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大学语文诗歌剖析.ppt
19页再 别 康 桥 一、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中坚 二、本诗分为五个部分: 1、诗人故地重游,依依惜别 2、选取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表现对康桥的眷 念 3、重寻旧梦 4、寻梦不得时的怅惘、落寞 5、寻梦不得后的洒脱、对故地的珍视 ****三、抒情方法 1、移情于景——“垂柳艳影、青荇柔波、榆潭彩虹、篙船星 辉、夏虫笙箫”一个个画面动静交错、历历在目作者将 自己的身影、心意、向往糅合进画面,情与景水乳交融, 使意象内涵丰富而韵味浓郁 2、借比喻抒情——以“夕阳中的新娘”喻“河畔的金柳”、以“ 别离的笙箫”喻“悄悄”,是通过美化对象来激发感情,新 鲜而动人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是自喻为物,托物寄 情,贴切而易懂 3、借象征抒情——“西天的云彩”和“彩虹的梦”是象征,前 者即景暗示西方文明,后者是造景隐喻美好理想,均意在 言外 4、借举止抒情——反复用“轻轻来”、“悄悄走”的举止来渲 染惜别之情的深挚,更是亲切感人 ****四、本诗的诗性美感 1、诗情画意的意象美诗人的情感都是通过描写物象来渲 染的,所以诗意含蓄而蕴藉。
垂柳艳影、青荇柔波、榆 潭彩虹、篙船星辉、夏虫笙箫”一个个画面动静交错、历 历在目作者将自己的身影、心意、向往糅合进画面,情 与景水乳交融,使意象内涵丰富而韵味浓郁 2、抒情手法的多样化 3、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 建筑美——体现在结构的完整、章节的整齐、句式的匀称 ; 音乐美——体现在节奏的流畅、音节的顿挫、韵律的和谐 本诗的建筑风格和音乐节律,与诗情的轻柔基调、诗人的 幽微心态十分吻合 ****五、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 首尾内容的呼应、形式的对称、韵律的合拍,给人一 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旋律感,相当委婉精妙 雨 巷 一、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其诗歌深受法 国象征派影响,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 歌的代表人物 二、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1、朦胧细雨中诗人痛苦的希望 2、姑娘梦幻般地出现,又梦幻般地消失象征希望 的破灭 3、诗人继续在雨巷中希望着、期待着 ****三、“丁香姑娘”的象征内涵 • 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她是诗人的梦中 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 一切美好的化身 • 1、从日常生活层面看,“她”是“恋人”; • 2、从现实斗争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 • 3、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看,“她”还可以被解读为“美” 与“理想”的象征。
****四、中心思想(诗人的思想感情) • 本诗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或许包容着日常生活、 现实斗争与抽象理念三个方面的丰富蕴含 • 1、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抒情主人 公“我”孤独地撑着雨伞徘徊在悠长而无人走过的雨巷,是在等 待梦中情人的出现诗的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 是诗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际遇 • 2、从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 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1927年大革命失败,身为共青团员 的戴望舒未免陷入痛苦与彷徨之中这首短诗运用了如此之多 的描写情感之词,如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 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 情感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 五、象征手法的运用 1、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2、雨巷——是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 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象征等待、希望和追 求; 4、颓圮的篱墙——象征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 5、雨的哀曲——象征环境凄苦、遭际不幸 6、丁香姑娘—— ****六、本诗的音乐性 本诗的突出成就还在于诗歌节奏的音乐性方面。
标点符 号的运用,韵脚的有无,排列方式的变化,重复的大量出现, 都与诗人内心情绪的变化协调一致诗歌语言的节奏其实就是 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 1、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重复 2、每节六行,基本押韵 3、从头到尾没有换韵,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 七、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强调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强调耐人品味的和谐整体的艺术空间 本诗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等,编织出雨 中江南小城一隅的画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古典诗词 意境美的浓郁韵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舒婷,当代著名诗人 二、诗歌分四节,其中第一、二、三节意象群的象征意义: 1、第一节意象群:象征历史悠久的祖国陈旧、颓败、贫瘠, 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 2、第二节意象群:“飞天”与“花朵”,象征祖辈的美好理想在 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3、第三节意象群: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4、第四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献身祖国 的热忱 三、诗歌四节逐层递进地抒发感情 全诗四个章节,情感逻辑层次清晰从为祖国苦难的过 去而悲伤,为祖国的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到为祖国的新生 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心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 身,大致构成了一种逐层演进的关系,由沉重到热烈,由抑 到扬,最后达到了高潮。
四、抒情主人公“我”的象征意义或“我”在诗中 的特点 (思考题三) “我”作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在各节中与作为祖国的“你 ”对举,具有灵活的象征含义,然而又都与祖国密切相关, 是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意象代表,是诗人情感的倾诉 主体 五、“祖国”一词的重复的作用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母亲一再受到历史重创的哀痛与今日 重现光明的感奋 对祖国的热爱是人们永恒的普遍情感,而本诗则真实 地传达了刚从文革劫难中走出来的一代青年的复杂心态,使 这种爱国之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我愿是一条急流 一、裴多菲,匈牙利诗人、革命家 二、课文阅读 1、诗中将“我”比喻为什么? 急流、荒林、废墟、小草棚、云朵 2、诗中将“爱人”比喻为什么? 小鱼、小鸟、常春藤、烈火、太阳 3、这两个比喻有什么对应关系? “我”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只有在“爱人”形象的衬 托与关爱下,才具有了生机与活力,形成和谐之美,两者之 间相辅相成 三、本诗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对妻子 的深厚感情的?(思考题一) 本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 爱情。
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 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 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这些喻体的选择,把 夫妻之间相依为命、坚贞不渝的纯真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敬重与赞美 诗中“我”的形象都显得荒芜、简陋、残缺,只有在“我 的爱人”的衬托与关爱下,才具有了生机与活力,形成和谐 之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虔诚在这些喻体的对应关 系之间,还渗透着诗人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 四、具体分析本诗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思 考题二) 本诗的语言朴实,不加雕琢;结构匀称,节奏明快 五、联系你对裴多菲的了解,试述你从他对待 爱情与革命的态度中所得到的启示 (思考题三) 启示:对待爱情、事业、革命,都要有坚持不懈、矢志 不移、忠诚奉献的精神与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