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docx
30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半球位置东半球(约73E—135E)和北半球(约4N—53N)纬度位置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性表现①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②东部海岸线漫长,多良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2.中国辽阔的疆域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疆域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显著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共跨5个时区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3.中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陆上邻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越南、朝鲜4.中国辽阔的海域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主要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半岛、海峡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5.中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区划模式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6.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类别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23个)河北省冀(j)石家庄山西省晋太原辽宁省辽沈阳吉林省吉长春黑龙江省黑哈尔滨江苏省苏南京浙江省浙杭州安徽省皖(wǎn)合肥福建省闽(mǐn)福州江西省赣(gn)南昌山东省鲁济南河南省豫(y)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yu)广州海南省琼(qing)海口四川省川或蜀(shǔ)成都贵州省贵或黔(qin)贵阳云南省云或滇(diān)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甘肃省甘或陇(lǒng)兰州青海省青西宁台湾省台台北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藏拉萨直辖市(4个)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重庆市渝重庆上海市沪或申上海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思维延伸】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地面积最小的省行政区域澳门特别行政区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相邻省级行政区域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个)陆地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陆地面积最小的直辖市上海市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海南省常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广东省常住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澳门特别行政区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海南省第二节 人口7.中国的人口人口数量14.43497378亿人(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包括港、澳、台人口数,其中大陆人口14.1178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剧;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人口数量多,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人口基本国策计划生育(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口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年);三孩政策(2021年)人口地理界限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黑河——腾冲)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稀疏,即东多西少第三节 民族8.中国的民族民族概况我国共有56个民族。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总共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1600万人),人口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民族政策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布地区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这就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9. 部分地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西藏自治区藏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海南省黎族台湾省高山族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10.部分少数民族的乐器、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民族乐器举例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举例朝鲜族蒙古族藏族傣族高山族苗族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11.复杂多样的地形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不同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自北向南排列)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自西向东排列)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12.山脉的“骨架作用”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雪峰山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秦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祁连山脉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13. 位于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交界处的山脉山脉名称西侧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东侧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太行山脉山西省河北省武夷山脉江西省福建省巫山重庆市湖北省山脉名称北侧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南侧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昆仑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脉祁连山脉甘肃省青海省南岭湖南省广东省14.四大高原名称位置平均海拔主要特点青藏高原我国西南部4000米以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是我国面积最大和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内蒙古高原我国北部1000米左右风成地貌较广,地势平坦,一望无垠,是我国第二大高原黄土高原我国中北部1000—1500米黄土地貌发育,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1000—2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俗称“坝子”)错落其中15. 四大盆地名称位置特点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准噶尔盆地新疆北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我国第二大盆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具有相当规模(大西洋)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内部多戈壁、荒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上游内部多低山、丘陵,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大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紫色盆地”或“红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
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16. 三大平原名称位置范围组成主要特点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跨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中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广布,沃野千里,多沼泽(地面积水而成,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不易蒸发;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华北平原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脉以东,东临渤海、黄海—我国第二大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东西狭长,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17.山区面积广大地形面积比例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丘陵约占10%、平原约占12%、盆地约占19%山区概况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优势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如林业、采药业、牧业、林下种植业等)不足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不宜进行耕种;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然灾害多发;不利于发展耕作业18.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划分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高原和盆地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三级阶梯的划分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平原和丘陵多在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对气候、河流的影响①地势西。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