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docx
3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上个月,在陈碧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李跃儿老师的一本书《孩子是教,教育是鞋》 读完这本书,我被书里的一个小篇章深深吸引并陷入了思考——怎样对待孩子?“什么是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解孩子到怎样的程度,就代表 了你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看到这,不经反思,在生活中,不管是家 长还是老师,我们总是说要理解孩子,给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但我们习惯上很难让孩子真 正自由,尤其当孩子“吵得很”的时候因此,理解孩子需要专业能力作为支撑,理解孩子 需要“有专业度的爱”作为基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努力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用 一颗宽厚平和、安静专注的心,坚定且信任儿童,那我们就会越来越有洞察力和理解孩子的 能力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这本书里我个人最喜欢的话,“接纳孩子,即接纳孩子因不同的家庭 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衣着接纳的含义就是,不试图把孩子改造 成你喜欢的样子是守则,也是方法——《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家李跃儿形象地将孩子比喻成脚,教育方法比喻成鞋,而教育者则是造鞋人事实 上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 鞋子。
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原生家庭以及成长 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不仅是 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从事教育的决心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当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书中“芭学园的教师守则” 这部分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教给了我们方法守则”中不仅告诉我们对待孩子应 该有的态度,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以及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的方法,而且还有与同事和家长的 相处方法,更有对教师自身修养提升的要求细读守则会发现,在幼儿园里教师会遇到的人 或事,都不必迷茫,“守则”无疑给了我们指引也正因为“守则”,芭学园里的教师尊重每 个孩子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有的是尊重和理解,正是有了这样良好师生关系,如此健 康的精神环境,孩子们可以和老师敞开心扉地交谈,可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芭学园让孩 子们充分感受并体验自己的童年生活,积累利于其终身发展的成长经历,为其幸福人生掀开 第一篇章,使孩子具有完整的人格和易于生存的基础能力以后的教育中,希望自己深记“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教育理念,学习“芭学园的教 师守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努力,努力!当您徘徊在琳琅满目的商场中时是否曾经为了一双款式新颖、价位适中的鞋子而为之心 动呢?很多时候当试穿的时候会发现这双鞋并不合脚。
这时候,售货员准会适时地为您解除 掉心头的疑虑“新鞋都这样,穿穿就好了也许一双鞋由新到旧,终究会有合脚的时候但 是实在不能为了自己喜欢而让自己的脚受那份委屈近期,和大家一起阅读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个比喻是多么地恰当一双鞋不合 脚可以转送友人,可以大方丢弃但是,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孩子来磨合教育这双鞋吗?答案 当然是:否鞋子舒不舒服,脚最知道老话是这么说的,多么浅显而深刻的道理轮到我们在教育 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却又总是犯毛病别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家的孩子不会,那简直就 是被时代抛弃;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咱家的孩子就也得把哆来咪唱出个调调来;别人家孩 子学舞蹈,自己家的孩子也需要练个压腿劈叉;自家孩子的命运和发展就完全掌握在别人家 孩子的手掌心里试问,您考虑过自己家的孩子究竟喜欢这些吗?您家的孩子真的适合学习 这些吗?把自己生得可爱的小脚丫非得伸到一双并不合脚的鞋子里,您考虑过“脚”的感受 吗?这个问题还可以再衍生一下因为我们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也就是造鞋的工人这 么说我们的责任就更大了,任务也更加艰巨了因为我们的鞋不止给自家孩子穿,还得给全 班的孩子穿买一双适合自己脚的鞋穿穿总不是件太难的事,而要让全班的小脚丫都穿着舒 服,那可就是一件大难事了。
真的是找不到一双鞋能让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能穿,还要穿的舒 服在很久以前看过一幅讽喻教育的漫画,画中一个个小朋友顶着各种各样的小脑袋——绝 少有两个一样的,他们走进了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当他们再走出来的时候竟然所有的小朋 友的脑袋都变成了相同的形状,而且大小也绝无两样现在从这本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双 坚不可摧的鞋磨平了所有的脚这当然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也不是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的目标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状态应该是为每个孩子打造一个不同的发展轨迹班级中总 有一些孩子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是成为了一些老师眼中的“另类”其实,每一个孩子来到学 校接受教育的时候都应该享有这样的权利,他们同样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这 才是一双舒服的鞋而不是,为他们箍上一双不合适的鞋,还妄想让他们变得和其他孩子一 样如果如此,后果很可能就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毁了孩子的'童年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归到这本书中来看孩子的童年生活快不快乐除了家庭因素,我们 所提供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乐做一名“造鞋人”,为每个来接受教育的孩子 提供一双纯手工打造的只适合他一个人的“鞋”分享一本好书,在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心里默默暗喜,像我这种至少月读一本书的 人,应该不缺好书分享。
《追风筝的人》《活着》《摆渡人》《小王子》《知更鸟女孩》等等文学 类、小说类的书信手拈来,直到陈妮拿了这本《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书这本书在我入 职时就已经放置在我的书架上了,但这一年多来,它一直是书架底部的那几本我原本想着 让它在我的新手道路上添砖加瓦,没想到它却时时让我感到内疚,因为我从来没有宠爱过它 即使到了今天的分享活动,我依然没有研读完它虽然只看到了第二章,但我仍然被里面的 一个小篇章深深吸引并陷入了思考——什么是爱孩子什么是爱孩子?芭学园里的是这样定义的:爱孩子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和责任感,你 在任何时候看到孩子有困难都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他,在你的眼里只有孩子,没有可爱的孩 子和不可爱的孩子所以当你感到孩子可爱时你就会喜欢他,孩子不可爱时你有可能就不喜 欢他的时候,其实你只是在享受孩子,你在享受他可爱时给你带来的愉悦因此这并不是你在爱孩子,而是你在用孩子爱你自己在入职之前,我深信我是爱孩子的,我是真的因为喜欢幼教行业而选择它的可是,我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百度输入了“幼儿教师如何爱孩子”在内容还没跳转出来之前,我 突然意识到,爱,应该是由内而发,与生俱来,无需百度教你的呀。
我现在居然需要靠一个 搜索软件上的各种条条框框、各种理论来支撑我对孩子们的爱哦~原来,我也只是喜欢孩子因为我只是喜欢孩子,所以我每天都在享受他们带给我身心上的愉悦他们讨喜的长相、 甜甜的问候声、萌萌的笑容、爱的抱抱,甚至是穿了一件我们觉得特别酷的衣服,我的眼睛 都会被他们吸引,享受着他们;因为我只是喜欢孩子,所以当他们表现出不可爱的时候,我 没办法心平气和地为他们排解困难,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我会狂躁、怒吼、生气,甚至直 接忽略他们的请求他们没达到我的要求时,我会批评他们;他们能力较弱时我会在潜意识 中忽视他们,一切只因为我只是喜欢孩子,如此而已那如何才能爱孩子?我也不知道你我皆凡人,对我来说爱孩子的这条道路异常深远, 非常人所达但人说,喜欢是浅浅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我相信,即使现在我只是喜欢孩 子,但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是爱孩子的或许是有人引领,或许是自我修炼,又或许是 经过时间的积淀,但一定不是靠搜索引擎《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