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象解筮的探索.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9995411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4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象解筮的探索  ——论尚秉和先生对《左传》《国语》筮例的阐解摘要:《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是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材料,历代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考辨、阐释解说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既以《左传》《国语》筮例作为创立“尚氏学”的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又将“以象解《易》”的方法用以阐解《左传》《国语》的筮例,颇具特色本文考察了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辨析了“尚氏说”的自洽性,并就“尚氏说”中“观象”与“用象”、“易理”与“义理”等问题进行追问与思考 关键词:尚秉和;《左传》;《国语》;筮例;《易》象Interpreting divination examples with images of the hexagrams:On Mr. SHANG Bing-he‘s interpretations on the divination examples illustrated in Zuo Zhuan and Guo YuAbstract: The divination examples illustrated in Zuo Zhuanand Guo Yu are valuable materials for I Ching learning research. And on account of this, scholar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ave been made numerous textual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s on them. Mr. SHANG Bing-he, a modern expert in I Ching learning, took advantage of the divination exampl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of for the school of "SHANG‘s I Ching Leaning" which characterized as interpreting the divination examples in Zuo Zhuan and Guo Yu with images of the hexagra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Mr. SHANG‘s specific interpretations with images, analyzed SHANG‘s I Ching Learning‘s self-harmoniousness, and discussed issues as "observing images" & "using images", "Yi‘s connotations" &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in SHANG‘s theory.Key words: SHANG Bing-he; Zuo Zhuan; Guo Yu; divination examples; images of Yi 《左传》《国语》,旧称“春秋内外传”。

      《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等人之说,称此二书均为左丘明所撰着《左传》《国语》保存了极为丰富、弥足珍贵的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史料,其中,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是关于《易》筮的记载《左传》所记载的《易》筮实例有十三则,《国语》所记载的《易》筮实例也有三则这些占筮,涉及到国运兴衰、君位继承、战争胜负、个人仕途、子孙命运、婚姻嫁娶等相当广泛的内容,对于剖析古代占卜文化现象、考辨《周易》成书过程若干阶段的遗迹、研究春秋时期对《周易》理解运用的特点、探索《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两大派别的萌生状态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创立了在《易》学史上独具一格的“周易尚氏学”,其特色可以概括为精研《易》象、以象解《易》,这也是尚秉和先生阐释《左传》《国语》筮例的立足点尚秉和先生以象解筮的探索,对历代学者聚讼纷纭的“疑案”提供了富有创获的阐解回顾:聚讼纷纭的评说 在中国古代众多典籍中,记载占筮活动的内容颇多,但所受关注的程度均不如《左传》《国语》的相关记载究其原因,大约有三方面:一是《左传》《国语》所记筮例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占筮实例,弥足珍贵;二是这些筮例与史实相关,又极为“神奇灵异”;三是此《左传》《国语》为“春秋内外传”,《左传》且列为儒家经典,更具权威性与影响力,非一般着作可比。

       从汉代至近现代,众多学者对《左传》《国语》的《易》筮作出过种种评说,可谓聚讼纷纭纵观古今,笔者将历代学者的论说阐解大致地归结为以下三种倾向 怀疑与排斥或认为《左传》《国语》事后伪造筮例;或认为所记筮例纯属自欺欺人;或认为筮占之灵验是只取其偶然而中者例如,在“疑经辨古”学风颇为盛行的宋代,学者多有攻排《左传》《国语》筮例之真实性者宋人……且谓《春秋》筮词统属附会,一似事后言状,增损之以欺后世者”[1],“后之人……诧此筮为神异者有之,谓左氏事后造作此筮者有之”[2]毕生致力于《左传》研究的宋代学者吕祖谦,在《春秋左氏传说》中论陈完、毕万卜筮事云:“看左氏所载敬仲、毕万之言,盖左氏之生,适当战国之初,田魏始兴,故夸诬其祖,以神下民当时民无有知者,故皆信之左氏亦惑于流俗之见,不能于流俗之外着一只眼,故于敬仲、毕万之事亦从而书之这是站在史学立场上的评说与吕祖谦同时代的大《易》学家朱熹也持类似的观点,朱熹继承赵匡、程颐、叶梦得等人的意见,指出“《左传》是后人做的”[3],理由是《左传》中的卜筮,有好几处都应验于三家分晋之后,“只当时子孙欲僭窃,故为此以欺上罔下耳如汉高帝蛇,也只是脱空”[3]。

      宋代学者此类观点,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近现代学者更有直斥《左传》《国语》筮例为“迷信附会”、“荒诞不经”者 在信疑之间这种倾向,表现为虽然肯定了《左传》《国语》筮例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但是在具体分析考辨时又有所保留近现代学者高亨、李镜池的论说,即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他们认为,《左传》《国语》筮例在保留了先秦时期以《周易》占筮及解说《周易》的形式特点上可资参考,但其中又不免有“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春秋时人讲《周易》的通病”;而遇到“骤然不易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则认定为《左传》《国语》作者随意发挥、曲解臆说所致 信从和阐释这一倾向的共同点在于相信《左传》《国语》筮例的真实性并力图加以阐释然而,在具体阐释的过程中,因目标与方法的不同,又可略分为两大类 其一,从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出发加以合理化的解说,突出的是占筮中的“义理” 杜预为其代表性人物被称为“《左传》功臣”的西晋学者杜预,博采众说而作《春秋左传集解》,在春秋左传学史上地位极高杜注在《左传·庄公廿二年》述周史筮陈公子完文下注云:“陈完有礼于齐,子孙世不忘德,德协于卜,故《传》备言其终始卜筮者,圣人所以定犹豫、决疑似,因生义教者也。

      《尚书·洪范》:‘通龟筮以同卿士之数’南蒯卜乱而遇元吉,惠伯答以忠信则可臧会卜潜,遂获其应丘明故举诸悬验于行事者,以示来世,而君子志其善者、远者他皆放此这既是对《左传》所载第一则筮例的解释,又集中体现了杜预的占筮观说“陈完有礼于齐”,与记载还算相符,但说陈完“子孙世不忘德”,则显然与田氏数代胁迫君主的史实不合杜注强调圣人以卜筮立义教,乃是坚持儒家思想的正统方向观《左传》筮例,“南蒯卜乱而遇元吉,惠伯答以忠信则可”,应该说是义理解说色彩较浓的一则特例,杜注举此来说明《左传》所记筮例都是从道德义理出发,用以警示后人在我看来,这是杜预为了既使经典的权威得以维护,又使筮例的神异现象得到合理性解说所作的阐释唐代学者孔颖达作《左传正义》,对上引的一段杜注作了更详尽的发挥清初王宏撰的《周易筮述·卷七·左传国语占第十三》,其《左传》筮例之解说,全然引录了杜注,只略加评说而已不过,杜注中对《易》筮的象数内容也有不少解说 其二,从《周易》象数研究入手,指明筮例占解的途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提到的是司马迁的观点司马迁撰着《史记》,春秋时代的史实材料多取自《左传》,《史记》中《陈杞世家》与《田敬仲完世家》,都引录了《左传》所记载的周史筮陈公子完的筮例;而《晋世家》与《魏世家》又都引录了《左传》所记载的毕万筮仕于晋的筮例。

      太史公于《田敬仲完世家》篇末论赞云:“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才达人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由此可见,司马迁虽然没有具体地阐说筮例占解的途径、方法,但他肯定了用于占筮的《周易》之术确实神奇灵异——只不过需要通才达人才能得其真髓至于汉代的《易》学家,《四库总目》称:“《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汉《易》颇多用于占验,而《左传》《国语》易筮中“变卦”、“卦象”、“互体”诸说,实为汉《易》“象数学”的直接渊源汉《易》家信从《易筮》的神奇灵验当是情理中事尚秉和先生说:“汉儒以象数解易,与春秋士大夫合,最为正轨但尚先生也认为汉儒也有不识《易》之逸象而强为之立例曲解者,如“乃郑玄于象之不知者,则用爻辰,取象于星宿;虞翻则用爻变,使变出某卦,以当其象[2]宋代以后,对《左传》《国语》筮例的研究考辨颇盛,如宋代程迥的《周易古占法》,朱熹、蔡元定的《易学启蒙》,赵汝楳的《易雅》《筮宗》,明代何楷的《古周易订诂》,明末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等,都曾结合《左传》《国语》筮例进行考辨。

      在尚秉和先生之前,对《左传》《国语》筮例作了较详尽的象数阐解者,当数清初学者毛奇龄毛氏力辨《左传》《国语》筮例的确凿可信,为此曾作《春秋占筮书》三卷毛奇龄不满于杜注、汉《易》家及王弼之后学者之论,尤其不满于宋学者观点,苦心孤诣地“就五易以衍三易”,“立十筮以括九筮”,以明占《易》之法[1]毛氏解说,抓住了象数乃《易》之根本的特点,“使后世学者不敢以空言说经”,但是其立说却不无繁杂乃至牵强之弊《易》象:尚氏说的立足点 尚秉和先生在研《易》过程中,考察了《周易》经传文本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焦赣《易林》中久为人忘忽的象例,发现了许多失传的《易》象,包括六十四卦的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一百二十余例的应用规律,其立说与申论,多有创见,而不苟同于先儒时贤王树柟称其“将二千年《易》家之盲词呓说一一驳倒,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尚先生的《易》类着作有《周易古筮考》、《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时训卦气图易象考》、《连山归藏卦名卦象考》、《周易尚氏学》等在尚先生的《易》类着作中,《左传》《国语》筮例作为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屡被引用,并与《周易》经传文本、《逸周书·时训》及《焦氏易林》等相互参证。

      他研究《左传》《国语》筮例的专论是《左传国语易象释》一卷今以《左传国语易象释》为主,结合《周易古筮考》、《周易尚氏学》、《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等书,详考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钩沉失传之象尚先生创立“尚氏学”,其贡献之一在于从先秦汉魏古籍中发现或寻绎出了许多失传的《易》象,从而使许多看似怪异难解之辞得以疏通在《左传国语易象释》中,所涉及的《易》象有 乾:乾为王;乾为大,为君;乾为远,为大明;乾为天;乾为玉;乾为大,为昌;乾为君,为父;乾为首,为王其象基本上合于《说卦传》,或义近可推 坤:坤为国;坤为身;坤为土;坤为品物;坤为众,为百,为帛;坤为母,为众;坤为安,为杀;坤为国;坤为国为丧;坤虚故馁;坤杀故死坤“为品物”、“为众”、“为百”,可以义推;坤“为安”、“为杀”、“为丧”,则为逸象,以上三则筮例及《焦氏易林》等可为互证 震:震为周,为姬;震为足,为兄,为长子;震为公,为诸侯;震为复,为子;震为千,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