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doc
5页中国建筑学会文件建会秘学[2010]35号关于举办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的通知各有关院校:为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专业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中国建筑学会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决定在去年举办的“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在全国建筑院系中举办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现将竞赛的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协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媒体支持:建筑学报、建筑知识、世界建筑、中国建筑学会网、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网、建筑英才网、Far2000自由建筑报道等杂志和网络媒体 二、竞赛主题 “我的城市、我的明天”三、设计背景和类型1.背景21世纪的今天,如同北京的唐家岭,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不同角落,也聚居着大批刚刚融入社会、踏入大都市的年轻人对于刚进入城市生活、开始事业发展的青年人而言,在交通拥挤、房价飞涨的城市环境中,他们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创业空间又在哪里?他们的未来将会怎样? 2.设计类型 由参赛者自由选择既有城市空间,包括旧建筑、建筑群组或城市基础设施等,进行建筑改造设计和创作: (1)各种类型的旧建筑、建筑群组:包括住宅、宿舍、厂房、办公楼等; (2)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城市外部空间。
四、设计要点 设计者以“我的城市、我的明天”为主题,进行“创意青年社区”的概念设计在对所选改造对象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主题及改造措施,通过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体现以下要点: 1. 设计鼓励运用恰当的建筑、环境语言来表达对变动中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人文精神的表达鼓励有针对性地提出独特的创作理念; 2. 设计者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发现、把握周边现有建筑、环境中的不足,在恰当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 设计能够注重生态环境、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采用低碳材料,注意节约能源; 4. 其它五、参赛对象和要求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加,成员1~4名;每组可有不超过2名的指导教师欢迎各有关院校,如有条件的话可将此竞赛议题,纳入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中,以提高本设计竞赛的整体水平 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报名回执表(附后),报名后应按时提交参赛方案本次竞赛免交报名费 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请参赛者自留备份,版权归组委会所有 六、图纸要求 1.每项作品提供2-3张参赛图纸,图纸需裱于轻质展板上,展板外框尺寸为600×600(mm)。
图面表达方式不限 2.内容: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及建筑平、立、剖面图、效果图、分析图等,5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组合于图面之中) 3. 每个方案应同时提交参赛者简历和设计方案电子资料(300dpi以上)一份,以光盘形式随展板一同提交 4. 每个设计方案图板背面右下角应注明参赛方案名称、参赛作者单位、姓名、、邮编等联系方式以及指导老师的名称,并用深色不透明纸密封七、奖项 获奖作品由组委会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本次竞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2万元人民币;二等奖5名,奖金各1万元人民币;三等奖10名,奖金各3仟元人民币;优秀奖若干名,奖金各1仟元人民币以上奖金均含税同时并将向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所有获奖的学生均可优先获得公司实习或录用机会(需通过面试)八、时间安排 1.报名回执请于2010年07月10日至09月20日期间邮寄、或电子文件至中国建筑学会 2.报送设计方案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11月20日(以当地寄出邮戳为准)设计方案图板及光盘请邮寄至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九、评审、颁奖 由中国建筑学会邀请业内著名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审工作和颁奖仪式将于2010年年底前进行。
获奖项目和名单将在《建筑学报》和相关媒体上公布 十、联系方式 中国建筑学会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 邮政编码:100835 联 系 人:米祥友、王 京 联系:010-88082240、88082242 传 真:010-88082243 电子信箱:mixiangyou@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地 址:杭州市石桥路338号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人力资源部邮政编码:310022联 系 人:洪 流、沈 翔联系:0571-88151948、88151848传 真:0571-88138216电子信箱:hongl@、shenx@中国建筑学会2010年7月5日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报 名 回 执参赛人员姓名性 别本科生研究生详细通讯地址所在院校邮 政编 码联系手 机传 真拟参赛项目名称指导老 师合 作人 员电子信箱注:此回执复印有效回执请于2010年07月10日至09月20日期间邮寄、或电子文件至中国建筑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