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体液常规和生化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56652940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脑脊液常规检查一、标本的采集: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 3 个无菌小瓶(或试管) 中,每瓶 1~2ml 即可,第一瓶做细菌学检查,第2瓶做化学或免疫学 检查,第 3 瓶做细胞计数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化验,一般不能超过 1 小时因为放置 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1、细胞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 而使计数不准确;2、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数;3、葡萄迅速分解,造成含糖量降低;4、细菌溶解,影响细菌的检出二、一般性状检查:外观颜色及透明度1、血性标本的区分:离心后,上层液体为黄色,隐血试验为阳 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已经超过4 小时如上层 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沉降于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 所致的新鲜出血2、黄色:除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时, 也可呈黄色黄疸患者的脑脊液也可呈黄色3、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脑膜炎4、绿色:可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 膜炎5、褐色或黑色: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6、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三、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5、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 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6、 操作:取饱和石炭酸溶液2~3ml,置于小试验管内,用毛细 滴管滴入脑脊液1~ 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7、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呈微白 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灰白色云雾状或 白色浑浊)、强阳性和最强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凝块)8、注意事项:(1) 红细胞过多时,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试验;(2) 试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十分洁净,否则容易出现假阳性 结果3) 饱和石炭酸试剂如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室温低于 10°C,饱和石炭酸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阴性结果四、 临床意义:正常多为阴性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 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等脑出血时多呈X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 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阳呈性反应五、 白细胞计数:1、 对澄清脑脊液:小试管内放入冰醋酸 1~2 滴,转动试管,使 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充入计数池计数2、 血性标本:将混匀的脑脊液用1%的冰醋酸溶液稀释后进行计 数3、 参考值: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成人:(0~8)x106/L儿童:(0〜15)x106/L4、 临床意义:(1)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 及种类与病变的性质有关。

      2)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膜炎时,细胞数 可中度增加,常以淋巴细胞为主3) 细菌感染时(化脓性脑膜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4)脑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5)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 胸腹水常规检查一、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在无菌条件下,对各积液部位行穿 刺采集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ml,生化检验留2ml如查结核杆菌则需10ml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 细胞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检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 用1/60标本量的100g/LEDTANa2抗凝,并立即离心浓集 细胞,否则应在标本内加入乙醇至 10%的浓度,置冰箱保 存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另外留1 管不加任何抗 凝剂用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二、外观:1、 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根据病因不同常呈现不 同的颜色,红色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风湿性 疾病等;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积液多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 时呈绿色;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穿刺损伤 时积液可呈咖啡色,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结核、慢 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呈乳白色,脓胸和化脓 性胸膜炎时呈乳酪色。

      2、 透明度:漏出液多为透明或微浊;渗出液因含较多细胞、 细菌等成分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混浊3、 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 1.018;渗出液因含有多量蛋白 质及细胞故比重一般高于漏出液,常大于1.0184、 凝固性:漏出液含纤维蛋白原甚微,一般不凝固;渗出液 因含有较多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易于凝固,但当渗出液 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时,也可发生凝固二、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1、原理: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 白色雾状沉淀2、 操作:取100mI量筒,加蒸馏水100ml,滴入冰醋酸0.1ml , 充分混匀,静止10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 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 度等3、 结果判定: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渐呈白雾状);+ (呈白雾状);2+(白薄云状);3+(白浓云状)三、细胞计数:同脑脊液四、临床意义:1、渗出液中含较多浆膜粘蛋白,故呈阳性,而漏出液为阴性, 但如漏出液经长期吸收蛋白浓缩后,也可呈阳性2、 炎症性疾患(化脓性、结核性)蛋白含量多为40克/升以上; 恶性肿瘤为20~40克/升;肝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为40~60 克/升;淤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变患者的胸腹水中蛋白浓度 最低,为1~10克/升;肝硬变的腹水多为5~20克/升。

      3、 穿刺液中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提示化脓性炎症或早期结核 性积液在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慢性炎症可见于结核性渗出液、 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膜炎等5、以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增多为主,提示浆膜上皮脱落旺盛, 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五、胸腹水蛋白定量试验:加试剂1000微升,样品量加26微升 后,水浴10分钟,上机测定,结果除以2后为标本结果 脑脊液蛋白定性测定操作步骤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1、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 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2、 操作:取饱和石炭酸溶液2~3ml,置于小试验管内,用毛细 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3、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呈微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灰白色云雾状或 白色浑浊)、强阳性和最强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凝块)4、注意事项:(1)红细胞过多时,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 试验;(2)试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十分洁净,否则容易出 现假阳性结果3)饱和石炭酸试剂如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反 应;室温低于1O°C,饱和石炭酸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阴性 结果。

      浆膜粘(胸腹水)蛋白定性试验:1、 操作规程:取100ml量筒,加蒸馏水100ml,滴入冰醋酸0.1ml,充分混匀,静止10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 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 度等2、 结果判定: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渐呈白雾状);+ (呈白雾状);2+(白薄云状);3+(白浓云状) 脑脊液蛋白定量及葡萄糖定量操作规程 脑脊液蛋白定量试验1 :脑脊液标准工作液10u l 600u l10u l 600u l水浴10分钟,上机测定C二样品吸光度/标准吸光度x1000g/L脑脊液蛋白定量试验2 :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脑脊液标准磺基水杨酸-硫酸钠试500u l 4ml500u l 4ml混匀后放置10分钟, 530nm ,下比色读取吸光度值进行计算C二样品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X标准管浓度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样品工作液20u l 1500u l 水浴10分钟上机测定,结果除以2为样品最后的结果浆膜腔(胸腹水)积液蛋白定量试验:胸腹水工作液26u l 1000u l 水浴10分钟后,上机测定,结果除以2为样本最后的结果胸腹 水葡萄糖定量测定:胸腹水工作液10u l 1500u l水浴10分钟后上机测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