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信息素养.docx
3页什么是信息素养?1 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 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前 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信息素养是人的整体 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具体来说,信息素养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 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 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 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 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不但可以 使人的知识结构改变,而且能够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 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是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人获取、 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 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根据所掌握 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并创造出 新信息的能力。
4、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信息道德,是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 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现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可以使我们适时地调整高校教育职能,使之发挥更大的功用据笔者调查,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主要如下:1、信息能力亟待提高: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 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讲: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如何获 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以致于变得越来越“不会使用现代图 书馆了”,具体表现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 息二是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 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通常没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大部分学生还 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 三是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 务、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应付了事2、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据调查,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诸如对“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 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 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 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范畴。
再如,有的学生 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 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信 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另一方面主要反映了信息化社会 信息道德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发展总之,上述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 信息道德水平等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当前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 的培育如何深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对此,我们应按照信息素养 教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育目标、明确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构建信息素 养教育模式具体言之,就是:1、制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信息素养教育应达到以下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 “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 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 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能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 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 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自 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等。
2、明确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信息能力教育 等其中,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 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 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教育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 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 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 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 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3、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宜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即将大学生信息教育分为初级培养、 中级教育和高级培训三个层次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信息基础知识和信 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最基本的 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接受意识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和 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的培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四年 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理论教育应着重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培养学 生专业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
4、加快文检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提高文检课的地位,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列入 公共必修课,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其次,要进行文检课内容的改革,以适应信 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教学中;还有,将文 检课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结合,促使文检课教学内容具体化5、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现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 信息资源中心在对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 成为主要的承担者具体说,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 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学生的信 息素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