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物理特色课堂.doc
12页高三物理“271特色课堂”模式高三物理组 包科领导: 吕金岗一级部备课组长:王宪文二级部备课组长:牟新国高三物理“271特色课堂”模式一、总体要求1、强化目标意识,注重交叉立体目标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2、认真研究新课标及近三年高考题把握好高考方向,要做到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2、课堂中要让学生自主质疑,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三维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自学、讨论、展示和最后的反刍及自习巩固都要扣紧学习目标一一开展4、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气氛浓厚,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评价让课堂变得有趣好玩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从而带动学生,促使整节课堂学生学习气氛浓厚,精神状态好,小组合作好,教师调控好,整体学习效率高,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形成人人都想学、会学、学会环节紧凑、高效率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身动、心动、神动,达到预期目标5、加强 “三量”做到每堂课信息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大,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过程研究体验。
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6、注重知识落实强化落实,注重整理,每节课后都要跟上巩固性练习,练习要针对当堂内容,达到当堂内容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天讲完讲义后,要下发跟踪练习,30分钟让学生做完,找的都是针对讲义的典型题的变型题,不怕重复,进一步强化学生落实二、课前准备1、 精心编制导学案和训练学案(1)指导思想:①紧扣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体现教材整个体系的要求,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地位,搞清拓展领域和学生成长能力的设计,明确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及学生情感形成的目标要求 ②在吃透课程标准、教材、高考能力要求的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导学案,突出一个“导”字,体现能力立意,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一一挖掘出来③导学案设计要立足学情,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贯彻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原则④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层次感、立体感、新颖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导学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不出现一个废导学案2)编制走程序:①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每一组编制一节课的导学案要研究课标、吃透教参、深入挖掘教材、上网查找资料,不能就本论本,做到成竹在胸。
②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印发给每位老师演练、修改包科领导必须参与组织研究,最后定稿签字印刷③学案全部使用电子稿并及时上传至ftp,实现资源共享3)编制要规范:要有学习目标、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自学引导、重难点突破、合作探究、学后反思等环节,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组别、评价等级等内容,各部分编写要求如下: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部分:要明确课前预习内容、本节重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所用的时间及使用要求②学习目标部分:认真研究,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③自学引导部分: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理解;课本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便于学生自学;“自学引导”引导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能力④合作探究部分:合作探究题目设置注重能力培养,纯知识性题目不设计,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出答案的题目少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题目不设计,克服多、杂、碎;设计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多联系生活实际;题目难度过大的题目体现出层次性,可细化或写上提示语,降低难度4)严抓落实、高效实用:①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②老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要再收齐导学案进行第二次批阅,检查学生整理、落实、用双色笔修改情况,防止学生不整理,不落实③老师要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并对导学案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3、集体备课(1)集备走程序,保证集备材料高质量:①主备人提前一周着手准备,和组长反复思考推敲,认真研究课标要求、课本知识及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策略与方法,设计教学环节,预想课堂新生成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何培训小组长及培训的内容等,形成详实的教学设计集备材料②有高三经验的教师、备课组长、包科领导要认真审查,反复修改,确保材料的高质量③年级领导把关批准后方能复印 (2)重点研究好学习目标,挖掘出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及突破的方法:①每一次集备都要重点研究学习目标,针对课标要求和当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恰当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②教师对目标要有准确认识,要善于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好现实的鲜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激情投入,提升学科能力③要保证每节课都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达成,既要研究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预想生成目标的探究和挖掘3)集备流程:①主备人全方位说课:主备人必须全方位说课,要阐明自己的教学思路,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及如何使用,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的设计及达成方法,各教学环节如何控制组织,重难点问题如何突破,合作探究题目如何点拨、拓展,当堂检测题如何处理等,把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有一个完整的呈现。
②集思广义:两个备课组长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拿出指导性意见,其他教师必须作补充发言,提出两条以上修改意见,力争研究出一个高效、实用、可行的课堂教学设计③培养年轻教师:每次集备都要把培养年轻教师作为重点,年轻教师必须提出自己的两个疑问,其他教师作好解答④同课异构,按排公开课:每次集备都要确定两名教师上公开课,包科领导分别组织搞好研究,让优秀成为旗帜,让旗帜引领方向4、课堂设计在深研课标、教材和集备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把备课重点放到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和组织上,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凸显能力立意1)立体交叉学习目标的设计,每堂课都要对课堂“三量”有总体设计和落实措施,分层目标设计,注重目标过程设计并及时检查评价目标完成情况2)培训设计要有课前预习导学的检查、科研小组长及各层学生培训的方法设计和目标的设计3)激情设计向老教师学习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有趣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境,引导学生激情投入4)课堂过程推进设计对各环节有紧凑高效的时间安排5)生成目标的设计要对新生成目标的预测及答疑做一定准备6)有效评价设计,结合预习评价和即时评价的语言方式,做好鼓励性设计7)总结反刍设计要精心设计当堂检测问题,节末反刍目标达成情况。
5、学习小组建设(1)每个学习小组从物理角度设一名学科组长,与物理学习班长一起组成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小组的集会活动,学科班长为组长,主动联系老师,组织成员入会,研究内容包括:上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 对掌握的不好的知识点,下一步跟上针对性的练习,对老师的建议和下一步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活动结束,要形成书面材料,每周有记录2)让培训成为常态,不培训不上课要培训学科组长,更要对C层进行定期培训3)对学科小组长定期培训,指导学科小组长搞好小组建设定期召开以学习班长为首的学科科研小组研讨会每周的周日和周三,分别对学科组长培训一次,培训的内容包括:①安排下一周的学习进度,通知组员搞好预习共同讨论下一节或两节课的主要内容,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如何进行分层讨论、分层达标等② 强化组长的责任意识,充分意识到组长的重要性自己必须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凡事先做好,同时了解本组成员的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清底子③调动每一个组员,使他们热情,积极的学习,同时配合老师搞好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④讨论时分配好任务,B同学展示点评,A拓展变形质疑,C同学整理巩固落实控制讨论的节奏,提高效率,掌握每个组员的达标情况⑤强化荣辱观念,加强组内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组内最佳的学习氛围。
⑥ 搞好课堂的控制,在讨论展示时分工合理,安排恰当,力争高效同时加强平日的预习、巩固、清底子⑦学科组长要负责本组的作业的收交、疑难问题的反馈,要每节课的课前提醒同学准备好上课的物品4)对学习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突出学习小组对成员的帮扶作用5)对各种物理作业进行分类:典题本、晚自习作业与双休日自学指导6)在学习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7)小组长要发挥分动力机作用,带动全组高效学习6、课前培训:(1)预习前的培训:教师课前培训学科组长,让他们了解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使用,指导本组成员进行有效预习并及时完成,收齐后组长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学案,并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组内评价2)上课前的培训:培训学科班长:主要是帮助和配合老师的工作第一,统计疑难问题,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学科班长安排小组长统计小组内同学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整合,最终整理在一张纸上交给老师第二,课堂评价根据同学们上课的表现,将各小组和个人的表现情况做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并在课堂结束前做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既要包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还要评出最优小组和个人培训学科小组长:主要任务是在自己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帮助老师管理好本小组同学,帮助小组成员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前统计好组内同学的疑难问题;第二,组织小组同学定好目标、自主学习;第三,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探究讨论先进行一对一讨论,然后打破层次互帮互助,力争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同时,组长安排好展示和点评的同学,并要做好进行总结和拓展的准备建议B层展示,A层点评,并准备好拓展和总结,但也可以根据自己组内情况进行调整分层培训:根据实际对B、 C两层的展示、点评和A层的拓展、质疑进行培训要确保A层学生拓展,知识掌握达到110%,B层学生达到100%,C层学生达到80%,确保课堂交叉能力的设计和学生自主能力的深化教师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如小纸条、学科班长自主培训等)7、建设“开心课堂”小组评价是使课堂变得有趣好玩最主要手段,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1)课堂评价实行积分制、升级制度;各小组每积50分,将自动升一级,奖积分10分;各小组每升5级,在升级的同时将获得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或分数奖励1)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学科班长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互评和学科班长评价为主,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适时进行2)小组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小组自评初期教师可以明确一个自评的结构,使学生的评价可以参照一定的程序、围绕一个中心或突出一个重点同时还要提醒学生运用他们的合作技能来进行自评,以促进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深度小组自评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3)小组互评能够加强小组的竞争,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4)教师的评价对于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无形的鼓励,可以让一个学生变得成熟而富有信心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偏重于对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