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第08章教学案例.ppt
49页第三篇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一体化),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组织形式,客观基础(原因) 经济生活国际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调节的实践 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组织形式,组织形式(从低到高)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一体化水平较低的组织形式 成员国逐步消除关税和贸易限额,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关税同盟,除了达到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条件外,还要求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统一关税率和贸易政策共同市场,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全部条件外,不仅商品,还要求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经济同盟,除达到共同市场的全部要求外,还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一体化的完成形式,区域内各国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完全一体化,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完全消除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欧洲 美洲 亚太地区,,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在欧洲的条件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国别不断扩大 内涵不断深化:三大支柱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经济区的建立 欧洲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在欧洲的条件,西欧是资本主义国家聚集的地区,生产力高度发达 西欧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地区 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似,历史文化渊源相似,地理上又是紧密相连的,,国别不断扩大,6国9国12国15国25国(2004年5月),,内涵不断深化:三大支柱,关税同盟 共同农业政策 欧洲货币体系,,关税同盟,对内 成员国之间分阶段消除关税,最终取消关税,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 对外 逐步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 具体步骤,,共同农业政策,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 目标价格或指导价格 干预价格或支持价格 实行出口补贴制度 建立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欧洲货币体系,创建“欧洲货币单位”,这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 扩大西欧国家货币的联合浮动体系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国别 内容 成员国之间工业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减免关税,同时取消进口限额; 农产品贸易不在自由流通之列; 对非成员国贸易不实行统一税率,也不制定共同外贸政策。
欧洲经济区的建立,内容 在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人口达3.8亿的超级共同市场 运行时间 1994年1月1日,,欧洲联盟,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单一货币)的四个阶段 趋同标准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与欧盟相关的几个问题,,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单一货币)的四个阶段,1990.7.11993.12.31 1994.1.11998.12.31 1999.1.12001.12.31 2002.1.1以后,,趋同标准,通货膨胀率 政府总预算赤字、公共债务 货币汇率 长远期市场利率,,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改变国际货币格局 将进一步扩大欧盟的内外贸易和投资 使欧盟各国的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将达到新的高度 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欧洲货币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长远看,将有助于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 有利于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有利于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与欧盟相关的几个问题,欧洲货币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 欧盟的运行机制 欧盟发行统一货币,让渡了国家主权 经济一体化导致政治、文化一体化,,美洲,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运行时间 1989.1.1正式生效 内容 完全取消相互间的贸易关税 撤销商品和劳务的其他种种壁垒 建立解决贸易纠纷的机构和程序 各自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运行时间 1994.1.1正式生效 内容 流通于三国之间的近万种商品的关税将在15年内逐步免除 设置障碍以防止亚洲和欧洲公司的产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 墨西哥向美国和加拿大开放金融业务 规定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 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健康和安全标准,,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开始,共有34个国家参加 准备于2005年正式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时间 1989年11月 成员 21个国家和地区 宗旨 建立亚洲太平洋自由贸易投资区,其中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其两大支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成员国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集团成员国的部门结构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反全球化思潮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密切,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和规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全球市场正在加速形成过程中 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科技进步,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使生产力出现新的飞跃 世界各国与地区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强化,,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的经济自由化道路的选择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资本高度流动引起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创新活动 跨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的双向套利活动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革命,进一步缩短了全球的时间与空间距离障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它们构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关系是层层推进的关系 贸易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 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生产全球化,衡量生产全球化的指标 国际直接投资额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出口额,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长足发展的背景 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生产成本 各国政府放松外国直接投资管制 企业在更广泛的市场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金融全球化,特征 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资本大规模、高速度跨国界流动 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货币制度不断发生变革 金融全球化加速了金融创新过程 以金融资本为特征的虚拟经济日益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国际性金融机构兼并增多,跨国金融业务活跃 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得到进一步发展 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 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增加了国际经济行为的风险,各国经济安全随时受到挑战,面临考验,,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区别,,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必经的一个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区别,国家主权的地位不同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政策方面)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不一样 理论依据不同 各国对两者的态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