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84528980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一是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是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理论奠定了基础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量,马克思称之为可变资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承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而不承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划分:马克思把资本区分开来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如何划分的?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并进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恩格斯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他说:“这个区别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2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资本是依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并用来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生产出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所以从本质上说,资本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资本,总是体现在物品上,通过一定的物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使人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些物品本身天然就是资本因而历史上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说成是同生产工具一起出现的、超越历史的范畴,否认资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而将资本主义解释成为一种永恒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这种谬论,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

      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由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参加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以不同形式被消耗掉但不论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方式如何不同,它们只能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它们的价值在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就已经由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只是使用价值,而它们的价值只是在新产品中再现出来,因此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们在参加生产过程时被消耗了的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马克思把生产资料构成的资本称作不变资本,用c表示虽然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量,但并不排斥生产资料有发生价值变动的可能当生产某种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时,或是由于新的发明使同种生产资料可由较少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原有的生产资料就会贬值,因而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也相应减少但这种价值变动,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发生的,并不会改变不变资本的性质资本中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已经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并被工人消费掉,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这部分劳动力的价值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作为具体劳动,它改变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使一种使用价值变成另一种使用价值,并将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作为抽象劳动,它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既包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量发生了变化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用v表示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以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依据,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大意义划分的意义: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