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型教学法在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应用doc.doc
8页任务型教学法在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应用引言近年来“汉语热”愈演愈烈,许多非洲学生也加入到汉语学习的行列中,笔者所在学校便有来自非洲加纳的留学生非洲汉语学习者增多,但非洲国家的语言背景相对复杂,加之学界针对非洲汉语口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也不充足,因此对教学方法的探寻及选择便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旁听所在学校的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并且搜集相关的网络课程及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出加纳学生在初级阶段口语学习中的教学情况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系统研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策略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自兴起以来受到广大教师喜爱,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1、 加纳学生的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找出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相关老师,对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整理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课堂互动与学生状态、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部分,它规定了学生学习的学科科目和各种学习活动,还规定了这些学科科目、任务活动的学习顺序和基本要求,并且对每一学年或学期上课、复习、考试及假期的时间做出了安排。
[1]1. 课程设置“汉语教学在本科专业的教学中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日常交际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并且应用汉语中的常用词汇,熟悉基本语法;在汉语课程设置方面,本科班的汉语初级阶段开设的课程一般有综合课、阅读课、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中国文化课等,汉语口语课在整个汉语课程安排中充当辅助其他汉语课程的一个模块,一般每周的汉语口语课会设置在2-4节左右[2]笔者所在学校,留学生的综合课程安排是从本学期的第2周至第17周,共有5个班级,包含两个初级班、两个中级班和一个高级班相关老师说,“两个初级班每周共有38个课时,包括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汉语听力课和初级汉语口语课,其中初级汉语口语课一周有8课时,每个初级班一周两节口语课,占4课时[3]2. 教材选用“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体现于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它连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对外汉语教材的名目繁多,因而,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首先要做的的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有:《发展汉语》、《汉语纵横》、《博雅汉语》、《环球汉语》、《当代中文》与《体验汉语》等。
笔者所在学校所选用的口语教材不止一种,有《说汉语谈文化》,这本教材侧重交际;有《汉语会话301》,这本教材相对简单,侧重日常;还有《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相对来说这本教材体系性较强,语言文字较丰富这几本教材都比较适合汉语零基础的学生,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具体的选用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而定二)课堂互动与学生状态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及时观察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的情况以及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非常必要1.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在课堂中起到良性作用,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有效的互动,能够产生教学共振的现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5]留学生的课堂相较国内课堂比较特殊,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一般都能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尽量地带动气氛,活跃课堂,不断与学生互动,有时是请学生依次练习所学内容,有时是通过分组练习,总的来说互动环节占了课堂的一大部分2. 学生状态学生状态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侧面反映,学生状态良好、兴致高涨,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吸引他们的眼球,张弛有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如果学生状态不佳、垂眼低眉,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漏洞——无法使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这也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到日后每一节课的质量。
加纳学生活泼好动,加上初来乍到,对老师、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都还在慢慢熟悉与适应的阶段,对于老师在课堂中的互动,学生们的表现并不很稳定,他们有时能积极地配合、互动,而有时参与互动的学生寥寥无几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关于教学现状的研究,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了解其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也要在微观上观察课堂上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要知晓其教学模式,了解其教学效果1.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6]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四类,其中以传授式最为传统,沿用也最广笔者所在学校的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也沿用了传授式这种教学模式,但好的方面是结合了情景式教学,也就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进行汉语口语教学运用现代化设备上课,不仅方便展示教学所需的大量图片,还免去了教师写字的麻烦,为课堂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现代化设备也能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乐趣2.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取得的成效,是教学质量的反映,也是学生学习结果的体现,教学效果一般由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和课堂设计的良好性三个标准来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指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需要保证90%以上的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并且能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7]笔者观察发现,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班的任课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在其课堂上教师也善于带动气氛,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但学生的良好状态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如此多媒体教学固然比普通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时间久了学生习惯了,也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天天如此,千篇一律,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也就是说,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会下降,这也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四)教学现状分析小结经过观察,笔者发现,笔者所在学校关于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安排比较合理;初级班汉语口语课每周4课时,占听力课、综合课的课程比也比较科学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综合汉语知识,同时也逐渐强化他们的汉语听力与口语部分学校对于加纳学生汉语教学的教材选用也不局限于某一种,多种搭配,因材施教,这是真正考虑到学生需求与教学需求的表现教师在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上能够主动调节课堂氛围,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且互动次数较多,但仍有多种原因影响着学生的状态,学生学习的兴致忽高忽低,状态良好时能积极互动、配合老师,状态稍差时便产生消极配合或不愿配合的现象教学模式方面本校主要采用传授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能够做到关注学生的知识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且做出良好的课堂设计、课堂任务活动,但教学效果却仍差强人意,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并不持续走高。
2、 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会因为个人的兴趣、学习的能力、文化的背景等因素而使口语能力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喜欢玩音乐,可能在唱歌或者听歌的时候,在某一首歌的歌词里面就会学到有关汉语的知识或者其他文化二)有效互动欠缺上文提到笔者所在学校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传授式的课堂可以说是“满堂问”的课堂[8]这样的课堂注重问答,但这样的问答模式使学生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位置,如教师问“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学生便会回答“我最喜欢吃芒果”,他们只会机械地复制问题、替换答案,做出十分生硬的回答,而不会简单地、简洁地、生活化地直接回答“芒果”由此可见,这种课堂互动是十分机械的,这只是一种表面互动,并不是有效互动三)教学模式使用单一“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模式有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四类[9]”,但在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中,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及其个体文化背景差异,导致教师只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传授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这三类教学模式虽然也有应用,但次数少之又少,且应用时大都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到这些教学模式的内核,也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加纳学生的学习之道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解决加纳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存在问题的一个好的策略,下面笔者将具体论述任务型教学法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中的一种[10]想要深入地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必须先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先对第二语言教学法做以整体介绍,再来介绍任务型教学法1. 第二语言教学法“‘教学法’一词,在汉语使用中有多种含义:第一种,它指整个学科理论和实践,成为学科的名称,如‘外语教学法’等;第二种,指某一教学法流派,如‘听说法’、‘交际法’等;第三种,指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归纳法’、‘句型替换法’等;第四种,指教学的技巧,如‘板书法’、‘演示法’等[11]笔者这里所说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即是“教学法”的第二个含义,指的是教学法流派教学法流派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多种,“目前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广泛推行以及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影响比较大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12]这里要提到的是,“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法的一种发展形态,本质上仍然属于交际法的范畴,它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和深化,同时也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3]这样的方法当然也适用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和接受故此以下主要以任务型教学法作以探究1)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一种它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练习环境,让他们在这些仿真环境中进行对话、交际,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最终习得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讲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14](2)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二,通过任务活动中的交流来学会日常会话在做任务活动的时候,学生之间要不断地相互交流、沟通,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会话例如营造一个接待来访者的场景,学习者通过接待、寒暄、交谈,学会与客户打交道的技能,同时也练习了说话第三,结合学习者个人经历对他们进行教学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凭借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目的语资源,感知、接收和应用目的语;例如参加足球赛的拉拉队,由于学习者有观看球赛的经历和有关体育运动的目的语话语,因而很快学会了“加油”、“传球”、“射门”、“罚球”等词语。
第四,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简单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在玩儿中学,边玩边学学生在课堂内做任务的时候,要像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地使用这些知识一样,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学习语言3) 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除了以上所讲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在真正的课堂运用中还需要贯彻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所有任务都不可以是虚假的或凭空而来第二,形式与功能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阐述清楚形式与功能两部分是相结合的关系如果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功能的话,就会出现哑巴汉语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