员业务素质1.为了提高全体计量人员业务素质,QC小组组织了大范围的计量知识 普及培训,培训对象包括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操作人员,参培人员有121人 培训计划如下: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授课内容课时出勤率7.1~7.2计量基础知识6课时/天100%7.3~7.4计量管理组织机构、计量组织 职责6课时/天100%7.5~7.8计量器具流转制度;使用、维 护、保养制度;周检制度;抽 检制度标定制度分类管理办法6课时/天98%7.9~7.11计量数据管理制度;记录 、档案管理制度等6课时/天99%7.12计量监督制度;奖惩制度6课时/天100%7.13~7.1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山东省计量条例》6课时/天98%7.15 集中考试2.在参加考试的计量管理人员中,除本单位2名副总不能如期参加外,其余 人员全部按照要求参加考试,培训成绩汇总如下:考试成绩人次所占百分率(%) 95~10086.7% 90~944537.8% 85~894638.7% 80~841411.8% 75~7965.0% 74分及以下00%效果:事实证明。
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计量人员的业务水平,计量网员 作为单位计量工作的领头羊,起到了良好地领导、推动作用实施2:召开计量会议,及时解决问题1.计量工作会议由***主持会议简要阐述了本月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并对计量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责任心较强、计量工作完成出 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对个别思想依旧麻痹大意、工 作玩忽职守、不能按时完成QC小组分配的任务的单位提出严重警告 和批评2.在会议上,单位计量网员还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反 馈、汇报QC小组,较好地实现了工作互动、共同促进效果:计量工作会议稳定了本单位计量人员队伍,大大增强了计 量队伍的凝聚力,而且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实施3:组织多种形式的计量知识宣传、学习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计量、支持计量工作,***灵活机动,采取 了多种形式加强宣传1.***充分利用本单位广播站,积极宣传计量工作新举措、计 量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2.7.24日,***组织了全单位范围内的计量知识问答,下发知 识答卷800份,设立一、二、三等奖各3名、10名、50名,鼓励奖 300名 7.30日回收答卷646份,回收率占80.6%。
参加本次知识答卷的人员中,有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操作人员 以及普通职工详见下表: 人员性质人次百分率 计量管理人员528.0% 计量操作人员8413.0% 一般职工51079.0 % 合计646100 %效果:事实证明,以上措施不仅极大提高了职工的计量意识,基本上 实现了“计量扫盲”,能够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下达的任务,而 且大大激发了计量管理人员(包括计量网员)的工作积极性,变被 动为主动,变“要我计量”为“我要计量”实施4:制定、完善各项计量工作标准打铁还要自身硬”由***负责编制了“计量工作标准”、“ 计量管理标准”明确责任,按规程办事,真正实现了上标准岗、 干标准活 实施5:层层管理,责任到人 针对本单位计量器具分布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部分计量 器具专业性强的现状,QC小组成员动员各单位计量网员结合单位实 际情况,采取分片管理的办法,确定了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 责任人,制作了计量器具管理卡片,责任到人,并根据其管理情况 与经济挂钩对于精密、贵重计量器具则必须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使用、 维护、保养,认真填写计量器具使用交接记录,遇到计量器具失准 情况必须及时上报***效果:此举措真正实现了责任到人,提高了职工的责任感和有令 必行、有法必依的意识,同时避免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
实施6:强化计量检查,严格奖惩制度 1.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由***负责编制检查计划并组织实 施,对检查出的问题或隐患实现现场整改,并作好检查记录,以作 为计量奖惩的依据2.每月底及时总结工作,根据检查记录及计量工作管理办法进 行奖惩兑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3.在此期间,对违反计量工作管理办法的单位或个人累计罚款 23人(次);对于计量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的计量人员则给予适当 物质奖励,总计奖励6400元,并于2003.12月全部下发效果:1.此举措促进了单位、班组自检、互检,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 2.真正作到了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勉励先进,鞭策后进,并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计量管理人员 队伍八、效果检查 通过加强计量管理人员全方位的基础管理,开展技术培训,落 实岗位责任制,强化措施力度,重视质量教育,使全体计量人员工 作热情高涨,大大降低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计量周检率,为 全单位实现高产高效,建立标准化单位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5~2003.7月计量周检情况统计表 项目2003.5月(活动前 )2003.6~7月(活动后 ) 计划周检台次272463 实际周检台次191450计量周检率(%)70.297.2活动前后对比情况70.2%95%97.2%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九、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实行依法管理,使本单位 因计量器具失准而导致的各种 人身安全、经营管理等事故大 大降低,其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