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8879353
  • 上传时间:2023-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五音十二律与旋宫转调【編輯:伯喈】五音: 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 为 “C、D、E、F、G、A、B” 在简谱中记为 “1、2、3、4、 5、6、7”,用唱名则说成是 “do、re、mi、fa、sol、la、 si”,这就是七声音阶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 个半音,就成了12 音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使用 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有着独特的 魅力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分别从 “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内涵传统民族调式, 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 首调唱名的“do、re、mi、sol、la”称五声音阶五声” 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 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在《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 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 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 细,此为五脏正音在五音中,古人通常以“宫”音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相当于今首调 唱名中的 do 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而以 宫音为主音的调,结声构成的调(式)名,便称为宫调张 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 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 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 黄钟闰(闰宫调式)五音的第二级音,为“商”音古人认为,“商,属金, 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 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中的“入声商七调”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通常相当于今 首调唱名中的 mi 音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 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 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 之角调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通常相当于今 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 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五音之第五级是“羽”音,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 la 音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

      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 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 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七声: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却也有 七声音阶和十二律,《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 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里的”变徵”,就 是古音阶中处于角音与徵音之间的音,相当于“#fa”音变” 即本音下方二度音,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而 上方二度音称为“清”,如“清角”即角音上方二度音,相 当于“fa”音如果用现在的首调唱名来对应,“do、re、mi、#fa、sol、 la、si”分别对应的是“宫、商、角、变徵、徵、羽、闰宫” 其中变徵和闰宫为古音阶中的“二变”变徵是处于角和徵 之间的音,“羽”音和“宫”音之间的音为“变宫”,又称“闰 宫”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冼为 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 名十二律:“五音”、“七声“相当于首调的唱名,“十二律”對應 的,便是固定音高的音名十二律是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 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 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 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 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 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 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 阴律六:“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由于音律与一年中的月分恰好都定有十二个,于是在中 国上古时代,人们便把十二律和十二月联系起来依照《礼 记•月令》上的记载,它们之间的对应为:“孟春之月,律 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冼;孟夏 之月,律中仲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 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 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 冬之月,律中大吕所谓“律中”就是“音律的对应”,其徵验的方法则是 凭“吹灰”据说古人将十二根律管里塞入葭莩的灰,只要 到了某个月份,相对应的那一只律管中的灰就会自动地飞扬 出来,这便是“吹灰候气”、“夷则为七月之律”等词汇的典 故当然以今日的观点,吹灰候气并没有现实的根据值得 注意的一点,十二律中最基本的是“黄钟”,而中国历法最 基本的则是含有冬至的月份《月令》中所列出的,正是以 黄钟对应冬至所在的仲冬月份--子月(十一月)。

      旋宫转调:以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配十二律 每律均可作为宫音,因此宫音的位置就有十二种,商、角等 音也随之有相应的位置变化称之为“旋相为宫法”简称为 “旋宫”以各律为宫所建的音阶,称“均”,如以黄钟宫为 宫的音阶成为“黄钟均”,以大吕宫为宫的音阶称为“大吕 均”等把十二律和七音都按相生关系来排列,叫“旋宫图” 图中可呈现简单的规律:十二律隔八相生、七音隔五相生, 每均有七调,十二均得八十四个调,即所谓“八十四调” 实际上,旋宫就是旋宫转调,在十二律和七音位置相应移动 中,曲调得主音由不同阶名的音来担任而造成的调式转换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转调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有转 调的理论及乐曲中调变换的记载北宋陈□《乐书》“犯调 篇”及“玉兔浑脱篇”均有“唐自天后末年,《剑气》入《浑 脱》,始为犯声”的记载,“犯调篇”并有正犯、旁犯、偏犯 侧犯之别元熊朋来《瑟谱•诗新谱》中为《诗经•七月》 所谱的曲调等,有频繁的调变换在民间音乐中,不论是民 歌、器乐曲、曲艺及戏曲音乐中,也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转 调、离调、换调、调式交替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