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设基础原理习题解答.doc
23页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l-9 计算图l-23至图1-28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并判断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解: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7 =10 =0 C处为复合铰链F=3×7-2×10=1∵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 / 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7 =9 =1 C处为复合铰链 G处为局部自由度F=3×7-2×9-1=2∵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3 =4 =0 C处或D处为虚约束F=3×3-2×4=1∵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3 =3 =1 B处为局部自由度 F=3×3-2×3-1=2∵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4 =5 =1 B处为局部自由度 F=3×4-2×5-1=1∵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该机构活动构件数 n=5 =7 =0 E、F处为虚约束 C处为复合铰链F=3×5-2×7=1∵ 机构的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该机构运动确定2-6 试判别图2-32a上所示机构为何种机构?设构件1为原动件,试确定两机构从动件的摆角和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如果分别以构件I、2和3为机架,它们又各为什么机构(各构件长度见图2-32所示,单位为mm)?解a):∵ 最短杆1为连架杆,且15+35=50<30+25=55 即最短杆1与最长杆3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由作图法知Ψ≈73.9°或由下计算若以杆1为机架,则成为双曲柄机构若以杆2为机架,则成为曲柄摇杆机构若以杆3为机架,则成为双摇杆机构b): ∵ 15+30=45>20+20=40即最短杆1与最长杆3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由作图法知Ψ≈133°或由下计算无论何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2-7 图2—33a为摆动导杆机构,图2—33b为正弦机构,试分别定性分析以构件1和构件3为原动件时这些机构的特性解:a) 当以杆1为原动件时,杆1可以A点为圆心作整周运动,则杆1为曲柄,杆3为摇杆,摆角Ψ为杆3与以杆1为半径所作圆的两条切线的夹角,滑块在杆3上往复滑动为摆动导杆机构 当以杆3为原动件时,杆3为摇杆,杆1运动状态不确定,摆角Ψ为杆1与杆3相垂直时杆1两极限位置所夹角两极限位置为两死点。
b) 当以杆1为原动件时,杆1可以A点为圆心作整周运动,则杆1为曲柄,杆3为滑块,作往复滑动为正弦机构 当以杆3为原动件时,杆3为滑块,作往复移动, 杆1运动状态不确定,在杆1与杆3共线的两个位置处,为两死点位置2-8 图 2—34所示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 a=150 mm,b=400 mm,e=50mm,试求滑块行程 H,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和最小传动角解:该曲柄滑块机构有两个极限位置B2C2和B1C1当B运动到B2时 AC2=b-a=400-150=250 mm 同理,当B运动到B1时 所以滑块行程 H=AE-AD=548-245=303 mm行程速比系数 而 或 当B运动到B3时,传动角最小,压力角最大在ΔFB3C3中可知 2-9 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比系数K=1.5,,滑块的行程H=50mm,导路偏距e=20mm,求曲柄长度和连杆长度 解1: 由 K==1.5 得又 联立(1)(2)两式解得: 解2: 由 K==1.5 得 由正弦定理: 联立(1)(2)(3)式解得: 2-11 如图1-4所示的颚式破碎机主体机构,已知其行程速比系数K=1.2,颚板CD长度,颚板摆角,曲柄AB长度,求连杆BC的长度,并验算传动角是否满足条件。
解:在△中,由余弦定理有在△中,由余弦定理有 最小传动角不满足条件2-12 已知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K=1,摇杆CD的长度=150mm,摇杆的极限位置与机架所成角度=30°和=90°试设计此曲柄摇杆机构 解:由行程速比系数K=1,知AB的极位夹角故曲柄与连杆在两极限位置处共线如图示 △为正三角形 故 AC=∴ BC=AC-AB=300-75=225mm又 在中 故此曲构机构各杆长度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