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省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第TJ-1标段总说明书.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65398327
  • 上传时间:2022-08-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省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第TJ-1标段(K0+00~K7+00)全长700km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 告施工图设计阶段(送审稿)项目总负责:审    定:总工 程 师:总 经  理:北京寰球地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三月 / 目 录1、勘察概况ﻩ11.1工程概况ﻩ11.2勘察工作依据 21.3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ﻩ21.4以往地质工作简介 315对初勘成果的认识及对初设成果的利用原则 41.51初勘成果主要结论及建议ﻩ412利用的初勘工作量 415.3本次详勘工作重点ﻩ416工作概况 51.6.1本次勘察手段和方法ﻩ51.62工作量布置原则与完成工作量ﻩ51.6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ﻩ52、路线区地理地质环境条件 62.1、自然地理 62.1.1位置及交通 62.2.1. 气象及水文 72.2地形地貌ﻩ72.3地层岩性ﻩ72.4地质构造ﻩ92.5水文地质条件 92.6不良地质现象ﻩ92.6.1  岩溶 92.7特殊土 1028区域稳定性及地震ﻩ103、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ﻩ1131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ﻩ113.1.1粘性土类ﻩ113.2岩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113.21可溶性碳酸盐岩类ﻩ113.2.2碎屑岩类ﻩ113.3持力层选择及设计参数ﻩ123.3。

      1持力层选择 1232设计参数建议 124、路线工程地质评价ﻩ124.1路线地质环境稳定性适宜性评价ﻩ124.2工程地质分段评价ﻩ1244 桥址工程地质评价ﻩ134.5路基工程地质评价ﻩ134.5.1高边坡 144.52高路堤 144.5.3一般路基ﻩ145、弃土场工程地质评价 146、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ﻩ157、建筑材料及工程用水ﻩ157.1建筑材料 157.2工程用水 158、路线对邻近重要构筑物的影响 159、结论及建议ﻩ1691结论ﻩ1692建议ﻩ16一、附 表:                 三、附 件:  1、路基工程地质分段说明表         1、勘察合同2、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2、勘察大纲3、土体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3、勘察技术要求4、涵洞评价表                5、钻探成果汇总表         6、桥梁工程地质评价表        7、测量成果汇总表二、附  图: 总图例工程地质平面图 1:2000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20001、勘察概况1.1工程概况拟建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及毕节市境内,沿线主要经过贵阳市的白云区、观山湖区、清镇市和毕节市的黔西县.路线起点在白云区的曹官接已建贵阳市绕城高速西南段,终点在黔西的石板顺接在建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

      本项目是国务公司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要求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项目是贵阳市至毕节市最近捷的高速公路走廊,项目建成对促进黔中经济区发展,推进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意义重大.本线路起于贵阳绕城高速公路白云朝关处(里程桩号K0+000),沿途经百花湖乡、清镇市麦格乡、卫城镇、王庄乡、新店镇、上椒园跨鸭池河、黔西县大关镇、雨朵镇、绿化乡,路线呈北西走向,终止于黔西县城西南侧石板桥(里程桩号GK78+000)与黔大、黔织高速公路相联路线全长约78.288km.本项目是贵阳市市域快速公路体系 “一环、两横、九射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的一条重要射线,对促进黔中经济区建设,推动工业强省战略,以及加快沿线城镇化建设、促进沿线地区资源集约开发有重要的意义项目东接已建成通车的贵阳绕城高速公路(V=100km/h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6米)上,终点则与黔大高速、黔织高速相接(均为V=80km/h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1.5米)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TJ-1合同段下接TJ-2合同段,起点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镇槽关村南西500m处,东接贵阳绕城高速公路,沿格朗冲向北西延伸,经朱昌镇郝官村至李官村下接TJ-2合同段。

      起止里程桩号为K0+000~K7+000,全程7.00km其详勘工点共计隧道2座,桥梁8座(其中大桥5座、中桥1座、车行天桥2座,桥梁段总长1.059km),路基及不良地质工点3个(路基段总长051km),互通1处,枢纽1处,弃土场5个线路主要工点见下表(表1.1.1~表11.3):表11—1 桥梁、互通工点特征分布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桥名起止桩号桥长(m)桥宽(m)1ZK2+680格朗1号大桥左幅桥ZK2+606.5~ZK2+753.514713YK2+689格朗1号大桥右幅桥YK2+605.5~YK2+772.5167132ZK3+907长滩河1号大桥左幅桥ZK3+819~ZK3+995.5176.513YK3+910长滩河1号大桥右幅桥YK3+822~YK3+998.51765133ZK4+603郝官1号大桥左幅桥ZK4+478~ZK4+72825013YK4+627郝官1号大桥右幅桥YK4+502~YK4+752250134ZK5+264156郝官2号中桥左幅桥K5+223956~K5+304.35680.413YK5+265.612郝官2号中桥右幅桥K5+225.412~K5+305.81280.4135K6+00偏坡大桥K5+906.5~K6+093.5187256K6+607.5长滩河2号大桥K6+512。

      5~K6+702.5190267白云枢纽白云1号桥NK46+504470~K47+303470白云枢通N匝道桥NK46+164607~K46+230.607白云枢纽A匝道1号桥AK0+153834~AK0+280.834白云枢纽A匝道2号桥AK0+836.642~AK1+084.722白云枢纽B匝道桥BK1+519.962~BK1+646.9628K2+190.3白云互通K2+134.8~K2+2458111269K2+288机耕天桥K0+0~K0+6060810K6+330.0李官人行天桥K0+073533~K0+132.533594表1.1—2  深路堑、高边坡、顺层边坡工点特征分布一览表编号分布里程长度(m)最大挖方高度(m)1K6+740~K6+940挖方、挡墙20022.9表11-3   高填方工点特征分布一览表编号分布里程长度(m)最大填方高度(m)1K2+860~K2+980高填方12021.82K5+320~K5+510高填方19020.6212勘察工作依据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勘测规范》(JTJ C10—2007)(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3)《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T B02—01-2008)(6)《公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11)《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J E41-2005)(12)《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参考规范、规程及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4)《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依据:⑴《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详勘工程地质勘察纲要》⑵《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⑶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施工图相关设计资料1.3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步勘察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路线走廊带内详细的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及室内外测试等手段,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拟建的各类人工构造物、路基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是:1在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勘察区内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通过进一步工程地质调绘工作,详细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做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2。

      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手段,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性岩土的类别、分布范围、工程性质等,评价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提供治理对策的地质依据;3.查明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选用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4 查明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开挖和支护、排水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5.查明沿线高边坡路段的土层性质、厚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岩体结构特征,划分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并评价其稳定性;6.查明沿线取土场的岩土性质;7.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1.3.1桥位的勘察的要求:1.31.1查明桥位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1.3.12实地测绘桥位处桥梁轴线左、中、右的纵断面、墩台处横剖面,并确定各测点处的覆盖层厚度、性质、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完整程度等;调查溪河冲沟的最高洪水位、枯水位、测时水位等水文信息;1.33提供基岩的强、弱(中)风化界线,和岩性层的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及地基基本允许承载力值;1.3.14岸坡、斜坡地形横坡陡峭处岩体、土体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线路通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1。

      31.5提出对桥梁基础设置形式的建议、该种形式的埋置深度、设置高程、地基的基本承载力; 1.3.16现场调查、测试在洪水期水流冲涮浸泡作用下,结合各岩层特性,运用工程地质类比、资料收集、综合分析等方法确定桥位区滑动、岸坡再造等不利地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整治措施采用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岸坡陡崖卸荷裂隙带的分布发育情况,并就处理方案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1.3.2深挖路堑勘察的要求1.3.2.1查明路堑边坡岩土组成、分层厚度、岩土界面坡度和倾向,岩石风化情况;12.2查明路堑边坡范围内各岩性层层间结合情况、软弱或泥化夹层的发育情况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各结构面(层面、节理面,尤其是砂泥岩接触层面)产状及其与路堑临空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各结构面的工程地质分级.对可能滑塌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的结构面的测试,提供设计所需的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