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doc
6页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物 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1. 关于质点的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就是所受合力为零的位置 B.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通过同一点时,回复力、速度、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C.做简谐运动的质点,振动速度增加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D.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当振动位移为负值时,速度不一定为负值,但加速度一定为负值v/m甲乙tat/s0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图1离越来越大D.在t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列波的波长为5m B.波中的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为4s C.若已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此时质点a向下振动 D.若已知质点b此时向上振动,则波是沿x轴负向传播的4.将一个力F=10 N分解为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与F成30°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则在分解中( )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5.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 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 6. 沿直线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秒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m/s2 B、-2.5m/s2 C、+4.90m/s2 D、-4.90m/s27.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用的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 点离A点约为 ( ) A.20m B.10m C.6.5m D.45m8. 如图所示,水平面B点以左是光滑的,B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物块,在B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后,最后停止运动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个质点的距离为s,则有 ( )A.若 B.若C.若 D.无论M、m取何值,都是s=0abc p qF9. 三个重量均为10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 ) A.4cm B.6cm C.8cm D.10cm 1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现改变F的大小和F与水平的夹角θ,但始终使物体做匀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A.F与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B.F与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都是变化的C.F与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F与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大小改变方向不变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共14分1.401.892.402.883.393.884.37单位 cm0123456711.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 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三、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0分)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OP=R.求玻璃材料的折射率.13.(10分)不计重力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质量m=3kg、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的力F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斜面倾角α=37°不计一切摩擦,求拉力F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N的大小g=10m/s2,sin37°=0.6,cos37°=0.8)14.(12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我国公安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安全距离为200m,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120km/h.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来说明安全距离为200m的理论依据。
取g=10 m/s2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s—0.6s之间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路面动摩擦因数干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7~0.8干碎石路面0.6~0.7湿沥青与混凝土路面0.32~0.4(1)在计算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各取多少? (2)通过你的计算来说明200m为必要的安全距离15.(14分)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 两端相距3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 37°, C、D 两端相距4.45m , 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 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C 2.BC 3.C 4.B 5.A 6.D 7.A 8.D 9.C 10.D11.答案:(1)0.495~0.497m/s2(2)① CD (1分) 天平(3)12.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另一条光线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折射角设为,则sin===30°因OP=R,由几何关系知BP=R,则折射角=60°由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n==1.73.答案1.7313.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
2分) (1)式应改为:Fcosβ+F=mgsinα ② (4分) 由②得 30N=10N ③ (3分) 将③代入②得 FN=mgcosα-Fsinβ=30×0.8-10×0.6N=18N ④ (3分)14.(1)取最长的反应时间0.6s,最小的动摩擦因数0.3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考虑最高车速v、最长反应时间t、及最小动摩擦因数μ的极限情况下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刹车距离 因此200m的安全距离是必要的15.⑴米袋在AB上加速时的加速度 (1分)米袋的速度达到时,滑行的距离,因此米袋在到达B点之前就有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 (2分)设米袋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代入数据得 (1分)所以能滑上的最大距离 (1分)⑵设CD部分运转速度为时米袋恰能到达D点(即米袋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之前的加速度为 (1分)米袋速度小于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 (1分)由 (2分)解得 ,即要把米袋送到D点,CD部分的速度 (1分)米袋恰能运到D点所用时间最长为 (1分)若CD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
由 (1分)所以,所求的时间t的范围为 (1分)-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