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2548549
  • 上传时间:2018-08-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8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单元,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秦,,汉初,,汉武帝时,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BC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焚了哪些书,又保留了哪些?手段如何?,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秦,,汉初,,汉武帝时,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道家“无为”思想,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汉初形势,战争破坏 社会凋弊,与民休息,,宽松,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2、汉初的“无为”,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秦,,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汉初,,道家“无为”思想 原因:社会经济 破坏严重 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 措施: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的作用有哪些?,“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 yǔ 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 pin 母马)者而不得会聚—《后汉书.食货志》,,,,作用: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畅所欲言,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①法家:,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②易导致暴政,,不适应形势的发展,②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墨家:,③道家:,④儒家:,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汉武帝的“有为”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想一想以前所学内容有何表现?,思考?,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政治:必修①:P12、P14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P17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汉武大帝》汉武帝与董仲舒的对话,“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1)体系内容:,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3、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 1,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4、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5、特点:外儒内法,董仲舒的思想是针对哪些问题提出的?,▼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面临问题,董仲舒的学说,解决之道,◇“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1、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 2、有何影响?,思考,006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一种思想在一个时代的地位与哪些因素有关?,1.学术文化自身的发展; 2.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 3.统治者的需要。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①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③统治者的有为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影响:,(1)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②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感知,罢黜百家,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汉 代 教 育 状 况,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图为北京国子监,它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 ),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思考,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地位: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内容: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3)追求;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小结,1.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练习巩固,2.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3.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C.性善论 D.大一统,√,√,4.(2009年湖南单科)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A,5.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C,6.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A,再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