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及交往活动特征分析的老年社区设计研究.docx
2页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及交往活动特征分析的老年社区设计研究摘要本文对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活动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以人性化视角分析在新型老年社区设计中如何将各项设计满足新时代的养老需求同时总结了如何将心理、生理需求及交往活动特征影响应用到老年社区设计中,为新的老年社区设计提供借鉴关键词养老建筑;老年人;社区规划;城市设计;人性化随着老年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养老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如何在老年社区设计中照应老年人的各项需求,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1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分析1.1健康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健康需求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对疾病抵抗力降低,保持健康是养老的首要要务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情绪稳定1.2价值实现需求老年人在退休后,离开了自己的事业虽然不再有明确目标,但仍然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仍然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或开展以前由于缺少时间而搁置的兴趣爱好,或投身于公益,这样,能培养出对生活的认同感1.3交往需求步入老年后,人的活动范围从原有的工作单位、住宅逐步转向专有居住区,活动范围变小,交往对象也减少,由大人群转变为固定人群即家人、亲友交往方式主要为休闲、娱乐、健身等,都需要专业的活动场地。
同时,老年人喜静和独处,这就需要对交往场所进行处理,设置私密空间1.4信息需求虽然老年人的学习、思考能力减弱,但是仍乐意去获取各种信息,从报纸到电视、电影实验证明,与经常阅读的老年人相比,从不阅读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会增加3.7倍,偶尔阅读的老年人,这一风险也会高出2.5倍这充分说明获取信息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获取信息的方式如视觉、听觉、触觉都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会只增不减1.5运动需求老年人适合步行、太极等强度不大的健身活动,因为运动机能的衰退而导致的疾病如骨质增生、肌肉萎缩等,会对生活及活动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活动场地需要具备便捷性、易达性,需要设置齐全的保护设施1.6感官辅助需求感知能力是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老年人感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尤其在视力和听力方面老年人对光的敏感度差,畏惧眩光;无法觉察高频声音,无法分辨混合声音对温度感应迟钝,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嗅觉不敏需要外界辅助【1】2老年人活动特征与交往特征2.1必要性活动老年人有一定满足其根本生活所需而进行的活动,例如就医、购物等,这些活动受环境影响较小,较为经常进行,即进行此活动的频率高,需要对场所的平安、舒适性质量进行管控。
2.2自发性活动根据上文老年人的健康和交往需求,老年人需要进行一些自发性活动如散步、拜访、赏景等自发性活动对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将环境塑造地舒适、有趣即富有吸引力2.3社会性活动老年人也需要与外界产生接触,包括聊天、走访、打牌等,也有被动式接触如接待访客、这类活动对场所的规模、私密性均有一定要求,同时,这类活动不仅是老年人用来消磨时间,同时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同时活动的组织能让老年人感到个人价值的实现2.4交往特征老年人的交往对象依赖于地缘关系,即邻里和家人老年人多与同龄人、同阶层、好友交往,具有聚集性的特点,同时跨年龄交往也是老年人的重要交往方式、即与儿童、年轻人交往,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同时有助于老年人形成正常的社交关系,而不是单一性老年人聚集【2】3社区设计策略3.1规划设计社区区位选址应在近郊,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郊区地价低,可以进行低密度区域开发,减轻养老本钱住宅规划方面,住宅集中布置,能方便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照顾,同时能够集中使用各种生活设施住宅也应与社区中的医疗设施邻近社区道路应进行人车分流设计通过天桥、廊桥等别离人行与车行流线各层次空间之间要加强联系,视线要可以通透,方便老年人观景。
布置公共空间时,功能分区应明确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商业、医疗应集中布置,居住组团应与效劳区域通达性良好3.2建筑设计老年建筑形式应防止使用点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多层通廊式建筑,方便老年人到达和地面活动一般来说,老年人更喜欢围合空间,或者接近原生活空间的街坊式空间建筑单体设计一般将首层作为活动室,布置乒乓球桌等,或者架空二层以上用连廊联系,节点进行处理,适当放大,通廊式住宅可以将单元错位布置,形成组团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社区建筑均需要进行无障碍交通和救护流线设计3.3无障碍设计入口尺度加宽,走廊为方便残障老年人使用轮椅,也许进行加宽,防止老年人摔倒,地面均需使用防滑地砖边角需要进行倒角,使其圆润,防止老年人磕碰受伤针对老人体力衰退,所有活动场所都应设计平坦,不易积水的铺地,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座椅,便于老人体力不支时休息尽量不设置台阶,对于高差应设计坡道進行处理,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坡道应设置扶手,便于老人使用轮椅,也能为老人提高倚靠垂直交通方面,楼梯坡度应较一般的楼梯缓和3.4局部设计德国纽伦堡智力衰退人士康复中心,临街面由玻璃幕墙构成,表示出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入口室内设计风格温馨,设置开放空间,便于组织集会等活动。
且居住单元围绕在中心活动区域,尽量缩短老人行动距离,增加了交往时机大量使用落地窗,增加采光面积采用回字形院落围合出内部花园,增加了绿化面积建材的选择上,使用了风格多样的色调,营造温馨活泼的气氛,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在室内设计方面,可以选用自然四季风格,既不突兀也容易被老人认可平面功能设计需简单,逻辑性强,易辨识,以减少老人的辨识障碍4结束语多年来,专业养老社区从无到有在中国一步步开展起来如果我们能够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而又能够符合现行的标准,融入自己的想法,才是建筑师人文情怀的表达,才符合老年人高质量养老的目标参考文献【1】秦梁.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2】卜德清,冯梦娇.国外养老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J].华中建筑,2021,〔10〕:17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