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2).pptx
25页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8课 课程标准: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本课重点: 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本课难点: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关系世界市场由全球各地市场,通过分工而联接成的有机整体,其形成 的重要标志是各国、各地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1516世纪1718世纪1765年19世纪中期1866年20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荷兰控制海上贸易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时空坐标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进行殖民地争夺,建立海外殖民地2)结果: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多的原材料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结果: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起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经济命脉,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2)结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初步形成进一步形成最终形成丝绸之路下的古代贸易新航路开辟后的近代世界贸易与丝绸之路下的古代贸易相比,近代世界贸易有何变化?变化:商业贸易范围的扩大 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地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的表现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3、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4、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增多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一)商业贸易中心转移欧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亚洲: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二)商业经营方式变化欧洲: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新型股份贸易公司 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世纪的欧洲集市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 旧址伦敦皇家交易所商品交易所 中世纪时,集市是交易的主要方式集市通常一年只举办1到2次,难以形成连续的交易1531年,安特卫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商品交易所1571年,英国创建了伦敦皇家交易所这些商品交易所,就是今天期货市场的雏形二)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品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威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银行: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银行: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随后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支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分行股票市场: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三)近代贸易的变化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是经营中国近代新式企业股票买卖的公司,他能够议决股票市价,并公布于众,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基本上承担了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功能 历史演进、制度变迁与效率考量中国证券市场的近代化之路证券机构出现(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百货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四)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增多欧洲商品市场: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等地,香料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奴隶贸易: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掠夺黑人奴隶的场所,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1)原因: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2)表现鸦片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16世纪世界殖民霸主西葡(五)国际贸易格局变化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五)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a形成: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b表现: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五)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年份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时间商业贸易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发展西方中国新航路开辟16世纪殖民扩张17-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垄断组织出现开始资本输出海外市场拓展大量商品输出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与股票市场商品种类增加商业重心转移经营形式变化海外贸易扩大白银货币化闭关锁国海外贸易缩小沦为倾销市场与原料产地现代银行、股份制企业与股票市场、百货公司陆续出现初步形成进一步形成最终形成合作探究:近代世界商业贸易变化的影响?对世界市场对欧洲对殖民地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扩大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基础不平等贸易严重损害了亚非拉的利益,造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破坏性)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思考:世界市场不断扩展的驱动因素?(1)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股份公司、证券公司、百货公司、银行荷兰、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课堂小结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地中海大西洋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课堂练习:1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和贝壳,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荷兰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C荷兰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荷兰地处欧洲的交通要地A AD D2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欧洲北部优势的形成主要市因为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工业企业的建立C西、葡对美洲殖民掠夺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3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中写到:“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导致这一时期“银多货贵”的原因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BCD4有学者称,美洲白银的到来,加剧了欧洲货币与商品比例的不平衡由此推断A封建贵族通过殖民扩张获取了暴利B商业革命源于贵金属严重过剩C欧洲实物地租逐渐取代了货币地租D殖民掠夺引起了欧洲“价格革命”B BD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