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4页赤壁原文|翻译及赏析写作背这首是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 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 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文学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 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 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 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 锈迹斑斑的 折戟,使得 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 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 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i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 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 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 而其能用火攻 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 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 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 东 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 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 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 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 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 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 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 春深 更 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 锁 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 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 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 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 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 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 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样一句诗来描写 在 东风不与周郎便 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 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 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 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 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 铜雀春深 这一富于形象 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 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 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 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 完全归之于偶 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 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 战场时所发出的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 常隐约,不容易看出名家评价许I《彦周诗话》:杜牧之作《赤壁》诗 意谓赤壁不能纵火, 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 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5]纪啊等《四库提要》:(许IM)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
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 [5]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5]王尧衢《古合解》: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gushi/)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