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地壳04.ppt
25页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地壳04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火山地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二、火山类型二、火山类型< <一一> >根据喷发的性质,可分:根据喷发的性质,可分:1 1 爆发式:猛烈爆发的火山,数量多爆发式:猛烈爆发的火山,数量多 大多以中酸性熔浆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大多以中酸性熔浆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成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火山灰如意大利:维苏维火山成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火山灰如意大利:维苏维火山2 2 溢流式:平静喷发的火山,数量少溢流式:平静喷发的火山,数量少 大多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高,气体较少,不爆炸,大多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高,气体较少,不爆炸,没有固体喷发物如美国:夏威夷火山没有固体喷发物如美国:夏威夷火山3 3 混合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混合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以中基性熔浆为主,并有一定爆炸力,它即有熔浆的溢以中基性熔浆为主,并有一定爆炸力,它即有熔浆的溢出,又有固体碎屑物的喷发,一般无火山灰。
出,又有固体碎屑物的喷发,一般无火山灰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 <二二> >根据火山活动的时间,可分:根据火山活动的时间,可分:1 1 死火山:人类历史前有,现在不存在死火山:人类历史前有,现在不存在2 2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中有过爆发,现在仞可能存在爆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中有过爆发,现在仞可能存在爆发3 3 活火山:周期性或经常性喷发活火山:周期性或经常性喷发关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可以总结如下几点:关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可以总结如下几点:A A 火山喷发强度主要决定于内因:即岩浆成分,基性岩浆火山喷发强度主要决定于内因:即岩浆成分,基性岩浆以溢流式喷发为主;酸性岩浆以爆发式为主以溢流式喷发为主;酸性岩浆以爆发式为主B B 火山碎屑物质的多少和有无,是判断火山活动类型的重火山碎屑物质的多少和有无,是判断火山活动类型的重要依据:凡是有大量火山碎屑物,特别是火山灰的火山,要依据:凡是有大量火山碎屑物,特别是火山灰的火山,都是爆发式的;若只有熔岩流,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多都是爆发式的;若只有熔岩流,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多是溢流式火山是溢流式火山C C 过去、现在、将来,火山活动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经常过去、现在、将来,火山活动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经常形式。
形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三、近代火山地理分布规律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近代火山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有规律,大体呈带状分布:1 环太平洋带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3 大洋中脊带 4 东非裂谷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二、地二、地二、地二、地 震震震震一、地震的基本概念一、地震的基本概念1 1 概念:是地壳任何一个部分的快速颤动概念:是地壳任何一个部分的快速颤动 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一种形式2 2 要素:要素:A A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B B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C C 震源深度: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 浅源地震:浅源地震:70km70km以下;中源地震:以下;中源地震:7070--300km300km;深源地;深源地震:震:300km300km以上。
以上D D 震级:用来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能量越大,震级:用来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震级越大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器记录下的地震波最大的振幅计算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2倍;地震没有10级、12级等这样的概念,目前只记录到最大震级是8.9级 微 震:2.5级以下,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2.5级-5级,人们有不同感觉破坏地震:大于5级,会造成损失 大地震: 大于7级,强烈地震,损失惨重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E 烈度:是表示某地区受到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如同炸药和杀伤力之间的关系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建筑物牢固程度、地基性质等因素有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地震造成铁轨变形地震造成铁轨变形 被震垮的桥梁被震垮的桥梁 被震毁的唐山市胜利桥被震毁的唐山市胜利桥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二、地震成因类型<一>构造地震:1 含义:由地质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震。
这种地震危害最大2 成因:断层说,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假说主要内容:岩石正在地应力的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当应变能一旦超过岩石所承受的极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间发生突然断裂,或原来已经存在的断层突然活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就引起地面的震动――地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断层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断层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A A 弹性回跳说:这种理论认为,在断裂刹那间,已经变形弹性回跳说:这种理论认为,在断裂刹那间,已经变形的岩石在力消失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的回跳过去,暂的岩石在力消失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的回跳过去,暂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弹性回跳可以产生巨大的速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弹性回跳可以产生巨大的速度和力量,把长时间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度和力量,把长时间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B B 岩浆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地下岩浆受热,部分熔化岩浆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地下岩浆受热,部分熔化为岩浆,其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岩层破裂,从而产为岩浆,其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岩层破裂,从而产生地震C C 相变说:这种理论认为,地下物质在一定深度和压力之相变说:这种理论认为,地下物质在一定深度和压力之下,可以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结晶状态,因而产下,可以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结晶状态,因而产生密度变化,引起物质体积的突然改变,从而释放出很大生密度变化,引起物质体积的突然改变,从而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导致地震。
的能量,导致地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二>火山地震: 火山活动引发的,它主要是因为地下岩浆的冲击或由于强烈爆炸产生断裂导致地层的移动<三>塌陷地震: 是由于岩层崩塌陷落而造成的,主要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四>水库地震和其他地震: 在原来没有地震或很少有地震的地方,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地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三、地震的分布规律三、地震的分布规律 地震是一种极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天天都地震是一种极普通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差不多天天都有地震,每年平均约发生有地震,每年平均约发生500500万次,有感地震每年约万次,有感地震每年约5 5万次,万次,至于至于7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不到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0200次< <一一> >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历史资料,地震的时间分布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根据历史资料,地震的时间分布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规律,又称地震的周期性或间歇性这是一个地震带现的规律,又称地震的周期性或间歇性这是一个地震带的应变积累和释放全过程的表现的应变积累和释放全过程的表现。
< <二二> >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1 1 地震发生的垂直分布:毕尼奥夫地震带地震发生的垂直分布:毕尼奥夫地震带2 2 地震发生的水平分布:呈带状的分布地震发生的水平分布:呈带状的分布A A 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带 B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C C 大洋中脊带大洋中脊带 D D 大陆裂谷带大陆裂谷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地 壳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