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论文.doc
3页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中的一些认识摘要:一学期对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与听课,自己对于必修一课标要求和内容的一些认识,并结合必修一的内容应该运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高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地理;必修一;教学策略Abstrac:A term for the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instruction and lectures, for a compulsory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of some knowledg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lsory content should us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这学期即将结束,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内容也快结束,自己大学毕业以来第一次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知识点以及不同种类知识点的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值得自己思考和和学习一、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认知最近几年高中地理教学进入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和初中地理课程一样,高中地理课程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着力提升国民的现代文明素质高中地理课程以系统地理为主,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内容大体涵盖了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内容高中地理的三个模块中,必修一以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自然自理要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地理部分,是地理学科的精华,也是地理学科最初诞生的基础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加之高中自然地理本来就主要是“揭示地理分布、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由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及其规律、地理成因等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组成这些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1]因此,在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模块都被设置在必修一依照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我们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和地理策略性知识1、地理陈述性知识所谓地理陈述性知识即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高中地理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有地理符号、地理事实及其分布等地理感性知识,以命题的形式表征从外在表现上看,陈述性知识是可以“陈述”的知识。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它是地理学习的基础2、地理程序性知识所谓地理程序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指对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的运用,相比陈述性知识静态性,程序性是动态的地理程序性知识是对地理陈述性知识的运用,相当于我们日常说的“能力”就内容而言,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3、地理策略性知识所谓地理策略性知识同样是回答“怎么办”的知识但和一般程序性知识不同的是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对认知活动的认知策略性知识是人们用来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的知识,是对个体内部进行调控的地理策略性知识就是对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认知,它也是一种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理解和应用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问题一般地理程序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而地理策略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高中自然地理学习中的策略性知识包括地理认知能力和地理自我调控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又包括: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信息收集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地理文字表述能力、地理实验能力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在高中自然地理中经常表现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2]二、针对地理知识的教学策略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其实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一个成功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地理,学而忘我、乐此不疲[3]我们可以变换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中的实例,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和学生相处融洽,让学生喜欢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老师感情越好,就越爱听他的课,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并表现出浓厚兴趣反之,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对他所授的课程就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师生感情的培养必修一的内容涉及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天文、气象、环保等,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感受地理的美妙之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等。
2、有效使用多媒体地理学科是一门跨文理两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其内部的地理要素也有着很强的综合性, 有些地理事物是由许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比如大气运动、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等等地理学科上涉宇宙万年,下及地层千里, 其中有许多看不见、听不清、摸不着,感知不深、想象不到、理解不透的事物和现象, 如地球自转、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大陆漂移, 火山、地震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等等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 有许多基本理论, 是从时间角度或空间角度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这些理论知识是理解其他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比如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人地关系等等地理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 大到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小到一棵草的生活地域、一种动物的活动范围, 比如海洋、河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 热带、温带、寒带, 工业、农业、交通, 动物、植物, 国家、地区, 风、霜、雨、雪等等,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4]对于这些问题,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却又是重点,学生很难理解却又不得去理解比如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为什么会有日食、月食? 也就是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自转的, 又是怎样公转的? 这些问题跨越了时空, 无论运用挂图还是模型, 幻灯还是投影都很不容易将所有问题解释清楚。
而运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再加上声光技术制作出多媒体课件,这些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地球公转一节中四季的形成为例课本中对于四季的形成, 除了有文字的介绍, 还配有地球公转示意图, 但无论文字叙述还是图的示意, 都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立体化形象, 使其清晰感知并理解四季形成的过程教学中同时运用可控flash课件在立体的空间中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指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明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概念, 进而认识春夏秋冬的变化3、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图文转换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地图,或学了书本忘了地图,或看着地图忘了书本,有的甚至干脆脱离地图一味死记硬背,以至现实对地图概念模糊,对地理知识没有形成空间概念,不能灵活地掌握地理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实现地理知识和地理图表的图文互换,文中有图,图中有文,建立地理知识的空间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地理这门学科要实现地理教学中的图文互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地理事物(现象)和地理图表之间的互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地讲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但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就必须通过充分地使用地图册、挂图、板图等多种直观形象的图表,才能让学生由表及里在头脑中形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内化印象,即以图释文。
2)地理规律和地理图表之间的互换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利用地理图表学习的习惯,掌握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逐步学会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达到图文互换图文合一的境地3)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是反映地理事物概念和特征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数据图像及资料,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涉及到各种地理数据,这些地理数据又常常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图表是各类表格数据的图形表示,把表格数据用图表展示出来,更有利于直观地比较分析数据地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4)构建心理地图,充分实现图文互换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学生容易陷入一团糟的状况,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学习地理要“心中有图”,尽可能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通过构建心理地图,增强知识记忆,同时还能够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不仅需要构建静态的心理地图,还要形成动态的心理地图。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地图说明和解释各种地理问题和现象如在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上,如能设计部分版面手绘图作为图解示范,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绘图本,通过将知识、手绘地图、心理地图联系起来,学生心里便慢慢形成了一幅幅由大脑图像构成的知识体系图,从而为今后的地理事物和规律的分析打下基础[5]三、结语 对于刚踏上讲台的自己,刚刚接触高中地理必修一,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现在的自己还处于起步阶段高中地理必修一里面所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是我目前所掌握的一点点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对必修一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更大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