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化、升华、凝华.docx
3页液化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的1.认识液化现象,了解液化的方法,知道液化放热2.认识升华现象,了解升华吸热3.认识凝华现象,了解凝华放热二)教具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碘、水、乙醚、注射器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大家举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实例学生思考并回答)二、进行新课1.液化教师: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这就是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我们做个实验观察这类现象演示: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 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教师:我们发现水蒸气吹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在玻璃片上生成这就是物质由气态变成了液 态,叫液化需要指出的是水蒸气由管内喷出时,在管口外很短的距离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管内部分的气 体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成雾状切不可把这些 雾状物误认为是水蒸气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 “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 “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成雾状。
大量的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 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演示:我们在这个注射器里吸入少量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口堵住,然后向外拉活塞, 注射器中液态的乙醚消失了,全部变成了气态的乙醚我们再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 缩,注意观察管内发生了什么现象?请几位同学看,学生回答) 注射器内的气态乙醚又液化了教师: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所以,气体液化的方法是使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或者是气体的温度虽然没有降到足够低, 但是只要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 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我国向国际市场提供的长征 3 号运载火箭要用氢作燃料,氧作助燃剂,就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 法使其液化后装入火箭的2.液化放热教师:我们从实验中看到,水蒸气只有遇冷时才能液化所以液化时放热被100°C的水蒸气 烫伤要比被100C的沸水烫伤更严重,原因就是水蒸气液化时放热,它比同温度的沸水放出的 热要多。
3.升华和凝华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其中汽化有蒸发和沸 腾两种方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物质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不经历熔化的过程?物质 能不能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而不经历凝固的过程?(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卫生球放在箱子里直接变成气态,我们打开箱子可闻到卫生球的气味,天长日久卫生球 变小直至消失初冬时分,天气变冷时可以见到霜,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了细小的冰的结晶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我们做实验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我们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碘,用玻璃片盖住杯口,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观察实验现 象我们看到烧杯中出现了紫色的气态碘,这就是碘的升华在这一现象中,碘并没有先溶化 成液体然后再汽化,而是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所以是升华现在停止加热,烧杯里的气态碘越来越少,气态碘跑掉一部分,但是请大家看玻璃片的下表面 上有什么物质?有一层碘的结晶物气态碘在玻璃片上直接变成固态,这就是凝华除了碘之外,还有很多升华和凝华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储存的食品,冻的时间过长,水分就会 减少;冬天的积雪虽然没有熔化,但是一天比一天少这都是由于冰升华成气体了。
冬天早晨 玻璃窗上的“冰花”,深秋季节下的霜都是凝华的结果家庭用的灯泡,用的时间久了,泡的内壁变黑,原因是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又在泡的内壁上凝 华,一层黑色物质是钨的结晶体4.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教师: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物质升华吸热在生产中可以用来获 得低温例如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来降低温度,创造一个低温环境,便于食品在低温下储藏,防止腐烂变质三、归纳总结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全部的物态变化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去分析物理现象,分清某一现象属 于哪一种物态变化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掌握分析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分清物态变化的种类,重要的是认清物质现在的状态,再认清它是由什么状态变化而来,或变 成了什么状态,物质状态变化的种类便不难分清简言之,就是状态清,变化明例如,我们在夏天看到冰块或冰棍的周围有雾状的 “白气”,试解释这一现象首先,“白气”呈现雾状是液态物质,不是水蒸气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再如冬天早晨窗上的冰花,是固态物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凝华而成四、作业1.复习课文2.完成节后练习3.章后习题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