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生物备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思考.ppt
39页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提出了生物新课程的四个理念:明确提出了生物新课程的四个理念: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和能力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科学课程的性质的性质;; 要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92009年浙江省理年浙江省理《《科综合科综合》》考试说明考试说明 (一)理解能力(一)理解能力 (二)(二) 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1.1.能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分析和处理3.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4.4.能对一些简单的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进行进行设计设计并作出恰当的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评价和修正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运用能力(四)综合运用能力20092009年浙江省理年浙江省理《《科综合科综合》》考试说明考试说明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所谓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技能)是指所谓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技能)是指从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包括一些工作的能力,包括一些工作方法方法、、技能技能和和思想方法思想方法,例如观察、测量、,例如观察、测量、分类、计算、对数据进行组织处理与表达、分类、计算、对数据进行组织处理与表达、预期与设计、推论等。
预期与设计、推论等 新课程新课程中所要求中所要求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1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 的问题;的问题;((3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 4)确认变量;)确认变量;((5 5)作出假设和预期;)作出假设和预期;((6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 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20082008年的考试说明中描述为年的考试说明中描述为年的考试说明中描述为年的考试说明中描述为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核心:核心:构建构建“假设假设―演绎法演绎法”基本模基本模式式根据根据问题提出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方案阶段段实施施实验方案方案阶段段实验原理原理实验器材器材和用具和用具实验步步骤预期期结果果实施施实验步步骤观察察测量量实验结果果对假假设作出判断作出判断如果如果观察到的事察到的事实与与预期的期的结果相符合果相符合,则证实假假设是正确的;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符如果不相符,则假假设就必就必须修正或修正或摈弃 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 1 1、、明确明确提出假设的目的提出假设的目的 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回答性的回答例如:例如:1925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 2倍。
提出了倍提出了““脂质在膜上是双分子层分布脂质在膜上是双分子层分布””的假的假设 2 2、假设的提出具有合理性、假设的提出具有合理性 任何一个假设提出不是凭空猜想,必须以已经发现的事实材任何一个假设提出不是凭空猜想,必须以已经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为依据,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虽不充分,但却真实可靠虽不充分,但却真实可靠 例:从细胞膜电镜下的例:从细胞膜电镜下的“暗-明-暗暗-明-暗”三层结构三层结构→“蛋白质-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模型的假设单位膜模型的假设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 3 3、假设具有预测性、假设具有预测性 假设虽然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基础上推导假设虽然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有待于实践的证实,也只有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出来的,有待于实践的证实,也只有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为理论然而假设的合理性又使它对一些现象或才能发展为理论然而假设的合理性又使它对一些现象或事件的出现能够做出尝试性的、合理的解释,因而有一定事件的出现能够做出尝试性的、合理的解释,因而有一定的预测性。
的预测性 实际所预期的往往不是假设本身而是假设的推论,即从该实际所预期的往往不是假设本身而是假设的推论,即从该假设中演绎推理出来的推论(即预期实验结果)如为了假设中演绎推理出来的推论(即预期实验结果)如为了检验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这一假设,并没有直接从这一假设,并没有直接从微观上去看水分子可以透过、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是演微观上去看水分子可以透过、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是演绎出宏观现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绎出宏观现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发现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实验发现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但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的事实,为双分子层膜,但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的事实,为什么?提出你的假设什么?提出你的假设 分析:细胞膜的结构与人工脂质膜有别,还有蛋分析:细胞膜的结构与人工脂质膜有别,还有蛋白质分子,葡萄糖的通过是否会与蛋白质有关?白质分子,葡萄糖的通过是否会与蛋白质有关?从而提出假设:从而提出假设: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与膜蛋白有关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与膜蛋白有关举例举例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 ((20082008年四川理年四川理综卷卷30Ⅱ30Ⅱ))为确定人体在运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呼出气体中的COCO2 2浓度是否比静止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行了如下探究: 人体在运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COCO2 2浓度比静止度比静止时高高。
实验过程:程:①①在在3 3个个烧杯中,分杯中,分别注入注入100ml100ml蒸蒸馏水,水,测定其定其pHpH②②实验者在安静状者在安静状态(静坐(静坐2min2min)、中度运)、中度运动(步行(步行2min2min)以)以及及剧烈运烈运动(跳(跳绳2min2min)后,立即分)后,立即分别向上述向上述3 3个个烧杯的水中吹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入等量气体,测定定pHpH经多次重复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运运动状状态 安静安静中度运中度运动 剧烈运烈运动实验前前pHpH6 6..1 16 6..1 16 6..1 1实验后后pHpH5 5..9 95 5..6 65 5..3 308高考中的体现高考中的体现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 作出假设作出假设::作出假作出假设::人体在运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呼出气体中COCO2 2浓度比静止度比静止时高高实验结果:果:运运动状状态 安静安静中度运中度运动 剧烈运烈运动实验前前pHpH6 6..1 16 6..1 16 6..1 1实验后后pHpH5 5..9 95 5..6 65 5..3 308高考中的体现高考中的体现请回答:请回答:((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原理是)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___越大,越大,___________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从而可以验证上述假设可以验证上述假设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CO2浓度增加浓度增加由于人体在运动时的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由于人体在运动时的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的浓度增加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产生的下降,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产生的CO2不同,溶于水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后也会导致pH不同,通过测定水不同,通过测定水pH的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的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浓度的变化运动强度运动强度pH假设的提出具有合理性假设的提出具有合理性:任何一个假设提出不是凭空猜想,任何一个假设提出不是凭空猜想,必须以已经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为依据。
必须以已经发现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科学原理为依据一、提出假设一、提出假设 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XX和和YOYO(细胞中只有一条(细胞中只有一条Y Y染色体,染色体,没有没有X 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XO(细胞中只有一条(细胞中只有一条X X染色体,没有染色体,没有Y 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Bridges)做了下列杂交实验:)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①白眼雄白眼雄果蝇果蝇××红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全部红眼;②②白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红眼雄果蝇→→1/21/2白眼雄、白眼雄、1/21/2红眼雌但布里吉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红眼雌但布里吉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20002000~~30003000只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2000~~3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
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对出现以上例外对出现以上例外写出你的假设写出你的假设(设有关(设有关基因为基因为B B、、b b) (必修必修2 2第第3838页拓展题页拓展题)经典试题综合练习经典试题综合练习经典试题综合练习经典试题综合练习假设--演绎法假设--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设进行演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 ?有一种假设认有一种假设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 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设: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设: 、、 。
注:由于在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了注:由于在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一只,答成,答成“由隐性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不够合理不够合理 ①①亲代生殖细胞中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②②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显性突变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显性突变③③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为了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为了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需把握三点:需把握三点:明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原理弄清三种变量弄清三种变量遵循实验设计原则遵循实验设计原则明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原理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实验的原理有: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实验的原理有:①① 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应变成 ;②②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石灰水浑浊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的产生情况或或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 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程度,可以检测酵母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的产生情况橙色橙色灰绿色灰绿色蓝蓝变变绿绿再变再变黄黄明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原理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提高血糖浓度的作用请根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提高血糖浓度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分析实验原理、设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小鼠、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小鼠、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注射器、试管、烧杯、斐林试剂等要求:溶液、注射器、试管、烧杯、斐林试剂等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小鼠不再分组;注射计量不作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小鼠不再分组;注射计量不作要求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①①……((3)预测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结果: ①①……分析三种变量分析三种变量 实验中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
实验中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自变量(实验变量)自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是自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与因变量之间有着因果是自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与因变量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关系;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因素称之为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实验方案要求实验者能够实验方案要求实验者能够操纵操纵自变量自变量、、控制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明确明确因变量因变量对自变量的操纵通常用对自变量的操纵通常用“加法加法”或或“减法减法”原理来完成:原理来完成:所谓所谓“加法加法”就是以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添加实验变量就是以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添加实验变量所谓所谓“减法减法”则以有实验变量(自然状态)为对照,给实验对象施以去掉实则以有实验变量(自然状态)为对照,给实验对象施以去掉实验变量的干扰,通过对比以确定被减去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验变量的干扰,通过对比以确定被减去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对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的控制::体现在要求使用试剂的量上等量;选材上要生长状况一体现在要求使用试剂的量上等量;选材上要生长状况一致;进行随机分组;设法提供相同且适宜的其他条件,以排除其他条件对实致;进行随机分组;设法提供相同且适宜的其他条件,以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等。
验结果的影响等等 ((2005年广东生物卷)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年广东生物卷)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和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1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光强度为2000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确定各种变量确定各种变量变量控制原理及方法变量控制原理及方法自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各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各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属污染液①①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①①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因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因(籽粒饱满、大小等);(籽粒饱满、大小等);②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水分、空气、温度等);(水分、空气、温度等);③③用稍许几粒种子实验的用稍许几粒种子实验的偶然性。
偶然性①①平衡、抵消法:平衡、抵消法:选籽粒饱满、大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去掉材料差异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去掉材料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对实验的影响;②②恒定法:恒定法:给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相给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相同的、适宜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同的、适宜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③③消除法:消除法:选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选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重复平衡实验重复平衡实验①①种子萌发情况种子萌发情况(发芽率);(发芽率);②②水稻生长情况(水稻生长情况(幼苗高度)幼苗高度)统计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统计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并计算其平均值苗株高,并计算其平均值②②对对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运用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对研究对象施对研究对象施加干扰((2005年广东生物卷)年广东生物卷)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参考答案及变量分析:参考答案及变量分析:①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稀释过程中倍(稀释过程中pH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②②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粒,随机分成5组,组,50粒粒/组;组;③③取取5只培养皿分别编上只培养皿分别编上1--5号,垫上纱布;其中号,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不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只培养皿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作为对照;④④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粒水稻种子;⑤⑤将将5只培养皿置于只培养皿置于28 ℃℃恒温、恒温、 2000 Lux光照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实验组光照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布的湿润;⑥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
值操纵自变量操纵自变量平衡、抵消法、消除法:平衡、抵消法、消除法:控制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维持实验条件,恒定法排除无关变量维持实验条件,恒定法排除无关变量明确因变量明确因变量遵循实验设计原则遵循实验设计原则 实验设计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简便性原则等合理的设计方案首先要有科学依据、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第二要考虑可操作性和简便性,第三须遵循几个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 1、定义:、定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 2、作用:、作用: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无关变量的干扰,增加增加实验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3、形式:、形式: 实验设计中可采用的对照方法很多,有实验设计中可采用的对照方法很多,有空白空白对照、对照、自身自身对照、对照、相互相互对照、对照、条件条件对照等等对照等等 如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在同一对象上先后如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在同一对象上先后实施不同的实验条件,叫做自身对照。
教材必修(实施不同的实验条件,叫做自身对照教材必修(1 1))P P7979过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的氧化氢分解实验中的1 1号试管属于空白对照的经典代表号试管属于空白对照的经典代表 对照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关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关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实验组即条件控制组,具体是加法原理中的实验组即条件控制组,具体是加法原理中的添加变量组、减法原理中的去除变量组添加变量组、减法原理中的去除变量组对照组对照组自变量自变量加法加法减法减法有实验变量处理有实验变量处理无实验变量的处理无实验变量的处理(空白对照)(空白对照)实验组实验组有实验变量处理有实验变量处理无实验变量的处理无实验变量的处理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一般一般一般一般关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关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实验组即条件控制组,具体是加法原理中的实验组即条件控制组,具体是加法原理中的添加变量组、减法原理中的去除变量组添加变量组、减法原理中的去除变量组例如:(例如:(2005·北京春季理综北京春季理综·5)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①实验组 实验组 ②②对照组 对照组 ③③黑暗中培养 黑暗中培养 ④④在光下培养 在光下培养 ⑤⑤生长育好 生长育好 ⑥⑥生长不良生长不良 A、、②③⑤②③⑤ B、、①③⑥①③⑥ C、、①④⑤①④⑤ D、、②④⑥②④⑥B 对照实验的方法是把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进行对照实验的方法是把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从而确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一个因素有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有一个因素有别,即进行别,即进行单因子变量单因子变量的比较的比较, ,实现一因一果实现一因一果 要进行单因子比较,就必须设法控制其它可能有要进行单因子比较,就必须设法控制其它可能有影响的诸多因素(即无关变量),尽量使这些因素控影响的诸多因素(即无关变量),尽量使这些因素控制在制在相同且适宜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这是对照实验的基本要求,的条件下,这是对照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照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也是对照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以变量思想指导实验步骤以变量思想指导实验步骤决定影响自变量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可操作性无关变量具有可控性具有可控性因变量具有可测性具有可测性在设计步骤时需要依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分析需要操在设计步骤时需要依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分析需要操纵的自变量、控制的无关变量和观察或测量的因变量,按纵的自变量、控制的无关变量和观察或测量的因变量,按操纵自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的无关变量控制的无关变量→→观察或测量的因变量的思观察或测量的因变量的思路叙述实验步骤路叙述实验步骤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设计实验步骤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并作出分析1)材料和用具:)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物活动测定仪等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2)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解题解题步骤:步骤:1 1、明确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原理3、提出实验思路、提出实验思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 操纵方法? 操纵方法?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反应变量?反应变量?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1 1.预期结果是在实验方案实施之前,对实验结果的基本.预期结果是在实验方案实施之前,对实验结果的基本预测2 2.预期结果是以所提假设为依据,进行演绎推理后得出.预期结果是以所提假设为依据,进行演绎推理后得出的一些具体的推论的一些具体的推论3 3.一种假设之下只能演绎出一种预期的结果.一种假设之下只能演绎出一种预期的结果4 4.预期结果目的是为了与实验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以.预期结果目的是为了与实验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假设是否得到支持如果观察到的事实与预期的结确定假设是否得到支持。
如果观察到的事实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果相符合, ,则证实假设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符则证实假设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符, ,则要对假则要对假设作出修改和补充设作出修改和补充5 5.验证性实验的预期是已有结论的实验,只有与结论相.验证性实验的预期是已有结论的实验,只有与结论相呼应的一种预期结果呼应的一种预期结果6 6.探究实验的预期由于假设的多样性有多种预期结果.探究实验的预期由于假设的多样性有多种预期结果三、预期实验结果三、预期实验结果 例:为了例:为了验证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设计步骤如下:生和消耗,设计步骤如下:①①用打孔器打下叶圆片若干,置于盛清水的烧杯中用打孔器打下叶圆片若干,置于盛清水的烧杯中②②拔出针筒栓,用左手食指盖住针筒口,将叶片连水一起倒拔出针筒栓,用左手食指盖住针筒口,将叶片连水一起倒入针筒内入针筒内③③将针筒栓插入针筒,同时将筒口向上,放开食指,调节针将针筒栓插入针筒,同时将筒口向上,放开食指,调节针筒栓,排出针筒内的全部空气筒栓,排出针筒内的全部空气④④用食指按住针筒口,用右手往外拔针筒栓,造成针筒内负用食指按住针筒口,用右手往外拔针筒栓,造成针筒内负压,于是叶圆片中的空气抽出,水则进入叶圆片。
压,于是叶圆片中的空气抽出,水则进入叶圆片⑤⑤重复重复3 3、、4 4两步骤,使叶圆片中,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全部两步骤,使叶圆片中,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全部排出,叶圆片全部沉入水底排出,叶圆片全部沉入水底⑥⑥在在A A、、B B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将叶圆片分别转移到然后将叶圆片分别转移到A A、、B B两个烧杯中,并将它们放在温暖两个烧杯中,并将它们放在温暖有光处观察烧杯中的叶圆片的位置观察烧杯中的叶圆片的位置⑦⑦再将这两只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观再将这两只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观察烧杯中的叶圆片的位置察烧杯中的叶圆片的位置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A、、B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1)光处理后,)光处理后,A烧杯(蒸馏水)中的叶圆片烧杯(蒸馏水)中的叶圆片 ,,原因是原因是 ;;B烧杯(烧杯(NaHCO3稀溶液)中的叶圆片稀溶液)中的叶圆片 ,,原因是原因是 。
光照下,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释放出的呼吸,释放出的O2多于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叶肉细胞间隙中的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增加,叶片上浮位于试管底部位于试管底部蒸馏水中缺乏蒸馏水中缺乏CO2和和O2,叶片不能进行,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和和有氧呼有氧呼吸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上浮上浮[A、、B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碳酸氢钠溶液]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2)暗处理后,)暗处理后,A烧杯(蒸馏水)中的叶圆片烧杯(蒸馏水)中的叶圆片 ,,原因是原因是 ;;B烧杯(烧杯(NaHCO3稀溶液)中的叶圆片稀溶液)中的叶圆片 ,,原因是原因是 。
黑暗中,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稀溶液中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放出的,放出的CO2溶于溶于NaHCO3稀溶液中,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仍位于试管底部仍位于试管底部蒸馏水中缺乏蒸馏水中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仍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下沉下沉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与预期实验结果是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与预期实验结果是有区别的有区别的,预期是,预期是希望得到的结果,来支持假设或需验证的结论的正确;预测是希望得到的结果,来支持假设或需验证的结论的正确;预测是按设计的实验步骤(方案)实施可能得到的结果按设计的实验步骤(方案)实施可能得到的结果预测实验可能的结果,有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之分,验证性实预测实验可能的结果,有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之分,验证性实验的作答相对较为单一,只有与结论(实验目的)对应的一种验的作答相对较为单一,只有与结论(实验目的)对应的一种结果,而预测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一定要注意结果和结论结果,而预测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一定要注意结果和结论的多样性,理由是的多样性,理由是探究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假设,是由于假设探究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假设,是由于假设上的多样性导致预测结果的多样性上的多样性导致预测结果的多样性。
如探究光的有无对某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可能的实验结果有:如探究光的有无对某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可能的实验结果有:①①有光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不大;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不大;②②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大,有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无光组;大,有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无光组;③③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有光组和无光组种子的发芽率差别很大,无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有光组大,无光组发芽率明显高于有光组四、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四、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表述,是对以后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规律性规律性”认识 从一个结果推出一种结论,需要进行推理和想从一个结果推出一种结论,需要进行推理和想象结论与结果是象结论与结果是一一对应一一对应的,同时得出的结论又的,同时得出的结论又是是与实验目的(或假设)相呼应与实验目的(或假设)相呼应。
为研究胰腺分泌活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的调节机制,研究人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二: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实验二: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胰液分泌量增加时,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三:切断动物的胰腺神经后,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部实验三:切断动物的胰腺神经后,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取出少量直接导入胰腺神经已被切断的实验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取出少量直接导入胰腺神经已被切断的实验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发现胰液大量分泌实验四:把一些相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发现胰液大量分泌实验四:把一些相同的食物成分不经过胃直接引入切断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十二指同的食物成分不经过胃直接引入切断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胰液分泌不增多肠中,结果胰液分泌不增多 实验五:分析胃内的内容物成分:发现其中含有被消化的食物成实验五:分析胃内的内容物成分:发现其中含有被消化的食物成分、盐酸和胃中的酶分、盐酸和胃中的酶 实验六:用少量的盐酸刺激十二指肠,胰液分泌增加。
实验六:用少量的盐酸刺激十二指肠,胰液分泌增加 实验七:向切除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血液和胰管中加人盐酸,实验七:向切除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血液和胰管中加人盐酸,胰液分泌并不增加胰液分泌并不增加 实验八:把一块肠组织移植到皮下某处,再把一块胰腺组织移实验八:把一块肠组织移植到皮下某处,再把一块胰腺组织移植到附近等移植的伤口愈合之后,使少许稀盐酸与十二指肠组植到附近等移植的伤口愈合之后,使少许稀盐酸与十二指肠组织接触,但不与胰腺组织接触,胰腺的移植物很快便分泌液体织接触,但不与胰腺组织接触,胰腺的移植物很快便分泌液体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除实验五以外的每个实验的相关结论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除实验五以外的每个实验的相关结论例如: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例如: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实验一: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二: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胰液分泌量实验二: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胰液分泌量增加 实验三:切断动物的胰腺神经后,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部分被消化了的食实验三:切断动物的胰腺神经后,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取出少量直接导入胰腺神经已被切断的实验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发现物,取出少量直接导入胰腺神经已被切断的实验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发现胰液大量分泌。
胰液大量分泌 实验四:把一些相同的食物成分不经过胃直接引入切断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实验四:把一些相同的食物成分不经过胃直接引入切断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十二指肠中,结果胰液分泌不增多十二指肠中,结果胰液分泌不增多 ((1)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的相关结论;)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的相关结论;促胰液素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受神经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受神经调节 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还有其它方式(体液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除受神经调节外还有其它方式(体液调节) 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受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受胃中成分胃中成分的调节的调节 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胰腺分泌胰液的活动并不是并不是进入胃中的进入胃中的食物食物成分成分在起作用在起作用 例如: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例如: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五:分析胃内的内容物成分:发现其中含有被消化的食物成分、盐酸和胃中的实验五:分析胃内的内容物成分:发现其中含有被消化的食物成分、盐酸和胃中的酶 实验六:用少量的盐酸刺激十二指肠,胰液分泌增加实验六:用少量的盐酸刺激十二指肠,胰液分泌增加。
实验七:向切除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血液和胰管中加人盐酸,胰液分泌并不实验七:向切除了胰腺神经的动物的血液和胰管中加人盐酸,胰液分泌并不增加 实验八:把一块肠组织移植到皮下某处,再把一块胰腺组织移植到附近等实验八:把一块肠组织移植到皮下某处,再把一块胰腺组织移植到附近等移植的伤口愈合之后,使少许稀盐酸与十二指肠组织接触,但不与胰腺组织接移植的伤口愈合之后,使少许稀盐酸与十二指肠组织接触,但不与胰腺组织接触,胰腺的移植物很快便分泌液体触,胰腺的移植物很快便分泌液体1)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除实验五以外的)试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除实验五以外的3个实验的相关结论;个实验的相关结论;((2)根据十二指肠与胰腺之间的联系,提出假设:)根据十二指肠与胰腺之间的联系,提出假设: 促胰液素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盐酸证明了盐酸有调节有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 证明了盐酸证明了盐酸不能直接作用于不能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证明十二指肠接受盐酸刺激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证明十二指肠接受盐酸刺激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盐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盐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