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感》读书笔记范文.doc
5页《参与感》读书笔记范文 之前一直对小米抱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导致迟迟没有去读这本书,读完才发现确实是自己浅陋无知了 整本书核心其实就是小米的“三三法那么”: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三战略与三战术又通常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例如:只有做到极致的爆品,才会受到用户追捧,成为粉丝在扁平化互联网时代,消除中心,企业和粉丝一起发声,到达最大效果,这就是自媒体而这其中,如何打造爆品、如何吸引粉丝?当然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好的互动方式,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来设计产品,一起推动产品的口碑推广所以三三法那么更多的是相辅相成,战略是核心,战术是方式,以此成就了如今的小米 根据书本构造,分以下几点: 1、产品篇: 组建团队时,秉持团队第一、产品第二心态,寻找最优秀的人组建核心团队设计好开放节点,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设计产品,团队按功能模块打散,每个小团队长期负责某一模块,并充分受权在这种前提下,让团队所有人去跟用户长时间接触,快速迭代、试错产品开发前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做的好与坏,自然有用户来评价,以用户评价来鼓励产品团队所有人。
在用户参与进来的情况下,优先处理用户最紧急的需求,并将结果及时反应到用户群体做好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标准是:为谁设计、好用、好看即要清楚用户群体是哪些?好用第一,在好用的前提下,再追求界面好看,把产品细节做到极致关于极致,可以参考小米对包装盒的设计 2、品牌篇: 首先在产品定位上,小米是开拓了一个新的分类,即互联网,跟传统的区分了开来 然后又跟其他上市时大肆宣传的企业不一样,小米选择了口碑浸透,即先做用户的忠诚度,等积攒了大批粉丝后,再去做知名度(如今信息传播太低,口碑传播会形成宏大的势能,而且小米是3C产品,发烧友极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在打造粉丝群体时,开放参与节点,让粉丝们参与进来,企业在其中只是因势利导,不去设计,让粉丝们自己去决定合适群体的行为方式 品牌创立之初,为便于日后的传播,名字、标志和域名应该进展最正确的优化,好的品牌宣言和愿景简单纯粹,最能表达自己愿望,最好是从自己真切的痛点出发得到的在传播素材的选择上,基于产品本质卖点和如何传播卖点的素材是最应该重视的产品的口碑推广中,积极去挖掘爆破点,例如:小米让两胖子诙谐搞笑的站在包装盒上,引发粉丝们的恶搞和传播;小米路由器的木盒包装及用户自己组装,给用户极大地成就感,以此引发的传播。
广告方面,以互联网思维做广告先想清楚是拍给谁看的,然后基于拍出的广告做二次传播,让所有粉丝都参与进来在广告投放选择上,那么是不做那么以,要做必须是集中火力直接做透 跟其他渠道合作推广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品牌势能,势能足够,才能获得最正确效果品牌势能的根底是好产品,即好的产品是1,各种营销那么是1后面的0,产品不行,营销做得再好也很难推动 在公关方面,抓住主流言论即可,一般7成的正面信息,3成的负面信息是正常状态不过也需要对负面信息采取戒备态度,及时理解背后的因素,区别对待,比方是对竞争对手的抹黑,那么应强势还击;假如是用户遇到问题,那么应该尽快联络用户并解决 根据三三法那么,小米的品牌推广,是用自媒体战略首先是员工成为粉丝,或者是让局部粉丝成为员工,让粉丝们充分参与进来,在粉丝中传播同时带动粉丝一起产生内容,进展二次后,进展二次更大的传播 3、效劳篇: 从观念上改变对效劳的理解,彻底重视效劳部门,对效劳加大投入,给客服部门放权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同时改善员工环境,让环境来影响员工状态改变传统的让用户来找我们的做法,做到用户到哪,我们就到哪比方用户大多在,那么可以把效劳渠道设置在上。
快是效劳的根本,所有环节都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其中小米的效劳体系建立系统--点滴系统值得,点滴系统是所有一线效劳人员都可以提建议,提的建议所有效劳人员都可以看到,由评审中心三个人通过,就可以在所有人员中推行,提建议的人也可以得到奖励点滴系统其实是员工建立中的参与感,让每一个基层人员都参与进来,极大地进步了积极性和效率 4、设计篇: 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一个场景,抓最本质的一点,不要误把噱头当成是卖点,不讲空话这其中,卖点就是指用户愿意为其掏钱的那点,而噱头只是抓客户眼球的点 其次,设计要带有温度情感,要实现这点,可以从以下两点找:1、产品定义本身;2、善用生活场景/节日文化 设计要留白,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在粉丝效应的产品中,留白的设计有极大地空间让粉丝们参与进来比方小米新品,只发一局部产品截图,引发粉丝好奇进而恶搞(小米豆浆机来缘) 设计好之后,现场检验是唯一的检验方式作者提出了一套方法论,即:在哪?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说? 在这个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一图胜千言,尽量用图片,少用文字 5、阿黎笔记: 将来的主流文化都是从如今的亚文化中演变过来的,关注亚文化,最好能直接参与进去。
将来的趋势一定是科技生活化,即所有一切都回归生活,消费者更追求内心作者的标题很好: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将来趋势:爆扁爽,做爆品、企业层级扁平化、让员工们爽!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