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上册1.4甲午中日战争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3页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基础导学】1.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1895年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训练测评】1.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3.“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外《辛丑条约》4.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C.甲午战争一—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6.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8.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9.小明同学写了一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小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在文章中他认为这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A.割地 B.开放通商口岸 C.赔款 D.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10.《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11.阅读资料:请回答:(1)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分别是什么?(2)《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参考答案1-10 CCCCC CBCDC11.(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方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增强了日本的实力2)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