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项目注意事项.docx
18页1 工程安全及强制性标准要求1.1 环境保护通信工程建设应符合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1.1.1 电磁辐射无线通信局(站)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应符合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的相关要求1.1.2 生态环境保护通信局(站)选址和通信线路路由选取应尽量减少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在风景区、景区公路旁、繁华市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兴建的通信设施,应在形态、线形、色彩等要素上与环境相协调,不得严重影响景观通信局(站)使用的柴油发电机、油汽轮机的废气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通信工程建设中应优先采用环保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不得使用不符合环保 标准的工艺、材料1.1.3 噪声控制通信建设项目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并符合当 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在城市范围内的通信局(站),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应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正常使用;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1.4 废旧物品回收及处置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 染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 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处置严禁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倾 倒、堆放固体废弃物废旧电池、废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等毒性大、不宜用通用方法进行管 理和处置的特殊危险废物,应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妥善贮存、安全处置1.2 防雷与接地系统1.2.1 总体要求本工程相关的各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方式1.2.2 地网地网宜采用围绕机房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有建筑物基础地网时,环形接地 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连通设有地面铁塔时,铁塔地网应使用水平接地体 与机房地网多点连通1.2.3 室内接地室内等电位接地可采用网状、星形、网状-星形混合型接地结构禁止设 备机架、ODF、DDF采用架间(串)复接的方式室内的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 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电气连通通信局站内的各类接地线的截面积 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积及施工要求应符合 GB50689-2011第3.6节要求。
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接地线布放时 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严禁使用中性线作为交流接地保 护线1.2.4 线缆保护各类缆线应埋地引入,避免架空方式入局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入局时, 应将金属护套接地无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宜穿钢管埋地引入,钢管两端做好接 地处理市话电缆的空线对应做接地处理光缆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应在分 线盒或ODF架内可靠连通,并与机架绝缘后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 线引到本机房内第一级接地汇流排上楼顶用电设备电源线应采用金属外皮的 电缆,楼顶横向布放的电缆,其金属外护套或金属管应与避雷带或接地线就近 连通,上下走向的电缆,其金属外护套应至少在上下两端各就近接地一次馈 线严禁系挂在避雷带或避雷网上敷设1.2.5 浪涌保护器各类通信局站使用的浪涌保护器,应经工信部认可的防雷产品质量检测部 门测试合格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689-2011) : “9.2.9 可插拔防雷模块严禁简单并联作为80kA、120kA等量级的SPD使用交流 电源系统的雷电过电压应采用分级保护,各类局站的各级电源SPD的规格应满 足YD50689-2011第9.3节要求,应根据通信局(站)性质、地理环境、和当地雷 暴日大小对SPD的标称导通电压、限制电压进行合理选择。
通信局(站)防雷 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689-2011) : “9.2.5在TT供电系统的局(站)内, 应使用“3+1”模式的交流电源SPD移动通信基站电源供电系统防雷器的 设置和选择应符合YD50689-2011 9.3.5节的规定,分布式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器 的设置和选择,应符YD50689-2011 9.3.6节的规定》电源防雷器安装要求需 满足YD50689-2011第9.4节的要求1.3 抗震加本期设备抗震设防类别按照规范YD5054-2010《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无线基站设备采用标准设防类(丙类)设防要求,OMC等机房设备采用 重点设防类(乙类)设防要求采用丙级设防要求本期通信设备抗震措施设防 要求见下表:表 1.3-1 本期工程无线基站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表序号安装地点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通信设备抗震措施设防要求18度8度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8烈度以上(含8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 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 未获得工信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电信设备加固安装必须满足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新增电信设备的抗震类型如下表所示:表 1.3-2 本期工程设备抗震类型表序号设备类型本期工程安装情况备注1台式设备基站设备BBU2移动天馈线移动天馈线1.3.1 台式电信设备抗震措施《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2.2对于8度及8 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小型台式设备应安装在抗震组合柜内组合架或抗震组合 柜顶部应与铁架上梁或房屋构件加固,底部应与地面加固,所用螺栓规格按抗震 设计规范4.3.1条的公式计算确定对在桌面上进行操作的台式设备,可用压条直接固定在桌面上,也可在桌面上设置下凹形底座,将设备直接蹲坐在凹形底座内1.3.2 自立式电信设备抗震措施《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3.1 6 ~ 9度抗震 设防时,自立式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其螺栓规格按抗震设计规范4.3.2 条公式计算确定6 ~ 9度抗震设防时,按抗震设计规范计算的螺栓直径超过M12时,设备顶 部应采用联结构件支撑加固,联结构件及地面加固螺栓的规格按抗震设计规范 4.3.1条计算确定1.3.3 移动天馈线的安装抗震要求1) 移动天线室外天线与天线支撑杆的连接应不小于两处。
室外天线与支撑杆的连接处的连接螺栓应不小于M8室内天线的安装应用不小于M6的螺栓固定对于特殊场合的天线安装应专门设计,并符合抗震加固要求2) 移动馈线馈线安装应采用专用的走线架(槽)或者走线管道馈线安装在走线架(槽)中时,水平方向至少每隔1.5m用馈线卡固定一次, 垂直方向至少每隔lm用馈线卡固定一次馈线与天线的连接处馈线不宜太紧,接头处宜留有一定富余度1.4 机房环境安全1) 应符合YD/T 1712 — 2007《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及YD 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2) 温湿度、气压条件:环境参数单位允许值低温CA5高温C<+45高相对湿度%<90低气压kPa±70高气压kPa<106各类机房应根据通信设备长期正常运转的需求设置空气调节装置,见YD/T1712—2007表8.2.1空气调节房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应为18〜28°C,相对湿度应为30%〜75%3) 洁净度条件:环境参数单位条件(允许值)尘(飘浮)mg/m3<0.1尘(沉积)mg/ (m2*d)<3604) 机械条件:环境参数单位条件(允许值)正弦稳态振 动位移mm1.5 (2~9Hz)加速度m/s25 (9~200Hz)5) 电磁环境工频磁场:50Hz,不大于3A/m (rms)。
射频电磁场:0.009〜2000MHz范围内不大于3V/m6) 机房需做好防强电、防鼠、防白蚁保护措施7) 基站选在租用或购买的民用住宅、酒店、一般办公用房、厂房等非电信专用机房时,分建设单位应负责委托相关土建设计部门根据本设计所提供的设备重量、尺寸及设备排列方式等对机房的楼面荷载进行核算,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或重新选址机房楼面的活荷载要求应满足YD 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要求1.5 消防要求通信建筑的消防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及行业标准YD/T 2199-2010《通信机房防火封堵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建筑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 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楼板或墙上的预留孔洞应用不燃烧材料临时封堵;通信建筑的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机房不应吊顶通信建筑内的配电线路除敷设在金属桥架、金属线槽、电缆沟及电缆井等处 外,其余线路均应穿金属保护管敷设通信建筑内的动力、照明、控制等线路应 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线(缆)通信建筑内的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型或矿物 绝缘类等具有耐火、抗过载和抗机械破坏性能的不燃型铜芯电线(缆)。
消防报 警等线路穿钢管时,可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线(缆)电源线与信号线的孔洞、管道应分开设置,机房内的走线除设备的特殊要求 外,一律采用不封闭走线架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应分开布放;电力电缆与信号线缆应分开布放;光 纤尾纤加套管或走光纤专用线槽必须同槽同孔敷设的或交叉的应采取可靠的隔 离措施机房设备的排水管不能与电源线同槽敷设或交叉穿越;确实必须同槽或交叉 的要采取可靠的防渗漏防潮措施各基站(含独立传输站)机房装修应尽量采用耐高温阻燃材料,并配备手持 式灭火器,机房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各基站(含独立传输站)应设置烟感探头、 温度探头、红外探头、门禁探头等与外围控制装置共同监视火情隐患、门窗损坏 及非法进入1.6 工程安全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和专项应急预案应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根据不同 的专业向施工人员提供必需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障施工人员的生 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施工单位应保证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其生产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记人个 人工作档案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3) 企业主要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 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各工程施工的特点组织 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如实 地报告4)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 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 理时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5) 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岗位所需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