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说课稿教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锦晨****资源
  • 文档编号:227875414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9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渡荆门送别》说课稿一、说教材《渡荆门送别》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 的诗歌都是描写山水,在写景中抒发情感的诗它有着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和古代文化积累传承的意义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四首诗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设计依据: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突破方法: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 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和诗歌,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本班学生存在学习习惯较差, 不善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不足五、说学法: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尝试学习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严密思维、拓展想象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李白出生地?李白什么时候离家远游?李白是如何走上仕途的?(3”)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 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 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另 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 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出生于盛唐 时期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 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直到天宝元年(742 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 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 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设计依据:李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是大家都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读过李白 很多诗歌,了解他一些趣事但对他的一生缺乏系统了解,因此选择其中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正课:(24”)活动一:一读见韵律(5”)(1)、出示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停顿准确,根据自己理解用语音表现2)、学生自读,组内展示,组内评价3)、朗读展示,合作评价,教师示范 设计依据:初读是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接触和了解,学生有自己的朗读方式,充分利用学生 的自主性,开展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但要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教师的引领很重要活动二:二读晓内容(5”) (1)、自读看注解,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全班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说出四联诗的意思 (3)、全班合作,其他小组纠错 设计依据:诗句的表层意思,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就可以了解, 学生间互相纠错,有利于激发思想,形成争鸣,加深印象活动三:三读知情感(5”) (1)、小组朗读,说说每句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感2)、全班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说出四联诗的情感3)、教师点拨,询问学生朗读处理的依据,适时补充背景设计依据:对于诗歌的情感学生有自己的体会,通过对朗读的技巧处理,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老师起到引领和帮助的作用。

      1)、提问:你认为哪些诗句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诵读展现2)、提问:你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刚才诵读的句子描绘出来吗? 设计依据:对于诗歌美感的体会,是学生欣赏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以联想和想象为基 础,以优美的词句描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与中考的诗歌鉴赏接轨活动五:六背寻美词(5”) (1)、提问:你认为在朗读这些诗歌的时候哪些词语需要注意和强调? (2)、提问:这些词语你能换成其他词语吗?试一试哪个词语更好? 设计依据:用词的精妙是诗歌的典型特点学生通过朗读的处理以及词语变换比较,能进 一步体会到诗歌炼字的精准,将之用于写作,同时与中考的诗歌鉴赏接轨3、当堂练习:10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 ,它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设计依据:当堂练习进口教学重点和难点,实时监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4、小结:(2”) 学生学习活动小结 设计依据: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形成整体印象,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学生明 确了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利于下次学习转化为正向的动力八、说板书:渡荆门送别李白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向往颔联远景惊喜近景喜爱故乡水送行舟依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