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浅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取材与实施.docx
3页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浅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取材与实施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浅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取材与实施 摘 要:社会的庞大社交体系和生态环境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动态化的活动背景,但各学段学生与生活的接触和感知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要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或探讨生活中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解决或理解问题,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教者,我们需要从构想备课到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和坚持这个教育理论,下面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立足学生生活,生成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高年级学生要有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或者在大自然的接触中加强感悟和体会,从而发现有价值的、可研究的问题,并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尝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还会吸收新知识、提高旧技能,进一步地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多样且层出不穷的。
在日常生活方面,曾有教师设有《我是家庭小医生》的主题课程,从家庭常备药的选择、药品的摆放、药品的使用三个主要方面带领学生进行了体验学习也有变废为宝主题活动中《旧改行车记录仪》的课程,带领学生从所需材料的预备、具体组合制作的步骤、后期使用的改进等诸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可见,像这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甚至一些生活小窍门都可以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切实做到教育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在社会热点方面,教师还曾开始《广场舞,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主题活动,这个活动从广场舞带来的困扰入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提出曾因广场舞而遭受的诸多不便,带领学生实地查访了自家小区的环境和设施,鼓励学生利用可获得的科技工具,结合合理的场地、时间安排,尝试减少或消除困扰的方案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让学生将在校习得的各种学科技能,如采访、绘画、测量、信息技术等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改善生活质量的价值 乡镇学校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学校完全可以依据本地活跃的农渔林业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受,鼓励学生分享和创造更优的培育方式,当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时,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有方向地钻研,自主吸收相关知识。
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以体验为主,比如开展《印象秋天》系列活动,寻觅秋天的踪迹、探究秋天的变化、分析秋天的盛果以培育鱼苗、种植蔬果等主题建构特色校本课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特色农耕文化,让学生学得接地气,用得有效果,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 二、利用社会资源,选择课程主题 社会提供的各类环境,比如博物馆、图书馆、敬老院、希望小学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利用场地在这些志愿服务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可以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能在与不同人群的接触中,看到更大、更新的世界,激发新一轮的学习动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资本走进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式中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与之结合最为密切我们在设计课程活动时不仅要创造高仿真的学习环境,还要尽可能带学生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社会的庞大社交体系和生态环境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动态化的活动背景上文提到的《广场舞,想说爱你不容易》主题活动正是以时下颇具争议的热点话题引发的另外,在今年暑假期间全民热议的话题“垃圾分类”也在开学后被纳入许多学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之中。
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适应不同年级的课程设计,学生利用网络、报刊、亲友告知等多方途径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相关知识,那么他们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例如“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已经实施垃圾分类的国家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们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怎样高效推广垃圾分类”等问题就可以分类归纳后形成该主题下新的子课题来进行深入探究 三、调动学生能力,推进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讲究的是一个“活”字,课程的灵动性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要适当地为学生“留白”,让学生在这样有指向性的“空白”中生成各自独特的理解和尝试,师生在互相学习、磨合、包容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做到教学相长,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了生成性,这也是这门学科的“活”之所在教师以先将核心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尽量全面地收集学生的不同答案,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可挖掘的问题进行深化探究在《小零食大学问》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就提出了“对于零食,你想了解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包括制作流程、所含能量、对体重的影响、组成成分等,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根据所研究主体问题的需求,自主摄取新的知识,培养自己新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提供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教师的“教”就能够完全由学生的“学”产生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试错”的机会,这里的错不只是狭义上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有时可以是不成熟的、有待改进的尝试,不同学生的“错”包含着不同的优劣点,引导学生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优化从而达成目标任务在《课件游戏我设计》一课中,教师就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试玩游戏、改良设计、再玩游戏这样的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完善课间游戏设计的关键点,让学生根据每次游戏的体验不断细化规则,最终设计出安全有趣且公平合理的游戏方案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学习,追求有质量地生活为了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从字里行间解放出来,从“记知识”转变为“用知识”,围绕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致力于逐步提升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