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标准.doc
9页《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外贸跟单实务适用专业: 国贸、国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是国贸国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强调操作性和技能性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课程项目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外贸出口跟单一线操作的基本流程,具备选择生产供应商、样品跟单、合同审查跟单、生产前跟单、生产过程跟单、包装跟单及运输跟单的能力本课程通过先修课程外贸函电的学习掌握外贸相关语言基础知识,继而学习外贸跟单的基础操作,并在后续的毕业实习课程中得到实践 二、学习领域描述三、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选择合适的生产供应商(2)能制作验厂报告(3)能够解读企业财务审计报告(4)能处根据企业经营能力和条件,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能力(5)能够处理产品出口打样(6)能分辨样品的种类(7)能处理产品出口寄样(8)能科学管理样品(9) 能够熟练制定外贸合同(10) 能审核合同运输条款(11) 具有独立完成原材料采购的能力(12) 能够进行生产前原材料采购的确认工作(13) 能够对生产设备及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核实等工作事项14) 能够正确下达生产通知(15) 能跟踪货物生产进度(16) 能熟练制定生产计划(17) 能进行生产各环节质量控制(18) 能处理各种生产异常情况(19) 能够根据合同处理出口包装工作(20) 能够识别各种环保标识(21) 能够了解各种产品的质量检验方式的操作和运用(22) 能够合理的处理不合格产品(23) 能够熟练掌握服装产品的检验方式和流程(24) 能够合理的安排货运主要方式(25) 能够更好的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跟踪四、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教学载体,共安排9个项目,合计68个学时。
1.学习情境结构序号项目学时1选择合格生产厂商82样品跟单43出口合同审查跟单44生产前跟单65生产过程跟单126产品包装跟单127出口产品质量检验128运输跟单69客户管理4 合计682.学习情境内容序号项目任务主要教学内容1选择合格生产厂商①选择合适的生产供应商②制作验厂报告③根据企业经营能力和条件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能力①了解国际主要管理标准②熟悉寻找合格供应商的途径③了解理想产能计算,计划产能计算,有效产能计算的计算方式④掌握国际上重要的产品质量认证及标准体系2样品跟单①产品出口打样②处理产品出口寄样①了解产品出口样品基本种类②能够处理产品出口打样③掌握主要样品种类的功能④能分辨样品的种类⑤能科学管理样品⑥熟悉产品选样、打样、寄样的操作流程3出口合同审查跟单①制定外贸合同②审核合同条款①出口合同的主要形式②出口合同的构成要素、买卖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4生产前跟单原材料采购①独立完成原材料采购②原材料采购的基本流程及工作内容③生产前原材料采购的确认④生产设备及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核实⑤原材料采购跟单方法5生产过程跟单①下达生产通知②跟踪货物生产进度③进行生产各环节质量控制④制定生产计划①生产过程各环节工作内容②生产进度跟单方法和质量检验的技巧③生产计划④抽样检验方法⑤处理各种生产异常情况6产品包装跟单根据合同处理出口包装①出口包装的方式②选取外包装③各种环保标识④主要出口包装法规⑤出口包装纸箱造型的设计步骤⑥认知各标识的意义7出口产品质量检验①合理的处理不合格产品②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检验①掌握服装产品的检验方式和流程②质量检验的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法③出产初、中、尾期检验要点和方式8运输跟单①合理的安排货运②填写委托订舱单①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②委托订舱单的填写方法及内容③常见的路线及船期表的内容9客户管理整理客户信息①客户管理的方式②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和内容3.课程教学策略设计编号能力训练任务拟训练的技能相关支持的知识训练方式手段结果1—1寻找符合资质的待选企业收集待选生产厂商资料1. 收集待选生产厂商资料2.国际主要管理标准3.寻找合格供应商的途径上网查询报告1—2测试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能根据企业经营能力和条件,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能力1.企业财务审计报告2.国际上重要的产品质量认证及标准体系3. 理想产能计算,计划产能计算,有效产能计算的计算方式案例讨论报告2—1识别样品种类根据给出样品判别样品种类1.产品出口样品基本种类2.主要样品种类的功能案例讨论案例说明书2—2处理产品出口寄样熟悉产品选样、打样、寄样的操作流程寄样诈骗案例讨论案例说明书3—1制定出口合同根据给定信息,制定一份简式合同1.出口合同的主要形式2.出口合同的构成要素、买卖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案例讨论一份合同3—2审查出口合同、订单能够审核合同条款审查合同的主要内容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4—1原材料采购1.确定原材料采购途径2.填写一份采购原材料申请单1. 原材料采购的基本流程及工作内容2.原材料采购跟单方法的措施案例讨论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案例说明书实训报告5—1下达生产通知根据案例,填写一份生产通知单生产过程各环节工作内容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5—2制定生产计划根据资料,写一份简单的生产计划书制定生产计划方法和内容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6—1选择出口包装材料根据给定商品,合理选择包装1.制定生产计划方法和内容2.出口包装的方式类型3.主要包装材料及其特点4.主要出口包装法规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6—2包装纸盒、纸箱跟单根据给定商品,合理设计包装出口包装纸箱造型的设计步骤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7—1出口产品质量检验1.能够合理的处理不合格产品2.掌握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检验1.各种产品的质量检验方式的操作和运用2.质量检验的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法3.服装产品的检验方式和流程4.出产初、中、尾期检验要点和方式案例讨论案例说明书8—1合理的安排货运1.能够合理的安排货运主要方式2.能够合同的选择运输路线1.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2.常见的路线及船期表的内容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8—2填写委托订舱单能够协同物流部门人员填写委托订舱单委托订舱单的填写方法及内容实训室模拟投资实训实训报告9—1客户管理整理客户信息1.客户管理的方式2.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和内容案例讨论案例说明书4.课程教学进度表安排周次学时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能力目标能力训练任务编号知识目标14能制作验厂报告能够解读企业财务审计报告1—1熟悉寻找合格供应商的途径掌握国际上重要的产品质量认证及标准体系。
24能处根据企业经营能力和条件,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能力1—21.企业财务审计报告2.国际上重要的产品质量认证及标准体系3. 理想产能计算,计划产能计算,有效产能计算的计算方式32根据给出样品判别样品种类2—11.产品出口样品基本种类2.主要样品种类的功能32能处理产品出口寄样2—2熟悉产品选样、打样、寄样的操作流程42根据给定信息,制定一份简式合同3—11.熟悉出口合同的主要形式2.掌握出口合同的构成要素、买卖双方的主要权利义务42能够审核合同条款3—2掌握审查合同的主要内容54能够确定原材料采购途径填写一份采购原材料申请单4—11.熟悉原材料采购的基本流程及工作内容2.掌握原材料采购跟单方法理的措施62能够确定原材料采购途径填写一份采购原材料申请单4—11.熟悉原材料采购的基本流程及工作内容2.掌握原材料采购跟单方法理的措施62能根据案例,填写一份生产通知单5—1熟悉生产过程各环节工作内容74能跟踪货物生产进度5—2掌握生产进度跟单方法和质量检验的技巧84能根据资料,写一份简单的生产计划书5—2掌握制定生产计划方法和内容92能进行生产各环节质量控制5—2抽样检验方法处理各种生产异常情况9、102+4能根据给定商品,合理选择包装6—11.制定生产计划方法和内容2.出口包装的方式类型3.主要包装材料及其特点4.主要出口包装法规11、124+2能根据给定商品,合理设计包装6—2掌握出口包装纸箱造型的设计步骤12、13、14、152+4+4+21.能够合理的处理不合格产品2.掌握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检验7—11.各种产品的质量检验方式的操作和运用2.质量检验的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方法3.服装产品的检验方式和流程4.出产初、中、尾期检验要点和方式15、162+41.能够合理的安排货运主要方式2.能够合同的选择运输路线能够协同物流部门人员填写委托订舱单8—1、8—21.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2.常见的路线及船期表的内容委托订舱单的填写方法及内容174整理客户信息9—11.客户管理的方式2.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五、教学建议与说明1.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方法①总体原则:行动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②组织形式: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小组自我管理式学习;③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
2.课程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自主开发与编写课业文本式教材,全部文本由二部分组成: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学生的学习材料——工作页3.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考核分为课堂模拟实训考核和校内实训基地操作考核,教师以各项目的课程学习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与产出为考核内容,依据设计的个人自我评价表和小组评价表,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加强过程控制,注重形成性评价,增大学生平时学习、实训情况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个人自我评价表姓名学号组别班级学习任务填表日期评分标准A:9-10; B:7-9; C:6-7; D:3-6; E:0-3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学习任务完成(个人在本学习任务中承担的具体工作和个人完成的工作成果的详细说明需提供具体的工作成果以及介绍工作成果的PPT)权重:0.4知识与技能收获(在学习与工作环境中有效地参考了那些参考资料,描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目标)权重:0.2团队协作情况(个人在本学习任务中担任的角色、个人在团队中互相帮扶情况、个人对工作环节进程的积极作用、当在工作环节中与小组其他成员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