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易错点.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18661440
  • 上传时间:2021-1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经典易错点 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会使人们的敏感度迟钝知识会填塞他们、会变成他们身上的重担、会强化他们的自我,却不会给他们光明、不会为他们指出道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总结经典易错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根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 10. 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13. 成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成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 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开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2.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3.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开展有其客观规律) 4.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5.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7.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8. 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9.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根底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10.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11. 意识是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2.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是人创造出来的提醒: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3. 意识促进事物的开展提醒: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开展) 14.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提醒:“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5. 物质与意识不可别离,相互依赖提醒: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6.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提醒: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 17.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提醒:认为意识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 18.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提醒:正确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19. 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20.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提醒: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21.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提醒:实践决定认识) 22. 认识的开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提醒:认识的开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23.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开展) 24.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25.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提醒: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26.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醒: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7.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提醒: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28. 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29. 实践是认识的之一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 43. 错误认识不是实践,正确认识才实践提醒:不管认识正确与否,都实践) 30.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认识开展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认识开展的根本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 31. 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提醒:实践才是唯一标准) 32. “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提醒:“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作为标准,就是把最根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开展) 33.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4. 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真理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1. 联系、开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开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提醒: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3.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 整体功能是局部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局部功能的简单相加) 5.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局部功能之和提醒:当局部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6. 关键局部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提醒: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7. 开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开展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开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开展。

      ) 8. 开展就是曲折的运动提醒:事物的开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 事物的开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醒:开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开展是前进与上升) 10. 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提醒: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11.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醒:事物开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12.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开展过程中的质变提醒: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开展过程中的量变) 13.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14. 任何变化都是开展提醒: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开展) 15.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6. 没有质变就没有开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开展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开展,开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17.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 18. 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9. 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 20. 在事物开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提醒:在事物开展过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 21. 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 22. 矛盾的根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提醒:矛盾的根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3.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醒:不能将两方面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 24. 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开展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开展) 25.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事物中包含着矛盾,所以意味着人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矛盾提醒:矛盾的产生与消亡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26.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27.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8. 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

      提醒: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9.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的源泉提醒: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30. 制定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提醒: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1. 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提醒: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 32. 辩证否认的实质是创新提醒:实质是扬弃) 33. 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提醒: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根底上产生的) 34. 开展是新事物全盘否认旧事物提醒:不是全盘否认,而是辩证否认或扬弃) 35. 创新就是创新提醒: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创新等) 1. 社会意识对社会开展起推动作用提醒:社会意识对社会开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2.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根底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