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鉴赏训练(2).ppt
18页2015届备考资料,古诗词鉴赏训练题答案解析,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释: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今江苏南京) 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旧家燕子:引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含义 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别却:离开,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译文 :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 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 元:同原) 而人民已成了元朝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 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 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带血啼鹃”代表着一种执着不悔、鞠躬尽瘁的精神;联系全文可知,本诗写于宋亡之时,作者用风景和人的对比表达了故国沦丧的物是人非之感,又用“孤云”“芦花”“燕子”等意象自比,表达对故土的依恋;最后一句用“带血归”一语表明对故国的怀恋和身为臣子的忠诚,4.本诗借“啼鹃”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答:诗人化用“望帝啼鹃”的典故,与“孤云”“芦花”“燕子”等意象结合,表达了即使死去也要化为啼鹃飞回故乡的愿望,抒发了对故土故国的深切依恋带血归”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是诗歌中作者创作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诗歌中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大多是借这个人物形象抒发自己的一些想法、感慨例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多年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中集身世之悲与国家之痛于一身的杜甫第一题鉴赏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
第一题作者创作的人物形象,作者在诗歌中创作的人物形象,大多有其用意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例如曹植有远大的抱负,生平念念不忘建永世之功,他在白马篇中塑造的一个游侠英雄的形象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个武艺高强,不惜为国捐躯的青年英雄形象不妨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可以与自己同病相怜,例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可以与自己对比,例如“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周郎与“早生华发”的“我”;或者寄托追慕、景仰,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同情、赞美,“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表达讽刺、批判,“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鉴赏事物形象,2、鉴赏事物形象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大类叫“咏物诗”,即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对咏物诗的鉴赏,不要停留在其外在特点上,要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的契合点如于谦石灰吟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与诗人不畏挫折磨难;“粉身碎骨”与不惜牺牲;“清白”与诗人的节操皆有对应关系,3、鉴赏景物形象,景象即景物形象。
大家都熟悉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象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如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菊花,就蕴涵了作者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认可和追慕之情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看似纯粹写景,实际上还是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对高旷脱俗的境界的向往第3、4题就是刻画了景物形象,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赏析,寒山是唐代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僧诗中主要写他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即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一条幽深莫测、寒气侵人的山路,盘绕在寂寥冷落的山涧边杳杳”、“落落”的迭字连用,把人引入冷森森的奇特境界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这是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诗中连用“啾啾”、“寂寂”两个迭字句,更富于变化啾啾”言有声,以轻细的鸟语反衬出山路的清幽,“寂寂”指无声,以阒q无音响的冷寂说明人迹罕至。
啾啾”、“寂寂”的强烈对比,与前人的“鸟鸣山更幽”有同样的艺术效果,赏析,如果说前四句以写山路的静态为主,那么以下两句“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则已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淅浙”,指风吹时的形貌;“纷纷”,写雪飞时的情状,两者都处于流动飘舞之中随着迎风踏雪而来的诗人,山路周围顿时充满生机,从而打破一直凝滞不动的氛围风吹面”、“雪积身”,表明诗人正沿着这条寒山路攀登,进入深山,直上高峰,赏析,最后两句:“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朝朝”,“岁岁”,属长短不同的时间概念而迭字连用,同样可言时间之悠长也就是说,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以示其超然物外的冷漠心情,与前面孤寂幽深的山路描写,很自然的融合为一体如果说,前面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结尾两句则是情中寓景两种表现手法巧妙结合,正是本诗的一个艺术特色,问题: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为诗的结句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6、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注释】 此词写一年轻女子在深秋之日思念情郎和孤寂无聊的心绪上片写晚秋景色的凄凉;下片写没有情郎为伴,心绪不宁和百无聊赖 乱洒衰荷:乱洒,无规则的洒;衰荷,衰老枯萎的荷此句是说晚秋时节荷花已经衰老枯萎,又逢一场秋雨 颗颗真珠雨:真珠雨,秋雨从莲蓬上滚落下来,有如真珠一般 雨过月华生:秋雨过后,月光又在天空出现了月华,月亮的光华 冷彻鸳鸯浦p :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塘此句是承上句,说秋雨过后,天气越发冷了,本来栖息鸳鸯的水塘好像都被冷透了,甘草子 柳 永(下阕)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注释】池上凭栏愁无侣:池上,鸳鸯浦上;凭栏,依靠在鸳鸯浦边的栏杆上向鸳鸯浦里看;由于天气转冷,鸳鸯迁徙走了,鸳鸯浦里没鸳鸯而自己也是独自凭栏,亦无伴侣,因此称愁无侣此句既是写自然景观也是写孤寂少女的心绪 奈怎个:奈,无奈;怎个,怎么样。
单栖情绪:单栖,没有伴侣,孤单地独自栖息此句是承上句“奈怎个”而来,是说单栖的情绪是个无可奈何的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却傍金笼,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依傍在金丝鸟笼旁边;共鹦鹉,和鹦鹉在一起 念粉郎言语:念,说;粉郎,美貌的情郎;言语,说过的话此句是说这位多情少女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和鹦鹉逗话,重复情郎曾经说过的话,以疗相思之苦,6、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赏析】本词上片写景秋暮”“衰荷”“冷彻”等词,描绘出一幅秋天的傍晚,雨停月出,雨珠在衰荷上滚动的幽冷凄清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下片抒情愁无侣”“单栖情绪”等,体现了女主人公孤单寂寞的心绪;“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侧面反映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赏析“乱”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于景而言,“乱洒”是诉诸人的视觉,“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句而第二层意思可能被忽略了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6、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答案】“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心绪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