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8页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全国统招专升本语文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展开的事件是()A.七斤头上没有辫子 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 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 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 2.诗风飘逸自然、词彩瑰玮绚丽的唐代诗人是()A.高适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3.下列标题属词牌名的是()A.《虞美人》 B.《江南春》 C.《书愤》 D.《送元二使安西》 4.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最早出自()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 B.借代 C.比喻 D.夸张 6.陶渊明《饮酒》(其五)是一首()A.山水诗 B.田园诗 C.咏史诗 D.咏物诗 7.《诗经·氓》中体现出弃妇有觉醒和反抗意识的一项是()A.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8.诗歌《氓》选自()A.《诗经·卫风》 B.《诗经·郑风》 C.《诗经·陈风》 D.《诗经·齐风》 9.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A.张洁《拣麦穗》 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C.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D.史铁生《我与地坛》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川端康成的作品()A.《雪国》 B.《古都》 C.《高老头》 D.《伊豆的舞女》 二、填空题(10题)1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12.旌蔽日兮敌若云,____13.在中国文学史上,马致远和____、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4.____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15.柳永《八声甘州》:叹年来踪迹,____?16.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17.____,仲尼语之以为博18.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____19.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20.____,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三、阅读理解(10题)21.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22.请说明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两句诗的双重寓意23.下列选项中不是曹操作品的一项是()A.《龟虽寿》 B.《蒿里行》 C.《步出夏门行》 D.《蜀道难》 2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25.(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哪本书?26.《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统领全诗意象的是()A.春江 B.明月 C.花林 D.夜空 27.请细细品味文章的韵味,说明其语言风格28.这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29.阅读下面文章: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请回答概括这则笔记小说的主题思想30.所欲画者指的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1题)31.文章第③段,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观点?五、单选题(0题)32.大量出汗时尿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C.血容量减少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血容量减少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多 六、单选题(0题)33.下列句子中的焉字属于兼词的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D.姜氏欲之,焉辟害 参考答案1.A2.C高适是边塞诗人,诗歌充满边关气息;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著称;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李白诗风飘逸开放,词彩瑰丽。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3.A4.BB在《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有: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这里的书指《春秋》5.C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将愁绪比作春水6.BB《饮酒》(其五)是一首田园诗,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7.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说没有想到氓会反悔,那就和他一拍两散吧,从中体现了弃妇的觉醒和反抗8.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9.BB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形上讲,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文章穿越时空,将历史与现实编织起来,让读者真实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0.CC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集唯美派与现代派于一身,融个性与民族性为一体,其代表作品有《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等;《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篇小说11.巫山巫峡气萧森12.矢交坠兮士争先13.关汉卿14.《楚辞》15.何事苦淹留16.孤城遥望玉门关17.伯夷辞之以为名18.残照当楼19.玉容寂寞泪阑干20.挟飞仙以遨游21.示例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示例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示例三: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难眠示例四: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22.一是指自己的报国热情埋藏在心底多年,五四之后,它才像煤重见天光一样,得以喷发二是将煤引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以后,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3.DD《蜀道难》是李白的作品,其余三项都是曹操的作品24.通感或比喻25.(2)《论语》26.BB《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的全篇,以月为主要意象,同时月也是贯串全篇的线索27.语言诙谐不失庄重,自然灵动,节奏感强,富有美感;第二人称的加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易引起读者共鸣;意蕴丰富,耐人寻味28.借景物抒情、借比喻抒情、借比拟抒情29.通过石崇与王恺争豪斗富,揭露了西晋门阀豪富穷极奢侈的生活态度和依仗财势飞扬跋扈、骄横暴戾的品性30.指的不是实物,而是映现在创作者头脑中的鲜活完整的形象31.对比作者在尽情赞美儿童天性的同时,又以大人们的虚伪、污浊来与孩子们的坦诚、纯真作对比这种对比有力地衬托了童心的高尚高度赞扬了孩子的纯真与率直,对大人们那种被世俗改变了的失去童真的心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批判32.AA当大量出汗时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合成、释放增多,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33.AA斯天下之民至焉中的焉是兼词,于之,于此;以致其性焉尔中的焉是句末语气词,罢了;焉足以知是且非邪中的焉是怎么的意思;焉辟害中的焉是怎能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