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多篇).docx

80页
  • 卖家[上传人]:zha****62
  • 文档编号:327975178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2.44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多篇)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格式 教学设计格式 1、教学设计应能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在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依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或【教学设计说明】几部分文稿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两枚),有封面的一份,封面和标题字体为黑体2号,正文字体为宋体小4号字,正文内不能出现单位、姓名等信息 3、设计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过,有较强的操作性,并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真切性,最好能对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有恰当的点评 【教学设计封面】 一、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科目***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 二、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 【教学设计正文】 一、设计思想: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障碍、学习难度及将采取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老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 4.教学用具的准备 八、教学过程: 数字序号: 一、 1、(1)、① 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关注学习与生活、社会、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老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适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十一、教学设计反思或教学设计的说明 教学反思可视为教后总结,“反思”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要点中穴位。

      说明”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是如何完成本课的教学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如何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可简单介绍一下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 教学设计格式和要求 【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 系列教学 【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 【正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系统部分 一、设计思想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教材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第二部分、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及方案要求 (二)新课导入部分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及导入方案,要着力于起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包括板书) 2.写出每个教学步骤(含设计目的和意图) 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原则: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 第三部分、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一种教学思考与计划与教案和教学案例有本质的联系和区别教案与教学设计都属于教学前的计划,而教案重点是指向于教师的教学环节教学案例是属于教学后的总结和反思,更多指向于教学整体规划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讨,为教学提供学习、研讨的典型的素材 教学设计即是教学前的全面规划和思考,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环节、每一步教学思路等);教学反思、评价。

      这六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教学设计中除了对以上基本因素的思考,在课程思维方面还应该注重整体规划,分工明确,全面铺开等几个原则整体规划主要是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形式及最终目的进行全面的规划具体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和实施细则等,教师与学生的分工协作,分工负责教师的职责设计为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问题教师是问题的引发者,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发,最终是使在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习些环节的教学中,很多老师的问题设计全面,没有一点“漏洞”,让学生只能是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进行学习,缩小了学生视野和思维而问题设计方面,每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第一个问题还应该是相互递进的逻辑思维关系教学设计全面铺开环节中,教师应考虑教学的最后目的意义如美术教学设计中,同样的教学设计内容,但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背景及教学最后呈现的技法差异不一样,那教学环节实施的方式、方法和细节应有不同,教师应该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了技法和创作,这样全面铺开的教学大纲式设计思维,对教学设计在宏观调控有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思路应该清晰明确: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与对象?教学设计是什么?教学设计是做什么的?教学设计怎么做?具有这样的全面思维,才能做出精彩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策略 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份好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要备好一节课、编写一份高质量的设计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内容要合理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 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 三.学生水平要了解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四.重点难点要把握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首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要精选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决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格式 清城区优秀教学设计格式 1、教学设计应能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在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依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或【教学设计说明】几部分文稿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两枚),有封面的一份,封面和标题字体为黑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